车用的橡胶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506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橡胶体连接,所述橡胶体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外套管的内壁连接处设有第一除尘过渡斜面,第一凹槽上设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除尘过渡斜面,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通槽,通槽包括缓冲通槽和与连接在缓冲通槽两侧的支撑通槽,所述外套管的中部周侧上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
技术介绍
橡胶衬套以其隔振性好,具有较好弹性特性及衰减特性等优点,已成为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元件,通常应用于汽车悬挂机构中。合理的设计橡胶衬套的结构特征可以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平顺性。车用悬架的橡胶衬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要求具有能承受拉力、压力、扭转和偏摆的能力。目前,因为橡胶的弹性特征和橡胶在加工切屑时容易产生粉末的原因,产生的粉末和灰尘容易聚集在凹槽内,不易清除,导致橡胶衬套在对橡胶体加工的过程中测量不精确,报废率和重工率不断提高,不仅严重的浪费橡胶等资源,同时,含有橡胶成份的橡胶衬套报废件不仅污染环境,高报废率增加了工厂制造橡胶的频率,加深了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传统的橡胶衬套在使用过程中因热胀冷缩、以及长期的受力,橡胶内部容易产生鼓泡的现象,导致橡胶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而橡胶结构一旦破环,橡胶衬套就会失效,从而降低橡胶衬套的使用寿命,橡胶衬套过短的使用寿命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再生产该橡胶衬套的频率,加深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的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该种车用的橡胶衬套能有效解决橡胶衬套在加工过程中因积尘而导致测量不准确,以致增加了报废率和重工率,在浪费资源的同时污染了环境;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橡胶衬套在使用过程中因热胀热缩和长期的受力,导致橡胶内部容易产生鼓泡的现象,以致降低橡胶衬套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满足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包括外套管、橡胶体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橡胶体连接,所述橡胶体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外套管的内壁连接处设有第一除尘过渡斜面,第一凹槽上设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除尘过渡斜面,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通槽,通槽包括缓冲通槽和与连接在缓冲通槽两侧的支撑通槽,所述外套管的中部周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底面组成。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和底面之间设有倒角,所述第二侧面和底面之间设有倒角。进一步,所述弧形凸块上均距设有第三凹槽。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比第一凹槽的槽深大2mm-5mm。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除尘过渡斜面和第二除尘过渡斜面有效的除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橡胶粉末和灰尘,且在清除过程中不存在死角,保证了橡胶衬套的加工过程中测量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报废率和重工率,进而到达节约资源和环保的效果。2.本使用通过缓冲通槽和支撑通槽有效的防止橡胶在使用过程中因热胀冷缩、长期的受力,导致橡胶内部出现鼓泡的现象发生,延长了橡胶衬套的工作寿命,进而达到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包括外套管1、橡胶体2和内套管3,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3通过橡胶体2连接,所述橡胶体2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1与外套管3的内壁连接处设有第一除尘过渡斜面23,第一凹槽21上设有弧形凸块24,弧形凸块24与第一凹槽2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除尘过渡斜面25,所述第二凹槽22内设有通槽26,通槽26包括缓冲通槽261和与连接在缓冲通槽261两侧的支撑通槽262,所述外套管2的中部周侧上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用于固定定位橡胶衬套,所述限位槽11由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和底面113组成。在对橡胶体切屑加工的过程中,第一凹槽21与外套管1和弧形凸块24之间容易聚集灰尘和橡胶粉末,通过第一除尘过渡斜面23和第二除尘过渡斜面25,使用毛刷能有效的除去灰尘和橡胶粉末,且在清除中不存在死角,使橡胶衬套在加工过程中测量更加准确。在使用过程中,缓冲通槽261不仅增加了橡胶衬套的隔振性,也可以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平顺性,同时,缓冲通槽261可以提供橡胶体2在受到热胀冷缩时的一种缓冲空间,防止橡胶体2受到热胀冷缩而产生形变、内部鼓泡的现象发生,而支撑通槽262有效的防止了橡胶体2在长期受力和热胀冷缩影响下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形变,增加了橡胶衬套的寿命。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111和底面113之间设有倒角,所述第二侧面112和底面113之间设有倒角。倒角能够有效的降低了橡胶衬套在受力时的机械磨损,进而到达了延长寿命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弧形凸块24上均距设有第三凹槽241。第三凹槽241具有增强弧形凸块24的抗热胀冷缩的性能,进而达到了弧形凸块24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22的槽深比第一凹槽21的槽深大2mm-5mm。在加工过程中,第一凹槽21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聚集灰尘和橡胶屑,使用毛刷可轻易将灰尘和橡胶屑刷入第二凹槽22的通槽26中,为了清扫时不存在死角且容易清扫,将第二凹槽22的槽深设的比第一凹槽21的槽深大,同时考虑到橡胶体2内部需要承受均匀的力,第二凹槽22的槽深与第一凹槽21的槽深尽量相同,作为优选:将第二凹槽22的槽深设的比第一凹槽21的槽深大2mm-5m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包括外套管、橡胶体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橡胶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外套管的内壁连接处设有第一除尘过渡斜面,第一凹槽上设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除尘过渡斜面,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通槽,通槽包括缓冲通槽和与连接在缓冲通槽两侧的支撑通槽,所述外套管的中部周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底面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的橡胶衬套,包括外套管、橡胶体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橡胶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外套管的内壁连接处设有第一除尘过渡斜面,第一凹槽上设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除尘过渡斜面,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通槽,通槽包括缓冲通槽和与连接在缓冲通槽两侧的支撑通槽,所述外套管的中部周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辉霞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县舒特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