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正芳专利>正文

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449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它是由保险杠、支架、弹簧、减震板、水液胶囊箱和环形水液管结构而成,其优点在于将机动车辆碰撞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一是通过保险杠和弹簧加以减震;二是经减震板挤压水液胶囊箱,把水液胶囊箱内的水液所承受的冲击力由密封环形水液管向各个方向传递,使其四周同时受到相等的压强,从而达到防撞减震的效果,而且也能确保驾驶人员行驶中的安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碰撞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现行机动车辆碰撞保护装置,普遍只在前方位置采用钢管交叉连接起来的保险杠作为应急碰撞保护,这种保险杠一担遇到巨大冲击易折断,而且起不到保护作用,相反会造成车辆较大损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置一种既可防止保险杠折断后能承受一定的巨大冲击力,而且还能迅速化解这种冲击力所产生压强的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保险杠、支架、弹簧、减震板、水液胶囊箱和环形水液管结构而成,保险杠连接有减震板,并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弹簧和螺拴与支架相连接,支架上安装有承托板,承托板与减震板的中间位置装有水液胶囊箱,其两板间的平面分另紧靠在水液胶囊箱上,水液胶囊箱内盛装有水液,并连接有密封环形水液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机动车辆碰撞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一是通过保险杠和弹簧加以减震:二是经减震板和承托板间挤压水液胶囊箱,把水液胶囊箱内的水液所承受的冲击力由密封环形水液管向各个方向传递,使其四周同时受到相等的压强,从而达到防撞减震的效果,而且也能确保架驶人员行驶中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是由保险杠1、支架2、弹簧3、减震板4、水液胶囊箱5和环形水液管6结构而成,保险杠1连接减震板4,并没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装有弹簧3,且通过螺拴8与支架2相连接,支架2上设有承托板9和固定螺拴孔10,承托板9与减震板4的中间位置装有水液胶囊箱5、其两板间的平面分别紧靠在水液胶囊箱5上,水液胶囊箱5内盛装有水液11,并连接有密封环形水液管6且与其相通,密封环形水液管6上设有固定套环12,固定套环12固定连接在车辆底盘四周,支架2通过固定螺拴孔10直接与车头底盘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保险杠1、支架2、弹簧3、减震板4、水液胶囊箱5和环形水液管6结构而成,保险杠1连接有减震板4,并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通过弹簧3和螺拴8与支架2相连接,支架2上安装有承托板9,承托板9与减震板4的中间位置装有水液胶囊箱5,其两板间的平面分别紧靠在水液胶囊箱5上,水液胶囊箱5内盛装有水液11,并连接有密封环形水液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辆弹簧液压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保险杠1、支架2、弹簧3、减震板4、水液胶囊箱5和环形水液管6结构而成,保险杠1连接有减震板4,并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通过弹簧3和螺拴8与支架2相连接,支架2上安装有承托板9,承托板9与减震板4的中间位置装有水液胶囊箱5,其两板间的平面分别紧靠在水液胶囊箱5上,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芳
申请(专利权)人:杨正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