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349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包括外护套和至少两根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设有阻燃层以及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和外护套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设有多根碳纤维丝,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设有荧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荧光层并进一步调整荧光层的位置,从而使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便于在夜间识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屏蔽层以及发泡材料防止电磁干扰,避免使用过多的绝缘材料,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发泡材料内的多根碳纤维丝,可加强电缆的抗拉能力,防止电缆断裂,增强电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的空间少,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又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传输领域,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输电线路及其他电缆,多架设在空中,这些电缆大部分外层包裹有绝缘皮,一些高架高压输电线也会采用裸线的形式设置。这些电缆用于输送电能或信息,组成电网与信息网系统。现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存在以下缺陷:(1)、电缆在夜间很难辨识,这导致很多触线事故放生在夜间。现有技术中除了极少数的电缆安装了反光材料外,没有能够提供位置信息的装置,而若没有照射到反光材料上的光线,反光材料也无法指示出导线的位置。(2)、当不同的信号在各自的线芯中传输的过程中,不同的信号之间会发生不希望的电磁干扰现象,并且此种结构的电缆,使用了较多的绝缘材料,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电缆的抗压抗拉能力差。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不仅便于在夜间识别,同时防止电磁干扰,加强电缆的抗拉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包括外护套和至少两根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设有阻燃层以及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和外护套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设有多根碳纤维丝,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设有荧光层。优选的,所述荧光层在所述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呈多段相间隔地设置。优选的,所述荧光层布满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荧光层呈条状的分布于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荧光层呈螺旋状的分布于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以及屏蔽层的横截面为环形。优选的,所述碳纤维丝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发泡材料内。优选的,所述碳纤维丝相互交错的设置在所述发泡材料内。优选的,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为0.5mm~2.5mm。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氯化聚乙烯橡胶屏蔽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通过设置荧光层并进一步调整荧光层的位置,从而使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便于在夜间识别;通过设置屏蔽层以及发泡材料防止电磁干扰,避免使用过多的绝缘材料,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发泡材料内的多根碳纤维丝,可加强电缆的抗拉能力,防止电缆断裂,增强电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占用的空间少,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又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 缆芯,20. 外护套,30. 阻燃层,40. 屏蔽层, 50. 发泡材料,60. 碳纤维丝,70. 碳纤维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技术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技术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包括外护套20和至少两根缆芯10,缆芯10的外侧设有阻燃层30以及屏蔽层40,屏蔽层40和外护套20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50,发泡材料50内设有多根碳纤维丝60,外护套20的表面设有荧光层7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荧光层70在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呈多段相间隔地设置,或荧光层70布满外护套20的外表面,或荧光层70呈条状的分布于所述外护套20的外表面,或荧光层70呈螺旋状的环绕在所述外护套20的外表面。同时,阻燃层30以及屏蔽层40的横截面为环形,屏蔽层40优选为氯化聚乙烯橡胶屏蔽层。本实施例中,碳纤维丝60相互交错或平行的设置在发泡材料50内。此外,荧光层70的厚度为0.5mm~2.5mm。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通过设置荧光层70并进一步调整荧光层70的位置,从而使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便于在夜间识别;通过设置屏蔽层40以及发泡材料50防止电磁干扰,避免使用过多的绝缘材料,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发泡材料50内的多根碳纤维丝60,可加强电缆的抗拉能力,防止电缆断裂,增强电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占用的空间少,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又易于实现。虽然本技术主要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是只是作为实例来加以描述,而本技术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做出多种变型和应用而不脱离实施例的实质特性。例如,对实施例详示的每个部件都可以修改和运行,与所述变型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可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实施例,其含义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地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中出现于各处的这些术语不一定都涉及同一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都认为其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其他实施例就可以实现的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和至少两根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设有阻燃层以及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和外护套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设有多根碳纤维丝,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设有荧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和至少两根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设有阻燃层以及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和外护套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设有多根碳纤维丝,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设有荧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在所述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呈多段相间隔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布满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层呈条状的分布于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昌陆杰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