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荣灿专利>正文

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19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尤指一种隐藏在排档座内且固定在排档杆侧边的锁座,该锁座中设有可活动的卡制栓,该卡制栓一端并与一枢设于锁体上的驱动元件相卡接,当排档杆推移至停车档位置,且排档杆中的压掣杆卡扣在固定元件的开槽中时,可藉钥匙转动锁体,使驱动元件随之旋转,并带动与之卡接的卡制栓移动至卡扣在固定元件开槽中的压掣杆下面,以使压掣杆无法向下移动,进而使排档杆亦无法移动,从而达到更佳的安全防盗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防盗锁,尤指汽车的排档锁,特别是指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一般常见的排档锁,请参照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装置构造为一锁座90,该锁座上则设有一呈U形的搭扣91,惟,此种装置构造在安装时,为使固定于与排档座80停车档相对位置上的锁座90,不致轻易脱离排档座80,往往必需在排档座80内装设贯穿汽车底部进而固定在底盘上的杆体70,再以锁合的方式将锁座90固定在杆体70上,不但过程繁杂且费时,实不符合经济效益,况且,在使用时,是藉由锁座90上的搭扣91圈绕在排档杆81凸露于排档座80的一端上,以使排档杆81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不致随意移动,故,盗窃者仅需将排档杆81凸露在排档座80表面上的部分锯断,即可使排档杆81脱离搭扣91,而使锁座90失去其防盗的作用。为改进上述已知装置构造的各种缺点,本创作人以从事锁具制造业多年的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的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尤指一种隐藏在排档座内且固定在排档杆侧边的锁座,使令盗窃者即使将排档杆凸露于排档座表面上的部分锯断,隐藏于排档座内的锁座仍会锁固住自排档,而令窃盗者无法将排档杆随意移动,不但安装方便且不会破坏排档座,且具有更佳的防盗效果,能确保汽车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其是指一种专门锁固自排档且隐藏在排档座中的锁座,该排档座上设有底壳,该底壳上枢设有一排档杆,该排档杆中穿套有一可活动的压掣杆,该压掣杆在邻近底壳处并设有一凸伸在邻近排档杆的固定元件的开槽中的支杆,而锁座则包括有一基座,其是一固定于排档座中的固定元件旁的框体,该基座中设有与固定元件平行的枢座,该枢座中置设有可活动的卡制栓,该卡制栓一端可穿经基座的开口而凸露在基座外,另一端则设有向上延伸的推杆,该推杆恰可凸露于与容置槽连通的槽孔中;一盖体,其是一形状配合基座的壳体,该盖体上装设有锁体,该锁体中设有锁心,该锁心凸露在排档座罩体表面的一端上设有锁孔,而锁心在盖体中的另一端则嵌套有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在远离锁体的一端上设有嵌槽,该嵌槽恰可卡扣在卡制栓的推杆上;一支架,其是固定于排档座底壳上的框体,该框体上设有供安置锁座的平台,该平台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且呈倾斜状的支撑部,该等支撑部在远离平台的一端上各设有与底壳开孔相对的定位孔;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令使用者将排档杆推移至停车档的位置,同时在排档杆中的压掣杆的支杆卡扣在固定元件的开槽中时,可将钥匙插入凸露在排档座表面上的锁体中同时转动,以使驱动元件可随之旋转,而带动与之卡接的卡制栓移动至卡扣在固定元件开槽中压掣杆下面,以使压掣杆无法向下移动,而使排挡杆亦无法向前移动。本技术的排档座的罩体在与盖体上的锁体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开口,该开口上设有可活动的防尘盖,以使外界的灰尘不致掉落在锁孔中。本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尤指一种隐藏在排档座内且固定在排档杆侧边的锁座,藉该锁座中设有的可活动的卡制栓,而该卡制栓一端并与一枢设于锁体上的驱动元件相卡接,使使用时,可将排档杆中的压掣杆向下按压,以使压掣杆卡扣在固定元件开槽中的支杆离开原来卡扣之处,而随着排档杆的移动至停车档位置上,而卡扣在固定元件开槽与其相配合的位置上,再将钥匙插入凸露在排档座表面上的锁体中同时转动,以使驱动元件可随之旋转,而带动与之卡接的卡制栓移动至卡扣在固定元件开槽中的压掣杆下面,以使压掣杆无法向下移动,进而使排档杆亦无法移动,以令盗窃者即使将排档杆凸露于排档座表面上的部分锯断,隐藏于排档座内的锁座仍会卡制在压掣杆的支杆下,不但安装方便且不会破坏排档座,再者,更能达到防盗的目的。为使能对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常用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时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锁座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锁座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锁座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时的动作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时的动作示意图二。请参阅图2、3、4、5、6、7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其为一种隐藏在排档座10内的锁座20;其中,排档座10是置于驾驶座旁,该排档座10包含有一底壳11,其是一板体(如图6、7所示)。一排档杆12,其枢设在底壳11上,该排档杆12在邻近底壳11的一端上置设有一弹性元件121,且排档杆12侧边在邻近底壳11处开设有一滑槽122(如图6、7所示)。一压掣杆13,其是穿套在排档杆12中,该压掣杆13一端凸露在排档杆12上,另一端则抵压在藏于排档杆12中的弹性元件121上,且压掣杆13在侧边上设有恰可凸露在滑槽122中的支杆131(如图6、7所示)。一固定元件14,其是固定于邻近排档杆12处,该固定元件14中开设有一恰可供支杆131穿套的开槽141,而固定元件14在边缘上则设有配合换档用的嵌槽142(如图6、7所示)。一定位元件15,其是为一固定在排档杆12上且具有弹性的杆体,该定位元件15一端固定在排档杆12上,另一端则卡扣在嵌槽142中(如图6、7所示)。一罩体16,其是盖合在底壳11上,该罩体16在与排档杆12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开槽161,以使排档杆12远离底壳11的一端可穿过开槽161,进而凸露在罩体16外(如图2所示)。请参照图2、6、7所示,当使用者欲将在停车档位置的排档杆12向前推移进行换档时,可先将压掣杆13向下按压,以使压掣杆13原来卡扣在开槽141与停车档相配合凹口1411的支杆131,可由凹口1411中移至开槽141上,并在开槽141中自由地移动,而使排档杆21可顺利推移,同时,在排杆档12上的定位元件15亦会受到排档杆12的推移而滑移至与欲换的档位配合的嵌槽142中,以使排档杆12至欲换档的位置时,再放松按压在压掣杆13上的手,使压掣杆13可藉由弹性元件122的弹性作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使排杆档12可固定在欲换的档位的位置上;反之,如欲将排档杆12推回到停车档的位置上时,亦是将压掣杆13向下按压,并将排档杆12向停车档的位置移动,以使定位元件15可随之移动,而回到与停车档配合的嵌槽142中,同时,在开槽141中的支杆131亦会由卡扣的位置移动直至与凹口1411相对的位置上,再放松按压在压掣杆13上的手,使压掣杆13可藉由弹性元件122的弹性作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使支杆131随着压掣杆13向上移动而进入凹口1411中,进而使排档杆12可藉由支杆131卡扣在凹口1411中,而固定在停车档的位置上。再者,锁座20则是由基座30、盖体40及支架50组合而成(如图3所示);其中一基座30,其是一固定在排档座10固定元件14旁的框体,该基座30中设有一与固定元件14平行的枢座31,该枢座31中设有一容置槽311(请参照图4、5所示),该容置槽311中置设有一可活动的卡制栓32,该卡制栓32一端可穿经基座30的开口33而凸露在基座30外,另一端则设有向上延伸的推杆321,该推杆321恰可凸露于与容置槽311连通的槽孔312中。一盖体40,其是一形状配合基座30的壳体,该盖体40上装设有一锁体41,该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排档锁,其是指一种专门锁固自排档且隐藏在排档座中的锁座,该排档座上设有底壳,该底壳上枢设有一排档杆,该排档杆中穿套有一可活动的压掣杆,该压掣杆在邻近底壳处并设有一凸伸在邻近排档杆的固定元件的开槽中的支杆,其特征在于,锁座则包括有:一基座,其是一固定于排档座中的固定元件旁的框体,该基座中设有与固定元件平行的枢座,该枢座中置设有可活动的卡制栓,该卡制栓一端可穿经基座的开口而凸露在基座外,另一端则设有向上延伸的推杆,该推杆恰可凸露于与容置槽连通的槽孔中;一盖 体,其是一形状配合基座的壳体,该盖体上装设有锁体,该锁体中设有锁心,该锁心凸露在排档座罩体表面的一端上设有锁孔,而锁心在盖体中的另一端则嵌套有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在远离锁体的一端上设有嵌槽,该嵌槽恰可卡扣在卡制栓的推杆上;一支架,其是固 定于排档座底壳上的框体,该框体上设有供安置锁座的平台,该平台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且呈倾斜状的支撑部,该等支撑部在远离平台的一端上各设有与底壳开孔相对的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灿
申请(专利权)人:刘荣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