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开口的一端外部圆周上形成一个外凸台A,外凸台A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A;开口的另一端与外凸台A相对应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外凸台B,外凸台B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B;开口的两端内侧为轴向切面,使开口的两端形成对称的“L”型;外凸台A和凹口B相匹配,外凸台B与凹口A相匹配;活塞环闭合时,外凸台A和外凸台B相互搭叠,相互搭叠的面为径向密封面,外凸台A与凹口B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A;外凸台B与凹口A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B,随着活塞环的磨损,活塞环本身刚性伸展,通过将外凸台A和外凸台B设置为对称等长,在相同的开口长度下,周向搭叠长度更长,使得使用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活塞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
技术介绍
活塞环广泛地用在各种动力机械上,如蒸汽机、柴油机、汽油机、压缩机、液压机等,活塞环是一种用于崁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其具有较大向外扩张变形的金属弹性,被装配到剖面与其相应的环形槽内。活塞环分为两种:压缩环和机油环。压缩环可用来密封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机油环则用来刮除汽缸上多余的机油,往复和旋转运动的活塞环,依靠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差,在环外圆面和气缸以及环和环槽的一个侧面之间形成密封。随着内燃机工作时间的延长,活塞环的切口会随着活塞环外径和汽缸内壁的磨损而逐步增大,使活塞环的气密性降低,导致内燃机或压缩机的动力下降,汽车发动机油耗不断增加,机器的使用成本不断增加,为降低油耗,需定期更换活塞环,但是更换活塞环工作繁琐、费时费力。专利 201020518216.4提供了一种活塞环,包括塞体和间隙,所述间隙的两侧分别为所述塞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上端开有一密封凹口,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外上端设有一与所述密封凹口相对应的密封凸缘,当所述活塞环安装于活塞 外壁上的活塞槽中时,所述密封凹口与密封凸缘相互匹配,以密封汽缸内的气体,但是此专利由于利用,密封凹口与密封凸缘形成径向密封面,形成的径向密封面短,能够延长活塞环的使用寿命,但是延长的时间短,而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结构不同,加工工序多,生产效率低,再有为使密封凸缘与密封凹口搭叠,使得密封凸缘制作长度长,降低了密封凸缘的机械强度,长期使用,容易变形,降低了活塞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良好、使用寿命长、加工方便快捷的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所述活塞环本体上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一端外部圆周上形成一个外凸台A,所述外凸台A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A;所述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凸台A相对应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外凸台B,所述外凸台B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B;所述开口的两端内侧为轴向切面,使所述开口的两端形成对称的“L”型;所述外凸台A和凹口B相匹配,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相匹配;活塞环闭合时,所述外凸台A和外凸台B相互搭叠,相互搭叠的面为径向密封面,所述外凸台A与所述凹口B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A;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B。所述活塞环安装于活塞槽内时,活塞环的内侧对接处形成间隙A,所述外凸台A与所述凹口B下部形成间隙B;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的上部形成间隙C;所述间隙A、间隙B和间隙C为盲孔结构,所述间隙A位于所述间隙B和间隙C之间。所述外凸台A和外凸台B长度相等。所述外凸台A与外凸台B的厚度和等于活塞环的厚度。外凸台A与外凸台B的厚度均为活塞环厚度的一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随着活塞环的磨损,活塞环本身刚性伸展,当搭叠部位无法啮合时,产生漏气,通过将外凸台A和外凸台B设置为对称等长,在相同的开口长度下,周向搭叠长度更长,使得活塞环的使用寿命更长;通过设置凸台A、凸台B、凹口A和凹口B,当活塞环安装于活塞槽内时,使凸台A与凸台B交错搭叠,凸台A容纳于凹口B内,凸台B容纳于凹口A中,形成的轴向密封面和径向密封面,同时阻止轴向和径向气体的溢出;使用时,间隙A、间隙B和间隙C为盲孔结构,间隙A位于间隙B和间隙C之间,使活塞环更接近轴对称图形,活塞环内的气体作用于间隙A的力,被活塞槽反作用于凸台A和凸台B的力均等,凸台A和凸台B不易被损坏,同时活塞环不易变形,延长了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将开口两端设计为对称形状,使凸台A和凸台B的长度相对于单向搭叠,长度缩短,机械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加工更简单、快捷,生产效率高,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4 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中,1、塞环本体,2、开口,3、外凸台A,4、凹口A,5、外凸台B,6、凹口B,7、径向密封面,8、轴向密封面A,9、轴向密封面B,10、间隙A,11、间隙B,12、间隙C。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1,活塞环本体1上设有开口2,其特征在于:开口2的一端外部圆周上形成一个外凸台A3,外凸台A3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A4,所述开口2的另一端与外凸台A3相对应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外凸台B5,外凸台B5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B6,外凸台A3与外凸台B5长度相等,开口2的两端内侧为轴向切面,使开口2的两端形成对称的“L”型,外凸台A3与外凸台B5的厚度为活塞环厚度的一半,外凸台A3和凹口B6相匹配,外凸台B5与凹口A4相匹配;活塞环闭合时,外凸台A3和外凸台B5相互搭叠,相互搭叠的面为径向密封面7,外凸台A3与凹口B6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A8;外凸台B5与凹口A4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B9,活塞环安装于活塞槽内时,活塞环的内侧对接处形成间隙A10,外凸台A3与凹口B6下部形成间隙B11;外凸台B5与凹口A4的上部形成间隙C12;间隙A10、间隙B11和间隙C12为盲孔结构,间隙A10位于间隙B11和间隙C12的中部。实施例二:如图1、3、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1,活塞环本体1上设有开口2,其特征在于:开口2的一端外部圆周上形成一个外凸台A3,外凸台A3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A4,所述开口的另一端与外凸台A3相对应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外凸台B5,外凸台B5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B6,外凸台A3与外凸台B5长度相等,开口2的两端内侧为轴向切面,使开口2的两端形成对称的“L”型,外凸台A3为活塞环厚度的1/3,外凸台B5为活塞环厚度的2/3,外凸台A3和凹口B6相匹配,外凸台B5与凹口A4相匹配;活塞环闭合时,外凸台A3和外凸台B5相互搭叠,相互搭叠的面为径向密封面7,外凸台A3与凹口B6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A8;外凸台B5与凹口A4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B9,活塞环安装于活塞槽内时,活塞环的内侧对接处形成间隙A10,外凸台A3与凹口B6下部形成间隙B11;外凸台B5与凹口A4的上部形成间隙C12;间隙A10、间隙B11和间隙C12为盲孔结构,间隙A10位于间隙B11和间隙C12的中部。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所述活塞环本体上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一端外部圆周上形成一个外凸台A,所述外凸台A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A;所述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凸台A相对应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外凸台B,所述外凸台B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B;所述开口的两端内侧为轴向切面,使所述开口的两端形成对称的“L”型;所述外凸台A和凹口B相匹配,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相匹配;活塞环闭合时,所述外凸台A和外凸台B相互搭叠,相互搭叠的面为径向密封面,所述外凸台A与所述凹口B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A;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搭叠式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所述活塞环本体上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一端外部圆周上形成一个外凸台A,所述外凸台A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A;所述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凸台A相对应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外凸台B,所述外凸台B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口B;所述开口的两端内侧为轴向切面,使所述开口的两端形成对称的“L”型;所述外凸台A和凹口B相匹配,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相匹配;活塞环闭合时,所述外凸台A和外凸台B相互搭叠,相互搭叠的面为径向密封面,所述外凸台A与所述凹口B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A;所述外凸台B与所述凹口A的轴向接触面为轴向密封面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沐霖,
申请(专利权)人:李沐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