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及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477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具有用于反射LED光源的光线的反射面,反射面由折线绕对称轴回转360°形成;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轴向的一端呈开口状且作为LED光源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射出的出光口,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轴向的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用于LED光源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通孔;折线靠近入光通孔的一端为起点,折线的另一端为终点,折线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包括至少一折点,沿起点至终点的方向的起点、每一折点以及终点至对称轴之间的径向距离依次逐渐增大。光线经配光反射器重新分配光能量,在照射面上获得一个均匀的照明光效果,收光效果和遮光角较佳,在γ60°-γ90°范围内无眩光,减少光污染,节省光能量,提供良好的光照明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照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及LED灯具
技术介绍
LED光源的发光强度主要是以朗伯型或近朗伯型分布的,大多数情况下,为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需要有不同的光强度分布,方可达到理想的照明环境,在此情况下,需要通过二次配光设计,将LED光源的光强度重新分配。二次配光设计的主要器件有透镜和反射器,将透镜或反射器放置在LED光源位置,通过透镜的曲面或反射器的曲面来改变LED光源的光线传播方向,在光线的照射面上获得较为理想的光强分布。利用透镜做二次配光设计,由于透镜材料自身的折射率和LED边缘光线的杂散光影响,无法获得明显的收光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反射器对LED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后往往光线分布不均,无法满足有截光要求的照明场所的灯具设计,遮光角效果不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眩光,造成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及LED灯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射器反射后的光线分布不均匀及容易产生眩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所述配光反射器具有用于反射LED光源的光线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由折线绕对称轴回转360°形成;所述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轴向的一端呈开口状且作为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射出的出光口,所述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轴向的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用于LED光源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通孔;所述折线靠近入光通孔的一端为起点,所述折线的另一端为终点,所述折线在所述起点与终点之间包括至少一折点,沿所述起点至终点的方向所述起点、每一折点以及终点至所述对称轴之间的径向距离依次逐渐增大。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形成半峰边角为97°-107°,光束角为107°-117°。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折点的数量为一个且设为第一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起点至所述对称轴的径向距离为11.95mm-12.15mm;所述第一折点至所述对称轴的径向距离为14.6mm-14.8mm;所述终点至所述对称轴的径向距离为15.7mm-15.9mm;所述起点与所述第一折点之间沿对称轴的轴向距离为4.7mm-5.3mm,所述第一折点与所述终点之间沿对称轴的轴向距离为7.9mm-8.5mm。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折线上在所述起点与第一折点之间还包括两个折点且分别设为第二折点和第三折点,所述第二折点和第三折点沿所述起点至第一折点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第二折点至所述对称轴的径向距离为12.75mm-12.95mm,所述第三折点至所述对称轴的径向距离为13.9mm-14.1mm;所述第二折点与所述起点之间沿对称轴的轴向距离为1.0mm-1.2mm,所述第三折点与所述第二折点之间沿对称轴的轴向距离为2.1mm-2.3mm,所述第一折点与所述第三折点之间沿对称轴的轴向距离为1.6mm-1.8mm。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折线的起点、每一折点和终点之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线段为直线段。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反射面由镀铝反射膜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中,所述入光通孔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形状,且所述入光通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对称轴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LED灯具,包括铝基板和安装在所述铝基板上的LED光源,所述铝基板上还安装有上述的配光反射器,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配光反射器的入光通孔处。实施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及LED灯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配光反射器,重新分配光能量,在照射面上获得一个均匀的照明光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配光反射器收光效果极佳,将光线均匀的分布在γ0°-γ60°范围内,能满足有截光要求的照明场所的灯具设计;本专利技术的配光反射器遮光角较佳,在γ60°-γ90°范围内无眩光,减少光污染,节省光能量,提供良好的光照明环境,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LED光源的极坐标光强分布图;图4为LED光源经过配光反射器反射后光线重新分配的极坐标光强分布图;图5为LED光源经过配光反射器反射后光线重新分配的直角坐标光强分布图;图6为LED光源经过配光反射器后在1米处形成的光斑图;图7为LED光源经过配光反射器后在1米处形成的光效果图;图8为LED光源经过配光反射器后在γ0°、γ50°和γ90°范围内的光强分布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及LED灯具的具体结构及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一种LED灯具,包括铝基板和安装在铝基板上的LED光源,其中LED光源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每一LED光源配备有一配光反射器,用于对LED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进而使反射后的光线分布均匀,无眩光,减少光污染。LED光源可以选用朗伯型或近朗伯型。如图1-2所示,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该配光反射器的一端开口且大致呈碗状,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其中内侧壁的表面为用于反射LED光源的光线的反射面1,反射面1由折线2绕对称轴a回转360°形成,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配光反射器整体为绕对称轴回转形成的回旋体,配光反射器的对称轴与反射面1的对称轴a相重合,该反射面1优选由镀铝反射膜形成,也可以是镀银反射膜。配光反射器的外侧壁上靠近开口的位置凸设有两对凸起3,两对凸起3呈对称分布,每一对凸起3中的两个凸起3沿对称轴a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每一对凸起3中的两个凸起3之间形成卡槽4,用于与铝基板配合安装固定在铝基板上。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a轴向的一端呈开口状且作为LED光源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射出的出光口5,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a轴向的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用于LED光源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通孔6。入光通孔6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形状,入光通孔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等等,优选地入光通孔6的形状为圆形,利于光线毫无多余遮挡的从入光通孔6穿过,其内径为4mm-6mm,优选为5mm,也可以为4mm或6mm,入光通孔6的中心优选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所述配光反射器具有用于反射LED光源的光线的反射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1)由折线(2)绕对称轴(a)回转360°形成;所述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a)轴向的一端呈开口状且作为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1)反射后射出的出光口(5),所述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a)轴向的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用于LED光源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通孔(6);所述折线(2)靠近入光通孔(6)的一端为起点(21),所述折线(2)的另一端为终点(22),所述折线(2)在所述起点(21)与终点(22)之间包括至少一折点,沿所述起点(21)至终点(22)的方向所述起点(21)、每一折点以及终点(22)至所述对称轴(a)之间的径向距离依次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所述配光反射器具有用于反射
LED光源的光线的反射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1)由折
线(2)绕对称轴(a)回转360°形成;所述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a)
轴向的一端呈开口状且作为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1)反射
后射出的出光口(5),所述配光反射器沿对称轴(a)轴向的另一端
的端壁上开设有用于LED光源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通孔(6);所述折
线(2)靠近入光通孔(6)的一端为起点(21),所述折线(2)的另
一端为终点(22),所述折线(2)在所述起点(21)与终点(22)之
间包括至少一折点,沿所述起点(21)至终点(22)的方向所述起点
(21)、每一折点以及终点(22)至所述对称轴(a)之间的径向距离
依次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其特征在于,
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1)反射形成半峰边角为
97°-107°,光束角为107°-1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点的数量为一个且设为第一折点(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光源的配光反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点(21)至所述对称轴(a)的径向距离(R1)为
11.95mm-12.15mm,所述第一折点(23)至所述对称轴(a)的径向
距离(R3)为14.6mm-14.8mm,所述终点(22)至所述对称轴(a)
的径向距离(R2)为15.7mm-15.9mm;所述起点(21)与所述第一
折点(23)之间沿对称轴(a)的轴向距离为4.7mm-5.3mm,所述第
一折点(23)与所述终点(22)之间沿对称轴(a)的轴向距离(H1)
为7.9mm-8.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开明梁全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宏健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