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热电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471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热电偶,包括绝缘基板、第一热电极、第二热电极、引出线和接头夹具,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交接处为测量点,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固定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相对于测量点端的另一端通过接头夹具固定连接,所述引出线分别从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接头夹具端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维修,且测量精度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膜热电偶
技术介绍
热电偶是热电温度计的敏感元件,现有的热电偶结构复杂,虽然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但是制作成本极高,一旦损坏,维修复杂且没有做好绝缘措施,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薄膜热电偶,可以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膜热电偶,包括绝缘基板、第一热电极、第二热电极、引出线和接头夹具,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交接处为测量点,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固定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相对于测量点端的另一端通过接头夹具固定连接,所述引出线分别从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接头夹具端引出。所述的绝缘基板的厚度为0.2mm。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是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形成的薄膜,厚度为3~6微米。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上面还要再蒸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作为绝缘和保护层。使用时用胶直接粘附或压在被测物体的表面,故可以实现物体表面的温度的测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维修,且测量精度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测量点,2为绝缘基板,3为第一热电极,4为第二热电极,5为引出线,6为接头夹具。具体实施方式<br>如图1所示的一种薄膜热电偶,包括绝缘基板2、第一热电极3、第二热电极4、引出线5和接头夹具6,所述的第一热电极3和第二热电极4的交接处为测量点1,所述的第一热电极3和第二热电极4固定在绝缘基板2上,所述的第一热电极3和第二热电极4相对于测量点1端的另一端通过接头夹具6固定连接,所述引出线5分别从第一热电极3和第二热电极4的接头夹具6端引出。所述的绝缘基板2的厚度为0.2mm。所述的第一热电极3和第二热电极4是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形成的薄膜,厚度为3~6微米。所述的第一热电极3和第二热电极4的上面还要再蒸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作为绝缘和保护层。使用时用胶直接粘附或压在被测物体的表面,故可以实现物体表面的温度的测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维修,且测量精度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热电偶,包括绝缘基板、第一热电极、第二热电极、引出线和接头夹具,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交接处为测量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固定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相对于测量点端的另一端通过接头夹具固定连接,所述引出线分别从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接头夹具端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热电偶,包括绝缘基板、第一热电极、第二热电极、引出线和
接头夹具,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交接处为测量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固定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的第一热电极和第二
热电极相对于测量点端的另一端通过接头夹具固定连接,所述引出线分别从第
一热电极和第二热电极的接头夹具端引出。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浩峰灯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