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438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9:57
一种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由透明导电衬底、致密层、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及填充在其中的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对电极层依次组成叠层结构,所述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是以水溶性胶体晶微球为模板制备的三维有序介孔材料,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孔径尺寸由水溶性胶体晶模板微球的尺寸决定;钙钛矿吸光层为具有ABXmY3-m型晶体结构的材料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结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孔径均一可调、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电子传输通道的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光电转换效率高,重复性及稳定性好;其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可控、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耗尽,太阳能电池作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一个可行方法成为一个广泛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始终围绕以下两个关键问题而展开:1)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及寿命;2)采用新型材料以降低成本。到目前为止,无机硅太阳能电池在制备过程中所需的高温、高真空使得无机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非常高,这使得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III-V族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由铟硒等稀有元素所制备,尽管制成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很高,但从材料来源看,这类太阳能电池将来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这两类电池还处于探索阶段。有机太阳能电池虽然在转换效率、光谱响应范围、电池的稳定性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寿命短和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严重制约着其商业化的进程。 2012年以来,以CH3NH3PbX3为代表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从制备方法、光电转换效率和内在机理等方面均有很大突破,被《Science》评为2013年世界科学十大发现(Science,2013, 342,1438-1439)。CH3NH3PbX3钙钛矿材料是由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有序自组装形成的、具有量子肼结构的晶体材料。此类材料结合了有机组分功能性、易加工性和无机组分高载流子传输性能、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的优点,在光、电、磁等方向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IVA族金属(Sn,Pb等)具有特殊的分子轨道特征,使该族金属卤化物的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因此,这类杂化钙钛矿作为半导体材料,其突出的光电性能一直以来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并被广泛研究。 CH3NH3PbX3 (X= Br,I)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敏材料在2009年被首先合成并应用于液相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分别获得了3.8%和3.1%的光电转换效率(J.Am. Chem. Soc. 2009, 131, 6050?6051)。2011年Park等人进一步将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6.5%(Nano Lett. 2012, 12, 1863?1867),但是器件的稳定性很差。2012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Michael Gratzel教授等人采用Spiro-MeOTAD作为空穴传输层,TiO2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全固态杂化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9.7%(Sci. Rep. 2012, 2, 591-1-7)。2013年6月,Michael Gratzel课题组进一步将电池的效率提升到15%(www.nature.com/doifinder/10.1038 /nature12340)。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太阳能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进展。目前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达到了19.3%(Science, 2014,345,542-546)。据理论预测,基于金属卤化物的钙钛矿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0%。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具有较窄的带隙(约1.5eV);可以用变换无机和有机元的组成来改变或调节量子阱的阱深、阱宽、势垒高度和宽度,进而可以连续地调控材料的电子学性能;既保留无机晶体的高载流子传输性又保留有机材料良好的可成膜性,从而克服了目前制约着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及稳定性偏低的缺点。同时,钙钛矿电池具有直接带隙、可见光吸收系数高(约105 cm-1)、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约10 cm2 V-1 s-1)、合成工艺简单、可以通过溶液法大面积低成本制备的特点成为材料、化学以及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全固态的太阳能电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正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完美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获得高效器件的关键因素。 目前,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的器件结构包括采用介孔体相异质结结构、平面异质结结构等。体相异质结介观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致密层、介孔支架层、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对电极。体相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但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致密层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TiO2。在紫外光照下具有光催化效应,可能会诱导钙钛矿吸光层发生分解,显著降低电池稳定性。TiO2材料存在着一些固有缺陷,例如纳米晶粒间存在着大量的晶界,比表面积大,表面悬挂键起着俘获光生电子的陷阱作用,他们会使电子的寿命和扩散距离减小,复合几率增加。电荷复合正是制约着其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一些研究人员尝试着在TiO2纳米晶表面包覆具有较高导带位置的金属氧化物(ZnO、Cs2CO3、MgO)薄层形成核壳结构,通过能量势垒抑制TiO2导带电子与染料及电解质的复合。2)多孔层在钙钛矿层中担负着重要的支架支撑作用。而多孔层的孔隙则限制住钙钛矿晶粒生长的尺寸。如果孔隙率太小,会导致填充率过低,减小了钙钛矿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界面电阻。扩大多孔孔隙,可以提高晶粒尺寸,提高载流子传输长度,减小复合的几率。而目前多孔材料的合成大多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孔隙的大小受到制备条件(温度、浓度、处理时间、晶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填充在介孔支架层中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生长受到介孔的影响。孔隙不容易控制、形成的薄膜不均匀、填充不充分以及局部堆积较为严重。因此制备的相同结构的器件重复性差异较大。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人们又提出了简单、高效的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结构。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透明导电衬底/空穴阻挡层/钙钛矿吸光层/电子传输层/对电极(正置结构)、透明导电衬底/致密层(同时作为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对电极(倒置结构)。 对于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结构,同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致密层的表面缺陷会导致界面形成复合中心,增加界面接触电阻,阻碍电子有效传输。2)界面效应及钙钛矿结晶时巨大的表面张力会造成钙钛矿薄膜结晶速度过快、成膜性差,容易形成孤岛现象,使钙钛矿层的孔洞变多、表面粗糙度变大。后续沉积的空穴传输层或者电子传输层有可能通过孔洞与致密层直接接触,使漏电流增大。 3) 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稳定性差,对水氧敏感。 上述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该领域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能够通过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优化器件结构,保持较好的载流子传输通道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的比表面积。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重复性、稳定性。 三维有序介孔材料(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esoscopic Materials, 3DOM)是指具有均一孔径尺寸的高度单分散的球孔在三维空间内高度均匀地分散在基质(聚合物、无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金属等)中,且每个球孔之间又有小孔连通的一种新型材料。三维有序介孔材料具有独特的排列整齐有序的孔结构,不但具有孔径尺寸单一、孔结构在三维空间内有序排列的特点,而且其孔径尺寸大小一般在50nm。弥补了以往小孔结构难以让大分子进入空腔的缺点。同时,该种材料孔径尺寸大且分布均匀,孔道排列整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由透明导电衬底、致密层、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及填充在其中的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对电极层依次组成叠层结构,所述透明导电衬底是以铟锡氧化物(ITO)或掺杂氟的SnO2(FTO)或掺Al的氧化锌(AZO)为导电层的导电玻璃;致密层为TiO2或ZnO薄膜,厚度为20‑150nm ;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是以水溶性胶体晶为模板制备的三维有序介孔材料,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孔径尺寸由水溶性胶体晶模板微球的尺寸决定,介孔支架层为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锆ZrO2、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腈PA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厚度为100‑800nm;钙钛矿吸光层为具有ABXmY3‑m 型晶体结构的材料构成,其中A为CH3NH3或C4H9NH3, B为Pb或Sn,X、Y为 Cl、Br或I,m为1、2或3;空穴传输层为NiO、CuO、CuSCN、CuI、三氧化钨、三氧化钼、五氧化二矾、2,2',7,7'‑ 四[N,N‑ 二氨基]‑9,9'‑ 螺二芴Spiro‑OMETAD、P3HT、PTAA、NPB、T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对电极层为Au或A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由透明导电衬底、致密层、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及填充在其中的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对电极层依次组成叠层结构,所述透明导电衬底是以铟锡氧化物(ITO)或掺杂氟的SnO2(FTO)或掺Al的氧化锌(AZO)为导电层的导电玻璃;致密层为TiO2或ZnO薄膜,厚度为20-150nm ;带有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是以水溶性胶体晶为模板制备的三维有序介孔材料,三维有序介孔支架层的孔径尺寸由水溶性胶体晶模板微球的尺寸决定,介孔支架层为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锆ZrO2、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腈PA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厚度为100-800nm;钙钛矿吸光层为具有ABXmY3-m 型晶体结构的材料构成,其中A为CH3NH3或C4H9NH3, B为Pb或S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营印寿根唐彤左红文秦文静曹焕奇郭娜吴海珍吴江蓉孙爱张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