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洪生专利>正文

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424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包括带底座的第一、第二立柱,每根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通槽,通槽处布置支耳,还具有作为围护结构的上、下横梁及第一挡板:上横梁设置上挡板卡槽,上横梁的左端设置于第一立柱上部通槽处支耳内,上横梁的右端设置于第二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内,上横梁前侧设置第一警示条;下横梁设置下挡板卡槽,下横梁的左端设置于第一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内,下横梁的右端设置于第二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内,下横梁前侧设置第二警示条;第一挡板由若干块子挡板沿横向并排布置而成,两相邻的子挡板卡接,第一挡板的上下端部分别布置在上、下挡板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组装效率高,成型后结构稳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施工场所,为了提高施工区域的安全性,一般采用围墙结构将施工区域围护起来。现有的围墙结构大多存在结构不够牢固,安装过程繁琐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 103758396A的专利,它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围墙,包括基座、显形立柱、隐形立柱、横梁、墙扣板、挡脚板、背条、斜撑杆、斜撑杆基座,所述基座、显形立柱、隐形立柱、横梁之间均为螺栓连接;墙扣板、背条之间为挂扣连接;组合式围墙墙扣板表面设置有聚氨酯围墙漆;挂扣表面设置有纳米改性含氟聚氨酯面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装后稳定性较好,组装过程简单的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第二立柱底部均设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每根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通槽,所述通槽沿左右方向贯穿立柱,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设置“U”形支耳,所述第一支柱右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左挡板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柱左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右挡板调节槽,还具有由上横梁、下横梁以及第一挡板组成的围护结构:所述上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上端的上挡板卡槽,所述上横梁前侧设置第一警示条,所述上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下端的下挡板卡槽,所述下横梁前侧设置第二警示条,所述下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由若干块子挡板沿横向并排布置而成,两相邻的子挡板卡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上挡板卡槽内,下端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下挡板卡槽内。优选地,还包括呈“L”形的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件的垂直部与所述第一挡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辅助支撑件的水平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横截面呈矩形或者具有两个弧形端部的矩形,所述第二立柱横截面呈矩形或者具有两个弧形端部的矩形。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第二立柱底部均设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每根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通槽,所述通槽沿左右方向贯穿立柱,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设置“U”形支耳,还具有由上横梁、下横梁、挡板结构以及辅助支撑件构成的围护结构:所述上横梁上设有上卡槽,所述上横梁前侧设置第一警示条,所述上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下卡槽,所述下横梁前侧设置第二警示条,所述下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下部通槽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下部通槽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挡板结构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由若干块子挡板沿纵向并排布置而成,两相邻的子挡板卡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左端设置在左纵梁的左卡槽内,右端设置的右纵梁的右卡槽内,所述挡板结构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所述辅助支撑件呈“L”形,所述辅助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挡板结构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件的垂直部与所述挡板结构铆接,所述辅助支撑件的水平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优选地,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之间且位于第二挡板的顶部,设置用于收口的扣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作为围护结构的上横梁、下横梁、挡板等结构组装过程简单,与第一、第二立柱安装及拆卸方便,组合式围墙在施工区域成型后,结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主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立柱俯视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支耳。图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立柱右视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通槽以及左挡板调节槽。图4为实施例二中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主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第一立柱俯视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支耳。图6为实施例二中一种扣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一种横梁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另一种横梁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一种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该图中立柱截面呈矩形。图10为实施例中另一种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该图中立柱截面呈具有两个弧形端部的矩形。图11为实施例中一种立柱的支耳处横截面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中另一种立柱的支耳处横截面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中第三种立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见图1到图3,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一、第二立柱1、2底部均设置底座3(当立柱高度较高时,可在立柱底部设置斜撑,以增加稳定性),每根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通槽,所述通槽沿左右方向贯穿立柱,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设置“U”形支耳11,所述第一支柱1右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左挡板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柱2左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右挡板调节槽,还具有由上横梁4、下横梁5以及第一挡板61组成的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为模块化设计,组装方便,在施工现场安装也较为便捷。本申请中,底座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两端分别设置外倾件,每个外倾件端部设置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件。所述上横梁4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上端的上挡板卡槽,所述上横梁前侧设置第一警示条,所述上横梁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横梁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5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下端的下挡板卡槽,所述下横梁5前侧设置第二警示条,所述下横梁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下部通槽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下部通槽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支耳布置在通槽处,呈U形,上、下横梁的端部与支耳连接时,可配合支耳作调节,故即使在安装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也能快速方便的安装。参见图11和图12,图中示出了支耳的一种结构形式,在通槽内设置两块矩形板,矩形板延伸至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第二立柱底部均设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每根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通槽,所述通槽沿左右方向贯穿立柱,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设置“U”形支耳,所述第一立柱右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左挡板调节槽,所述第二立柱左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右挡板调节槽,还具有由上横梁、下横梁以及第一挡板组成的围护结构: 所述上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上端的上挡板卡槽,所述上横梁前侧设置第一警示条,所述上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下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下端的下挡板卡槽,所述下横梁前侧设置第二警示条,所述下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由若干块子挡板沿横向并排布置而成,两相邻的子挡板卡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上挡板卡槽内,下端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下挡板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第二立柱底部均设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每根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通槽,所述通槽沿左右方向贯穿立柱,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设置“U”形支耳,所述第一立柱右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左挡板调节槽,所述第二立柱左侧且位于两个通槽之间,设置右挡板调节槽,还具有由上横梁、下横梁以及第一挡板组成的围护结构: 
所述上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上端的上挡板卡槽,所述上横梁前侧设置第一警示条,所述上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上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下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挡板下端的下挡板卡槽,所述下横梁前侧设置第二警示条,所述下横梁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立柱下部通槽处的支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由若干块子挡板沿横向并排布置而成,两相邻的子挡板卡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上挡板卡槽内,下端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下挡板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L”形的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件的垂直部与所述第一挡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辅助支撑件的水平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的组合式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