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10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1)、织带(2)、吊环体(3)、锁舌(4)、带头(5)和带扣(6),采用经改进的带扣和防尘罩结构,使用国产材料制造卷收器中的关键零件,其性能完全满足中国、日本、美国关于汽车安全带的国家标准,同时降低了造价,提高了安装适用范围,某些技术指标例如脱扣力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乘员安全防护装置,是对目前的紧急锁止型汽车安全带的改进。目前国外生产的汽车安全带有多种型号,联邦德国kolb公司生产的紧急锁止型安全带具有对带速、车速和倾角三种锁止功能,性能较好。其主要结构可参见图1~图4加以说明。该安全带包括卷收器(1)、织带(2)、吊环体(3)、锁舌(4)、带头(5)和带扣(6)。卷收器(1)由安装在左端盖(7)和右端盖(8)之间的卷收机构、固定卷收机构的构件(12)及撑杆(9)、输出织带的导套(11)和防尘罩(13)组成。卷收机构由惯性转盘(20)、钢球(18)、球上座(17)、球下座(19)、心轴(15)、压簧(14)、棘轮体(16)、尼龙轴承(21)和S形盘簧组成。织带(2)缠绕在心轴(15)的中部,S形盘簧(32)安装在构件(12)与右端盖(8)之间,使心轴(15)上的织带(2)能自动卷回,卷收机构的其它零件均装配在构件(12)与左端盖(7)之间。工作时,钢球(18)敏感车速和车体倾角的变化,当汽车的加速度或车身倾斜达到规定的数值时,钢球(18)顶动球上座(17)向上运动,其上的棘爪(31)与惯性转盘(20)上的圆周齿(29)啮合限制了惯性转盘的转动,这时候如果织带(2)被拉出,则惯性转盘(20)将沿轴向运动,克服压簧(14)的弹力使其上的端面齿(30)与棘轮体(16)上对应的端面齿(33)啮合,这时织带(2)即被锁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织带(2)拉出的加速度达到规定的数值时,由于惯性转盘(20)本身的惯性作用,使其转动滞后于织带(2)的运动,同样会使惯性转盘(20)沿轴向运动导致端面齿(30)与(33)啮合而锁住织带(2)。这种安全带如果在我国生产使用存在如下缺点:第一、它的性能指标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汽车安全带标准的规定,例如织带吸能指标联邦德国的标准没有规定,我国规定为不小于537焦耳,功量比不小于50%,kolb的产品不能满足。再如车感指标联邦德国为不小于0.5g,50毫米锁止;我国为不小于0.7g,25毫米锁止。第二、由于两国的材料牌号不对应,无法直接进行仿制生产,如果采用国产材料,则关键零件的设计要重新研究。第三、其带扣的结构决定了其脱扣力较大,达100牛以上(负载66Kg-->时),已接近标准上限(120牛),性能不好。第四、其防尘罩(13)上带有安装导套(11)的耳片,使防尘罩不能自由拆卸(因为已经和防尘罩结合为一体)。这样使其对不同车型的适应性变差。例如对于某些车辆可将卷收器安装在车上中立柱内,此时防尘罩可以不要;而对诸如上海牌轿车,中立柱内安不下卷收器,必须安装在中立柱外,这时应该加上完全封闭的全防尘罩。kolb的安全带难于适应不同车辆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kolb产品的缺点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满足我国标准要求的、可用国内廉价材料进行生产的、带扣脱扣力指标更加先进而且适用于各种不同车辆使用的新型的汽车安全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零件的种类与kolb的产品相同,具有感受带速、车速和倾角三种紧急锁止功能。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在本说明书第二段所叙述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控制球上座(17)上的棘爪(31)和惯性转盘(20)上的圆周齿(29)之间的间隙h1与钢球(18)的直径D的相对关系,具体为当h1在0.9~1.2毫米范围内时,D在14~16毫米范围内选配。钢球(18)采用铬钢制造,例如2Cr13。带扣(6)内有安装构架(24),其上有引导销(25)运动的导向槽(22)。kolb的产品导向槽(22)的上缘前段(23)与锁体(35)纵向平行,其槽口内缘呈直角。这种结构使得有负载时脱扣力大,开锁不灵活,有时甚至打不开锁。本技术将导向槽(22)的上缘前段(23)设计为与锁体(35)纵向呈α1=2°~4°夹角,成为一个小斜面,斜面与槽口后段的转接处有过渡性R=1.5~2毫米,锁扣(26)与锁体(35)纵向成α2=95°~97°夹角,它们之间的间隙h2=0.2~0.8毫米。这样使脱扣力指标在空载时为20牛,满载时(负载66公斤)为60~80牛,优于kolb的性能。前面已经述及,kolb的产品把固定导套(11)的耳片(10)与防尘罩(13)做成一体使防尘罩不易拆卸更换,而且不适应不同车辆的要求。本技术将耳片(10)与左右端盖作成一体,这样防尘罩(13)即可单独拆卸。防尘罩(13)有两种形式,即半防尘罩和全防尘罩,两种防尘罩都是靠两个环形开口的安装耳片(27)作为定位安装件,它们与防尘罩的板面(26)或(28)作成一体,当它们嵌合在撑杆(9)的圆柱面上时,就把防尘罩固定在左右端盖之间。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全部技术指标满足中国标准GB11549-89和GB11558-89、日本标准JISD4603-4604和美国标准FMVSS571.209-210。以上三种标准的某些指标明显优于联邦德国标准。2、全部采用国产材料,成本低廉。3、脱扣力指标优于kolb的产品。4、对不同型号的车辆适应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构成示意图。图2是卷收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去掉左端盖(7)以后K向部分视图。图4是图3A-A剖面示意图。图5是带扣(6)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半防尘罩侧视图。图8是全防尘罩侧视图。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叙述其结构细节、作用和安装方法。图1至图8给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图4,卷收器(1)中缠绕着织带(2),吊环体(3)和锁舌(4)穿在织带(2)上,带头(5)固定在车内,带扣(6)可与锁舌(4)扣合。卷收器(1)是织带(2)的存储容器,当织带不受力时,卷收器靠自身内预置的弹簧力能自动将织带收回。卷收器(1)由金属制造的构件(12)、左右端盖(7)、(8)、撑杆(9)、导套(11)和防尘罩(13)组成。左右端盖上各有一个凸起的耳片(10),其上带有定位孔,导套(11)由此孔定位并安装在两个耳片(10)之间,这样防尘罩(13)即成为与导套(11)结构上无关联的可独立拆卸件。当不同型号的车辆需要安装不同形式的防尘罩时,可以方便地更换。在右端盖(8)与构件(12)之间安装着S形盘簧(32),它为卷收器提供了自动回收织带的预扭转力矩。该盘簧的材料选用我国普通的硅锰钢,例如62Si2MnA,国内常用此材料制造钟表发条。这种材料价格便宜,性能满足要求。也可以采用不锈钢,例如制造手表游丝的材料,但其成本比前者高一倍。在左端盖(7)与构件(12)之间安装着由惯性转盘(20)、钢球(18)、球上座(17)、球下座(19)、心轴(15)、压簧(14)、棘轮体(16)、尼龙轴承(21)装配组成的卷收机构。它同时又是感受和锁止机构。由于这些零件的形状和装配关系与kolb的产品相对应的零件相似,所以此处不再详细叙述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和安装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材料牌号与联邦德国的不同,当惯性转-->盘采用国产的锌铝合金0.4-1后,其质量比kolb的要轻,要保证卷收器的锁止性能必须重新研究确定关键零件的自身尺寸和相互间隙。经大量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后确定,通过调整压簧(14)的参数可以补偿惯性转盘(20)的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试验表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1)、织带(2)、吊环体(3)、锁舌(4)、带头(5)和带扣(6),卷收器(1)由安装在左端盖(7)和右端盖(8)之间的卷收机构、固定卷收结构的构件(12)、撑杆(9)、导套(11)和防尘罩(13)组成,卷收机构由惯性转盘(20)、钢球(18)、球上座(17)、球下座(19)、心轴(15)、压簧(14)、棘轮体(16)、尼龙轴承(21)和S形盘簧组成,其特征在于,(1)、球上座(17)上的棘爪(31)与惯性转盘(20)上的圆周齿(29)之 间的间隙h↓[1]=0.9~1.2毫米,钢球(18)的直径为14~16毫米,(2)、带扣安装架(24)上的导向槽(22)的上缘前段(23)与锁体(35)纵向成α↓[1]=2°~4°夹角,锁扣(26)与锁体(35)纵向成α↓[2]=95° ~97°夹角,它们之间的间隙为h↓[2]=0.2~0.8毫米,(3)、左右端盖(7)、(8)上各有一个耳片(10),通过其上的安装孔将导套(11)安装在耳片之间,可独立拆装的防尘罩(13)分为半防尘和全防尘两种,其上有两个环形开口安装耳 片(27),可以与撑杆(9)嵌合将防尘罩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1)、织带(2)、吊环体(3)、锁舌(4)、带头(5)和带扣(6),卷收器(1)由安装在左端盖(7)和右端盖(8)之间的卷收机构、固定卷收结构的构件(12)、撑杆(9)、导套(11)和防尘罩(13)组成,卷收机构由惯性转盘(20)、钢球(18)、球上座(17)、球下座(19)、心轴(15)、压簧(14)、棘轮体(16)、尼龙轴承(21)和S形盘簧组成,其特征在于,(1)、球上座(17)上的棘爪(31)与惯性转盘(20)上的圆周齿(29)之间的间隙h1=0.9~1.2毫米,钢球(18)的直径为14~16毫米,(2)、带扣安装架(24)上的导向槽(22)的上缘前段(23)与锁体(35)纵向成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英黄世张申豪徐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O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