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胶体化学合成硫化镉纳米棒的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微纳米加工技术,在具有200nmSiO2层的单晶硅(Si)衬底上制备出具有纳米间隙的Au电极,然后采用介电电泳(DEP)的方法,室温下于电极之间组装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的光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器件具有很好的光电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胶体化学法装置简单,并可以规模化生产,制备的纳米棒性能稳定;由于只用几个纳米棒来构建器件,器件反应灵敏;另外,该制备工艺具有可控性强,操作简单,普适性好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几个硫化镉纳米棒的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近些年来,由于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集中体现了小尺寸、复杂构型、高集成度和强相互作用以及高表面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故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社会发展和经济振兴对高科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元器件的超微化、高密度集成和高空间分辨率等要求材料的尺寸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能够制造出性能稳定,反应灵敏的纳米器件这一目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目光。硫化镉(CdS)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带宽2.4eV)材料,而CdS纳米棒由于具有尺寸小,比表面大,量子尺寸效应显著,这使得纳米体系的光,热,电等物理特性与常规的块体材料不同,出现许多新奇特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的制备。研究表明,CdS纳米棒在太阳能电池,纳米激光器以及纳米光导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许多课题组己经在开展纳米CdS光电器件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dS薄膜光电器件上面,对于单个或少量纳米棒的研究比较少。CdS薄膜光电器件制备工艺简单,然而器件性能稳定性,加工工艺重复性较差,且器件响应时间较长,这严重影响了器件的实用性。本文利用胶体化学方法合成的CdS纳米棒结合纳米技术制备了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件。该器件具有性能稳定性好,反应灵敏,加工工艺重复性好,体积小、结构牢固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性强,效率高、普适性好、仅利用几个CdS纳米棒制备纳米光电器件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采用微纳米加工技术,步骤如下:1)制备CdS纳米棒:采用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合成CdS纳米棒。2)硅衬底预处理:对镀有200nmSiO2绝缘薄膜的P型(100)硅片,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并真空干燥。3)器件电极的制备:采用电子束光刻和电子束蒸发技术在Si-SiO2衬底表面制备器件的蝴蝶电极,电极间隔为100nm,采用Ti,Au作为电极材料,先在硅衬底上沉积50nm厚度的Ti,再在Ti上沉积100nm厚度的Au。4)组装CdS纳米棒:在电极之间采用介电电泳的方法,可控的组装CdS纳米棒。介电电泳组装电压为5伏特,频率为80~100hz,捕获时间为60s、120s。5)对构建的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件进行光电学性能测试:将探针点在两个电极上,电极之间加电压3~4伏特,测得CdS纳米棒的I-t特性曲线,通过控制激光照射的开关发现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步骤(4)中组装电压为5伏特,频率为80Hz,捕获时间为60s效果最好。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步骤(5)中电极之间加电压3伏特效果最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中,所制备的CdS纳米棒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光电器件性能稳定,反应灵敏,具有好的潜在应用;3、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制备CdS纳米棒光电器件,工艺可控性强,操作简单,且重复测试具有可恢复性。附图说明图1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CdS纳米棒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图2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CdS纳米棒的透射电镜图片(TEM)。图3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CdS纳米棒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图4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Au电极扫描电镜(SEM)照片。图5是用本实验方法制得的组装CdS纳米棒的电极扫描电镜(SEM)照片。图6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测得的电极电压为3V的I-t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合成CdS种子:TOPO(3.299g)、ODPA(0.603g)、CdO(0.100g)混合在50ml烧瓶中,加热到150℃在真空中放置1h。在氮气的保护下溶液加热到320℃,CdO溶解溶液变为无色透明。当温度达到320℃时注入(TMS)2S(0.170g),TBP(3g)。反应进行7min后移除加热套。合成后的纳米晶体在甲醇中沉淀,通过它在甲苯中的再溶解和增加甲醇沉淀进行反复清洗,最终纳米晶体溶解在TOP中。(2)合成CdS纳米棒:TOPO(3g),ODPA(0.29g)和HPA(0.08g)还有CdO(0.093g)一起放入50ml烧瓶中,加热到150℃在真空中放置1h。在氮气的保护下溶液加热到300℃以上,CdO溶解溶液变为无色透明,当温度达到350℃时快速注入1.5gTOP、硫前导(0.12gS+1.5gTOP)。注入后温度下降至270-300℃恢复2分钟后达到350℃。纳米棒生长8分钟后,移除加热套。反应结束后用甲苯和甲醇进行清洗提纯。由图1CdS纳米棒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看出CdS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从图2CdS纳米棒TEM可以看出,所得样品均为棒状,棒的尺寸大小较均匀,直径才5nm左右,长度范围在60nm~80nm之间。从图3纳米棒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看出CdS纳米棒吸收峰在469nm。(3)组装CdS纳米棒:先将制备好的电极。用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并真空干燥。由图4中电极扫描电镜(SEM)照片可看到电极间距为100纳米。将用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合成的CdS纳米棒溶于甲苯中,制成浓度为10-7M的CdS纳米棒甲苯溶液。接着将制备好的电极芯片浸入上述溶液中,采用介电电泳(DEP)的方法,组装电压为5V,频率为80Hz,捕获时间为60s。组装完成后将芯片用去离子水轻轻冲洗,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组装后电极如图5。(4)光电性能测试:电极两端施加3V电压,控制蓝色激光开关,得到图6CdS纳米棒的I-t曲线,发现控制蓝色激光开关,电流瞬时发生变化。。实施例2步骤(1)(2)合成CdS纳米棒的方法,纳米棒的结构,成分和光学性能结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3)组装CdS纳米棒:先将制备好的电极。用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并真空干燥。由图6中电极扫描电镜(SEM)照片可看到电极间距为100纳米。将用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合成的CdS纳米棒溶于甲苯中,制成浓度为10-7M的CdS纳米棒甲苯溶液。接着将制备好的电极芯片浸入上述溶液中,采用介电电泳(DEP)的方法,组装电压为5V,频率为80Hz,捕获时间为120s。组装完成后将芯片用去离子水轻轻冲洗,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光电性能测试:电极两端施加3V电压,控制蓝色激光开关得到CdS纳米棒的I-t曲线。测试结果均与实施例1类似。实施例3步骤(1)(2)合成CdS纳米棒的方法,纳米棒的结构,成分和光学性能结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3)组装CdS纳米棒:先将制备好的电极。用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并真空干燥。由图6中电极扫描电镜(SEM)照片可看到电极间距为100纳米。将用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合成的CdS纳米棒溶于甲苯中,制成浓度为10-7M的CdS纳米棒甲苯溶液。接着将制备好的电极芯片浸入上述溶液中,采用介电电泳(DEP)的方法,组装电压为5V,频率为90Hz,捕获时间为60s。组装完成后将芯片用去离子水轻轻冲洗,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光电性能测试:电极两端施加3V电压,控制蓝色激光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CdS纳米棒:采用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合成CdS纳米棒;其中所述的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包括两步:一、合成CdS种子:将TOPO、ODPA、CdO混合在烧瓶中,加热到150℃在真空中放置1h;在氮气的保护下溶液加热到320℃溶解,再注入(TMS)2S、TBP;反应进行7min后移除加热;合成后的纳米晶体在甲醇中沉淀,通过在甲苯中的再溶解和增加甲醇沉淀进行反复清洗,最终纳米晶体溶解在TOP中;二、合成CdS纳米棒:将TOPO、ODPA、HPA、CdO一起放入烧瓶中,加热到150℃在真空中放置1h;在氮气的保护下溶液加热到300℃以上溶解,当温度达到350℃时快速注入TOP、硫前导;注入后温度下降至270‑300℃,恢复2分钟后达到350℃;纳米棒生长8分钟后,移除加热套;反应结束后用甲苯和甲醇进行清洗提纯,即可;2)硅衬底预处理:对镀有SiO2绝缘薄膜的P型(100)硅片,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并真空干燥;3)器件电极的制备:采用电子束光刻和电子束蒸发技术在Si‑SiO2衬底表面制备器件的蝴蝶电极,电极间隔为100nm,采用Ti,Au作为电极材料,先在硅衬底上沉积50nm厚度的Ti,再在Ti上沉积100nm厚度的Au;4)组装CdS纳米棒:在电极之间采用介电电泳的方法,可控的组装CdS纳米棒。介电电泳组装电压为5伏特,频率为80~100hz,捕获时间为60s—120s;即可得到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dS纳米棒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CdS纳米棒:采用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合成CdS纳米棒;其中所述的胶体化学种子生长法包括两步:一、合成CdS种子:将TOPO、ODPA、CdO混合在烧瓶中,加热到150°C在真空中放置1h;在氮气的保护下溶液加热到320°C溶解,再注入(TMS)2S、TBP;反应进行7min后移除加热;合成后的纳米晶体在甲醇中沉淀,通过在甲苯中的再溶解和增加甲醇沉淀进行反复清洗,最终纳米晶体溶解在TOP中;二、合成CdS纳米棒:将TOPO、ODPA、HPA、CdO一起放入烧瓶中,加热到150°C在真空中放置1h;在氮气的保护下溶液加热到300°C以上溶解,当温度达到350°C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刚,宋佳,钟丹霞,王顺利,汪鹏超,朱志艳,沈静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