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94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主要包括:一上架体、一下架体、两伸缩管组、四前轮承置座及四后轮承置座;其特征在于: 上架体,由左、右两支架及其间一抵撑架组成,各支架分别设有一支管,各支管前端设有一可束固吊挂带的穿套孔,后端设置一旋转座,各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凹槽,各支管前、后段各焊结一横向束接管,且前段束接管内穿套一长横杆,后段束接管内穿套一短横杆,其中一支架的长横杆及短横杆外侧端各设有一纵向贯孔;抵撑架设为三通衔接管,其竖管端插接一可灵活调整的近似T状抵撑管; 下架体,由左、右两支架及其间一抵撑架组成,左、右两支架分别设有一L状支管,各L状支管前端设有一旋转座,该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凹槽,另L状支管中段焊结一横向束接管,各束接管内部穿套一横杆,其中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及横杆外侧端各设有一纵向贯孔;抵撑架设为三通衔接管,其竖管端插接一可灵活调整的近似T状抵撑管; 伸缩管组,由两外管及其间一内管组成,两外管的相对外侧端各设有一旋转座,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凸点; 前轮承置座,由一弧形座体、一圆管及一快拆组成,其中弧形座体底缘设一环设复数定位凸点的旋转座,旋转座中央贯设一透孔,各弧形座体中段两侧缘固设一束结装置;圆管顶缘设一环设复数定位凹槽的旋转座,且旋转座中央贯设一透孔; 后轮承置座,由一弧形座体底缘固结一调整管,该弧形座体中段两侧缘固设一束结装置,各调整管一侧缘剖设一弹性槽; 而前轮承置座的圆管套置于上架体一支架的两横杆外侧端及下架体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与横杆外侧端,弧形座体对正贴置于圆管上,并以快拆穿套锁固,后轮承置座的调整管套置于上架体另一支架的两横杆外侧端及下架体另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与横杆外侧端固定,另上、下架体的两支架与抵撑架组接,而上、下架体间由两伸缩管组组接;各自行车前轮可承置于前轮承置座的弧形座体,以束结装置锁固,而自行车后轮则承置于后轮承置座的弧形座体,同样以束结装置锁固。(*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承载架,尤指一种除一般汽车外,亦可适用于其它型式及装设尾翼的汽车,其承载自行车时,不但可简便将自行车前轮旋转适当角度,以缩短自行车长度,且可令自行车稳固装置于承载架上的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
技术介绍
参见图1-3,目前习知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包括:一主架体1及相接的支架体2,其中主架体1包括:一主横杆101及中间延设的一预定曲弧角度的伸缩管102,该伸缩管102开口端上设有数个孔洞103,一曲弧状的下管104在其预设位置上垂直横向设一可抵在汽车后保险杆上的抵杆105;该下管104开口端设有一孔洞106,一具有卡置凸粒的弹簧107容置于该下管104内,并可卡扣于该伸缩管102,使其可伸缩变化长度及定位;该支架体2包括:一十字接通管201,其中横向对称二端分别插接一置座圈202,而纵向对称的一端设有一卡制珠203,恰可与主架体1下管104下方开口卡扣固定,各置座圈202的圈体由可相互伸缩插接的二半圈组成;而且在十字接通管201的各接合端分别设有与伸缩管102、下管104彼此插接相同的伸缩插接结构。因此,将该主架体1与支架体2二者组合后,并架设于汽车后行李箱上,可供承载自行车3。但一般自行车3的长度大都较汽车宽度长,因此当承载自行车3时,自行车3常会伸出汽车侧边,造成汽车行驶的不便及危险;另外,其仅可适用于一般四门汽车,而无法适用于其它型式及装设尾翼或扰流板的-->汽车,因而实用性不佳;又其承载自行车3时,仅单纯将自行车3的前、后轮装置于置座圈202内,因而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易使自行车3弹跳出承载架,造成损伤及危险。本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后,乃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其承载自行车时,可简便将自行车前轮旋转适当角度,以缩短自行车的长度,从而减少汽车行驶的不便及危险。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其不但可适用于一般四门汽车,亦可适用于其它型式及装设尾翼或扰流板的汽车,而具有较佳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其承载自行车时,可令自行车前、后轮置于前、后轮承置座内,由束结装置加以固定,故不会因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而发生自行车弹跳出承载架的情况,可避免造成损伤及危险。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主要包括:一上架体、一下架体、两伸缩管组、四前轮承置座及四后轮承置座;其特征在于:上架体,由左、右两支架及其间一抵撑架组成,各支架分别设有一支管,各支管前端设有一可束固吊挂带的穿套孔,后端设置一旋转座,各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凹槽,各支管前、后段各焊结一横向束接管,且前段束接管内穿套一长横杆,后段束接管内穿套一短横杆,其中一支架的长横杆及短横杆外侧端各设有一纵向贯孔;抵撑架设为三通衔接管,其竖管端插接一可灵活调整的近似T状抵撑-->管;下架体,由左、右两支架及其间一抵撑架组成,左、右两支架分别设有一L状支管,各L状支管前端设有一旋转座,该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凹槽,另L状支管中段焊结一横向束接管,各束接管内部穿套一横杆,其中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及横杆外侧端各设有一纵向贯孔;抵撑架设为三通衔接管,其竖管端插接一可灵活调整的近似T状抵撑管;伸缩管组,由两外管及其间一内管组成,两外管的相对外侧端各设有一旋转座,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凸点;前轮承置座,由一弧形座体、一圆管及一快拆组成,其中弧形座体底缘设一环设复数定位凸点的旋转座,旋转座中央贯设一透孔,各弧形座体中段两侧缘固设一束结装置;圆管顶缘设一环设复数定位凹槽的旋转座,且旋转座中央贯设一透孔;后轮承置座,由一弧形座体底缘固结一调整管,该弧形座体中段两侧缘固设一束结装置,各调整管一侧缘剖设一弹性槽;而前轮承置座的圆管套置于上架体一支架的两横杆外侧端及下架体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与横杆外侧端,弧形座体对正贴置于圆管上,并以快拆穿套锁固,后轮承置座的调整管套置于上架体另一支架的两横杆外侧端及下架体另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与横杆外侧端固定,另上、下架体的两支架与抵撑架组接,而上、下架体间由两伸缩管组组接;各自行车前轮可承置于前轮承置座的弧形座体,以束结装置锁固,而自行车后轮则承置于后轮承置座的弧形座体,同样以束结装置锁固。其中:所述下架体及伸缩管组可呈拆离状,上架体则可单独使用。所述上架体亦可由两纵向直角弯管、两横向直角弯管、两悬挂架、一卡抵架及一抵撑架组成;该两悬挂架分别套置于两纵向直角弯管的横管上,由束套束结固定;卡抵架套接于两纵向直角弯管之间,组装架设-->于汽车时,该卡抵架卡抵于车尾备胎内侧固定;另抵撑架套接于两横向直角弯管间,两纵向直角弯管上各固结一套接管,供两横向直角弯管内侧端部插接固定,组装架设于汽车时,框架于车尾备胎外缘,并以束结带缠绕备胎束结固定,再将上架体两纵向直角弯管下侧端部分别插入两伸缩管组下侧的外管内束结固定,自行车则装载于下架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其装载自行车时,可松开前轮承置座的快拆,简便的将自行车前轮旋转适当角度锁固,以缩短自行车的长度,降低汽车行驶的不便及提高其安全性;2、其不但可适用于一般四门汽车,亦可适用于其它型式及装设尾翼或扰流板的汽车,因而实用性极佳;3、其装载自行车时,可由抵撑架的半圆弧状抵撑套抵撑于两自行车的下管,并以捆绑带分别配合各抵撑架缠绕锁固于两自行车下管上。并由于自行车前、后轮装置于前、后轮承置座的弧形座体上,由各束结装置加以锁固,故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不会发生自行车弹跳出承载架的情况,从而具有较佳的稳固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习知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习知组装于一般汽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装于斜背式汽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枢转调整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前轮承置座旋转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装于休旅车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装于一般汽车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装于厢型车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装于有尾翼汽车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装于休旅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4,为实施例1,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主要包括:一上架体10、一下架体20、两伸缩管组30、四前轮承置座40及四后轮承置座50,其中;上架体10由左、右两支架11及其间的一抵撑架12组成,各支架11分别设有一支管111,各支管111前端设置一渐扁状且贯设一固定吊挂带60的穿套孔,后端设置一圆形旋转座112,该旋转座112中央贯设一穿孔1121,一侧面的穿孔1121周围环设八定位弧凹槽1122;各支管111前、后段上分别焊结一侧缘剖设有弹性槽的横向束接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自行车承载架,主要包括:一上架体、一下架体、两伸缩管组、四前轮承置座及四后轮承置座;其特征在于:上架体,由左、右两支架及其间一抵撑架组成,各支架分别设有一支管,各支管前端设有一可束固吊挂带的穿套孔,后端设置一旋转座,各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凹槽,各支管前、后段各焊结一横向束接管,且前段束接管内穿套一长横杆,后段束接管内穿套一短横杆,其中一支架的长横杆及短横杆外侧端各设有一纵向贯孔;抵撑架设为三通衔接管,其竖管端插接一可灵活调整的近似T状抵撑管;下架体,由左、右两支架及其间一抵撑架组成,左、右两支架分别设有一L状支管,各L状支管前端设有一旋转座,该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凹槽,另L状支管中段焊结一横向束接管,各束接管内部穿套一横杆,其中一支架的L状支管末端及横杆外侧端各设有一纵向贯孔;抵撑架设为三通衔接管,其竖管端插接一可灵活调整的近似T状抵撑管;伸缩管组,由两外管及其间一内管组成,两外管的相对外侧端各设有一旋转座,旋转座中央贯设一穿孔,一侧面环设复数定位弧凸点;前轮承置座,由一弧形座体、一圆管及一快拆组成,其中弧形座体底缘设一环设复数定位凸点的旋转座,旋转座中央贯设一透孔,各弧形座体中段两侧缘固设一束结装置;圆管顶缘设一环设复数定位凹槽的旋转座,且旋转座中央贯设一透孔;后轮承置座,由一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松
申请(专利权)人:元峰亿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