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设置于外部水体和受纳水体之间的引排河道上,包括沿引水水流方向依次布设的引排单元、自然沉淀单元和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引排单元设置于引水口处,具有双向泵闸。自然沉淀单元的横断面宽度大于引排河道的横断面宽度,长度小于拦截过滤处理单元的长度,底面低于引排河道的底面。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包括多组内部设有过滤填料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在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彼此平行;在引排河道的宽度方向上,各装置依次交叠排布设置;在引排河道的深度方向上,各装置依次高低交错设置。该系统可在引排河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方向上全方位立体地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有效地净化了引入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引排河道的水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一些相对封闭的湖泊和河道等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污染源治理的同时,从外部引水增加受纳水体的水体交换和水动力条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理手段。但实际应用中,当外部水体的水量充足时,引水的时间和效率往往受限于外部水体的水质。比如外部水体泥沙含量较高时,引水进入受纳水体,则会降低受纳水体的透明度,进而影响受纳水体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此时则会考虑建设沉淀处理系统。 一般的沉淀处理系统采用设置沿程沉淀沟、表流湿地拦截系统或过滤设备等,但这些系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沉淀沟处理效率相对较低,不能去除较小颗粒及其它污染物;表流湿地拦截系统处理效率相对较好,但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过滤设备处理效率相对较好,但不适合大流量引水,耗能较高。现有用于引水的沉淀处理系统技术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引水的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处理高SS浓度的外部水体,提高所引水体的水质环境,净化效果好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设置于外部水体和受纳水体之间的弓I排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弓I水水流方向依次布设的引排单元、自然沉淀单元和拦截过滤处理单元;所述引排单元设置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引水口处,包括控制水流流速的水泵和水闸;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横断面宽度大于所述引排河道的横断面宽度,在所述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的长度,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底面低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包括多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在所述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彼此平行;在所述引排河道的宽度方向上,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依次交叠排布设置;在所述引排河道的深度方向上,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依次高低交错设置;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内设有过滤填料。 优选地,所述引排单元的所述水泵和水闸具备引水和排水的双向功能。 优选地,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为长方体形状,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相对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垂直放置,沿引水水流方向斜向放置。 优选地,在所述引排河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互不接触,相互交叠的部分的长度是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长度的1/4。 优选地,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的宽度为拦截过滤处理装置的长度的1/4。 优选地,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外框架和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的所述过滤填料。 优选地,所述过滤填料为粒径不同的砾石,沿引水水流方向,所述砾石的粒径由大到小设置。 优选地,对于高低交错设置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位于高处的过滤处理装置下方固定装设有水流可流过的支撑架,所述过滤处理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引排河道的水面齐平;位于低处的过滤处理装置的下表面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齐平;两个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的高度和大于等于所述引排河道的水深。 优选地,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包括五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在引水水流方向上,距所述引水口最近的第一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位于低处。 优选地,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横断面宽度大于等于3倍的所述引排河道的横断面宽度,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底面低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0.5m。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从引排河道的长度、宽度、深度各方位对引入的水体进行沉淀、拦截过滤处理。引排单元可以令引排河道内的水体双向流动,既可以有效净化弓I入水质,又可以对水质处理系统进行清理。自然沉淀单元使大颗粒的ss能够有效沉淀,提高了沉淀处理的效率。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对不易沉淀的小粒径SS和N、P等营养盐污染物进行有效拦截过滤处理。整个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耗能少,可用于处理富含高浓度SS和N、P等营养盐污染物的外部水体,有效提高引入水体的水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中位于高处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I引排单元 11引水口 21引水水流方向 22排水水流方向 3引排河道 31引排河道底面 32引排河道水面 4自然沉淀单元 41自然沉淀单元的底面 42自然沉淀单元的边界 5拦截过滤处理单元 51拦截过滤处理装置 5101第一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 5102第二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 5103第三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 5104第四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 5105第五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 511外框架 512砾石 52支撑架 6受纳水体 7外部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图1和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设置于外部水体7和受纳水体6之间的引排河道3上,包括沿引水水流方向21 (如箭头所示)依次布设的引排单元1、自然沉淀单元4和拦截过滤处理单元5。从外部向内引水时,所引水体通过引排单元1后依次经过自然沉淀单元4、拦截过滤处理单元5,对引入的水体进行处理;从内向外排水时,沿排水水流方向22(如箭头所示)所排水体依次经过拦截过滤处理单元5、自然沉淀单元4和引排单元1,可对该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进行清洗。 引排单元1设置于引排河道3的引水口 11处,包括控制水流流速的水泵和水闸。引排单元1具有双向泵闸,因而具备向内引水和向外排水的双向功能。引排单元1 一般采用泵与闸一体布置的形式,引入外部水体7时,根据外部水体7水质状况,可通过调节水闸的闸门开启度或调节水泵的参数来控制弓I入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从而避免水流造成过大的冲击负荷,可提高后续自然沉淀单元4和拦截过滤处理单元5对水体净化的效率。排水时,如果外部水体7水位过高,可通过水泵抽排实现向外排水,排水形成的水动力可对拦截过滤处理单元5进行冲洗,冲落堵塞于孔隙内的沉淀物和污染物。 自然沉淀单元4是引水水质处理系统中的前置单元。在引排河道3的长度方向上,自然沉淀单元4的长度小于拦截过滤处理单元5的长度;在引排河道3的宽度方向上,自然沉淀单元4的横断面宽度大于引排河道3的横断面宽度,从图1中可以看到自然沉淀单元的边界42超出了引排河道3的边界;在引排河道3的深度方向上,自然沉淀单元的底面41低于引排河道3的底面。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设置于外部水体和受纳水体之间的引排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引水水流方向依次布设的引排单元、自然沉淀单元和拦截过滤处理单元;所述引排单元设置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引水口处,包括控制水流流速的水泵和水闸;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横断面宽度大于所述引排河道的横断面宽度,在所述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的长度,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底面低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包括多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在所述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彼此平行;在所述引排河道的宽度方向上,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依次交叠排布设置;在所述引排河道的深度方向上,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依次高低交错设置;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内设有过滤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设置于外部水体和受纳水体之间的弓I排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引水水流方向依次布设的引排单元、自然沉淀单元和拦截过滤处理单元;所述引排单元设置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引水口处,包括控制水流流速的水泵和水闸;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横断面宽度大于所述引排河道的横断面宽度,在所述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的长度,所述自然沉淀单元的底面低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所述拦截过滤处理单元包括多组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在所述引排河道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彼此平行;在所述引排河道的宽度方向上,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依次交叠排布设置;在所述引排河道的深度方向上,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依次高低交错设置;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内设有过滤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排单元的所述水泵和水闸具备引水和排水的双向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为长方体形状,各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相对于所述引排河道的底面垂直放置,沿引水水流方向斜向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排河道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排河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拦截过滤处理装置互不接触,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陈煜权,朱斌,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