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22290 阅读:148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3-1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解决了当前竹荪人工栽培的不能连作,管理粗放,占用大量耕地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竹荪周年化、精准化和集约化栽培,并且大幅提高了竹荪的产量与质量,增加了栽培农户效益,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可行,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等,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是我国的珍贵特产。竹荪中的“荪”字是指原始的一种香草,竹荪之名意即竹林中的香草。因竹荪在菌裙完全张开时能散发出浓郁的幽香而得名。竹荪在真菌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属目前记载的有12个种,其中可食用和药用的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棘托竹荪、黄裙竹荪等,现在人工规模化和商品化栽培的竹荪品种主要有长裙竹荪、棘托竹荪、红托竹荪和短裙竹荪。现代研究发现竹荪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据检测分析,每百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6%、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矿物质。在蛋白质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极为丰富,占1.76%。竹荪性寒,味甘,无毒,有滋阴奍血、益气补脑、止咳化痰及减少腹壁脂肪积贮的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肥胖症有良好的疗效。因子实体中含有多种酶和高分子糖,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是防癌抗癌的良药,成为现代医学研究加工的新星。目前,竹荪相关的人工栽培开展较晚,栽培技术较为简单粗放。竹荪在栽培过程中,占地面积大,设施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种植成本高,特别是竹荪连作障碍问题,因为竹荪在种植过程中会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等原因(参见文献《竹荪连作障碍成因分析》作者吕杨兰,专业植物学,导师叶舟,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提到了“本文先从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方面分析了竹荪连作障碍的原因,然后引入代谢组学方法,从一块竹荪试验地多个时段采集土壤样,获取土壤样HPLC三维动态变化趋势图,试图探索研究竹荪连作障碍的新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竹荪连作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其中细菌的动态变化是:在竹荪种植1年与种植2年的土壤中,细菌数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呈“波浪式”起伏变化;竹荪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放线菌的变化是:竹荪连作2年的比种植1年的数量明显增加;真菌的变化趋势是:在竹荪种植1年的土壤中,当竹荪处于出菇高峰期时,真菌数量出现一个最高峰,其他时期连作2年跟种植1年的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为: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厌氧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为2年1年对照,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氧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变化趋势与其他类群不同,变化趋势为1年2年对照。(3)不同种植年限,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的酶活差异显著。其中脲酶、过氧化氢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竹荪种植2年的比种植1年的分别增加了84.23%、17.14%;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弱,且竹荪种植2年的比种植1年的分别降低14.67%、5.83%,而种植竹荪1年与2年的土壤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大。(4)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竹荪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巨大芽孢杆菌对竹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58.37%,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竹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4.81%。(5)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和土壤活性组分三维目标跟踪技术,对连作土壤的物质组成进行分析,识别土壤标志物群,结合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图和竹荪生长情况分析,选择土壤微生物代谢物、竹荪菌代谢产物积累量突变最显著的若干对开始和终了时间点,根据能有效避开其他标志物群变化特征时间点的原则,为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物、竹荪菌代谢物对竹荪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确定试验样、对照样地的采样时间点”。现阶段在竹荪人工栽培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均与竹荪现代化发展需求有很大差距;种植竹荪会占用大量耕地,此外竹荪具有连作障碍现象严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竹荪栽培造成第二年即同一地块栽培过竹荪后必须间隔5年时间才能重新种植,并且种植竹荪后的土壤不再适用于其它食用菌品种的栽培,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需探索一种科学标准化的竹荪栽培方法,将会十分有利于竹荪的人工栽培增产及研究,以及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了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解决了当前竹荪人工栽培的不能连作,占用大量耕地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大幅提高了竹荪的产量与质量,增加了栽培农户效益,本专利技术简单可行,易于推广。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种竹荪在同一菌棚内进行轮种。进一步地,所述轮种采用楠竹渣与杂竹渣作为主要培养基原料,当一轮栽培结束后,更换培养基供下一轮栽培;所述菌棚设有复数层架式菌床。所选竹荪优选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层架式菌棚内栽培棘托竹荪,9月中旬至次年6月中旬在上述层架式菌棚内栽培长裙竹荪。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a.配置培养基,b.播种,c.覆土,d.菌丝管理,e.菌蕾管理,f.采收处理以上步骤,其特征在于:长裙竹荪的培养基原料采用楠竹渣与杂竹渣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楠竹渣为20%~40%,余量为杂竹渣;于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6月中旬栽培长裙竹荪。进一步地,所述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配置培养基: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混合,采用培养基原料重量0.5~1%的石灰制成的石灰水进行沤堆处理,再采用清水冲洗1~3次,pH调至中性;b.播种:在菌棚内栽培架上铺设防水层,再铺设一层2~3cm厚的底土,底土上铺设8~12cm厚的上述经过处理后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上进行播种,播种后再次铺设3~5cm厚的培养基;c.覆土:在培养基上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4~5cm左右;d.菌丝管理:控制湿度为60~70%,控制温度为22~25℃;e.菌蕾管理:控制湿度为85%~95%,控制温度为15~20℃,光照强度为200lx~300lx;f.采收处理。进一步地,所述c.覆土步骤中,采用粗颗粒沙壤土进行二次覆土,先在菌种上覆盖一层2.5~3cm厚、粒度为2.5~3mm的粗土层,调整粗土层含水量为25%~35%,在覆盖一层1.5~2cm厚、粒度为1~1.5mm以下的细土层;在覆土后,再铺上一层竹叶,竹叶上再覆盖一层薄膜。进一步地,所述f.采收处理步骤中,在采收一茬长裙竹荪后,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0.1~0.2%的磷酸二氢钾,0.1~0.2%尿素,0.5~1.5%硫酸镁,余量为水的营养液进行灌溉;采收处理后,更换培养基及底土、覆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a.配置培养基,b.菌砖制作,c.播种,d.菌丝管理,e.菌蕾管理,f.采收处理以上步骤,其特征在于:棘托竹荪的培养基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楠竹渣20~40份,杂竹渣60~80份;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栽培棘托竹荪。进一步地,所述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配置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0~40份楠竹渣,60~80份杂竹渣,0.005~0.01份尿素,0.005~0.01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种竹荪在同一菌棚内进行轮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配制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0~40份楠竹渣,60~80份杂竹渣,0.005~0.01份尿素,0.005~0.01份麦麸,0.002~0.005份轻质碳酸钙;以加一层楠竹渣、杂竹渣、麦麸混合原料,再加一层尿素、轻质碳酸钙并浇适量水,如此反复的方式建堆发酵处理,发酵过程中翻堆3~4次,发酵50~60天;b.菌砖制作:在菌室内采用上述培养基培养菌丝,并制作成菌砖;c.播种:将菌砖移至菌棚栽培架上进行播种并覆土;d.菌丝管理:播种后20~22天内,菌棚内保持黑暗,之后逐渐增加散射光照,控制湿度为85~90%;e.菌蕾管理:控制温度为20~30℃,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55~65%,覆土含水量控制在15~25%;f.采收处理;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栽培棘托竹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菌砖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杨敬颜敏胡静
申请(专利权)人:长宁县竹荪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西藏联通] 2015年03月11日 16:33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