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取微硅粉、柠檬酸、芳烃油、聚乙烯亚胺,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取石墨粒、碳酸钠、硬酯酸、聚甲基丙烯酸铵,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I;将混合物I与混合物II进行混合,烘干,球磨,得到混合物III;将混合物III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置于稀盐酸溶液中浸泡,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导电添加剂;将导电添加剂、LiFePO4正极材料、聚偏氟乙烯、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再搅拌,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导电添加剂的制备过程进行改进,使制备得到的浆料的电容量提高,经过多次放电后,电容量损失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1990年问世以来,因其卓越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锂离子电池以其它电池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许多领域,象大家熟知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等等,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该电池应用于军事用途。应用表明,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理想的小型绿色电源。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锂金属材料,正极是碳元素材料。按照大家习惯上的命名规律,我们称这种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锂,负极材料是碳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指其充放电原理。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包括有:1.能量密度高:具有相同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重量仅为镍氢、镍镉电池重量的1/2左右;具有相同容量的锂离子电池体积要比镍镉电池体积小40~50%,比镍氢电池体积小20~30%。2. 电压高:单片锂离子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支镍镉或镍氢电池的串联电压。3. 不污染环境:锂离子电池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环境的物质。如:镉、铅等。 4. 输出容量大:锂离子电池具有1.5C连续放电的能力。5. 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充/放循环寿命次数≥500次。6. 无记忆效应。锂离子不存在镍镉电池中所谓的记忆效应。所以锂离子电池充电前不需放电。7. 可快速充电:锂离子电池通常可采用≥0.5C电流快速充电,使充电过程缩短在1~2h内完成。8. 成本高:与其它二次性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成本较高,价格贵。CN102306797A公开一种非水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三种组份的总质量与溶剂质量的配比为100∶40~130,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分别占三种组份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为92.5~97.6%、1.9~3.5%、0.5~4.0%。CN103887511A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复合导电剂浆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混合处理:以PVP为分散剂,用强力超声波仪在水溶液里超声波处理不同重量比组成MWCNTs和AB的混合物,制备碳含量(包括MWCNTs和AB)为2wt%的复合导电剂悬浮液,抽滤洗涤:将复合导电剂悬浮液抽滤并洗涤几次得到复合导电剂浆料,烘干成型:采用烘桶将导电剂浆料的一部分干燥并称重来计算其固含量,烘桶内温度需控制在100-105℃。但是利用上述的正极浆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电容量不高,经过多次循环放电之后,电容量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锂离子电池的电容量不高,经过多次循环放电之后,电容量损失,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按重量份计,取微硅粉30~40份、柠檬酸5~8份、芳烃油60~80份、聚乙烯亚胺2~4份,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第2步、取石墨粒20~40份、碳酸钠4~12份、硬酯酸6~9份、聚甲基丙烯酸铵1~3份,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I;第3步、将混合物I与混合物II进行混合,烘干,球磨,得到混合物III;第4步、将混合物III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置于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4h,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导电添加剂;第5步、将导电添加剂、LiFePO4正极材料200~400份、聚偏氟乙烯50~70份、有机溶剂400~700份混合均匀,再在2500~3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1~2小时,即可。所述的第1步中,升温温度是70~80℃,保温时间是2~4小时。所述的第2步中,升温温度是50~60℃,保温时间是1~3小时。所述的第3步中,烘干温度是110~120℃,烘干时间2~4小时。所述的第4步中,烧结温度是1400~1600℃,烧结时间是4~6小时。所述的第4步中,稀盐酸的浓度是0.1~1wt%。所述的第1步中,微硅粉的平均粒径范围是200~300微米。所述的第2步中,石墨粒的平均粒径范围是50~100微米。所述的第5步中,有机溶剂是乙醇。所述的第1步中,微硅粉是经过在70~80℃的15~20wt%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处理的。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导电添加剂的制备过程进行改进,使制备得到的浆料的电容量提高,经过多次放电后,电容量损失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是:第1步、取微硅粉(平均粒径范围是200微米)30g、柠檬酸5g、芳烃油60g、聚乙烯亚胺2g,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其中升温温度是70℃,保温时间是2小时;第2步、取石墨粒(平均粒径范围是50微米)20g、碳酸钠4g、硬酯酸6g、聚甲基丙烯酸铵1g,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I,其中升温温度是50℃,保温时间是1小时;第3步、将混合物I与混合物II进行混合,烘干,球磨,得到混合物III,其中烘干温度是110℃,烘干时间2小时;第4步、将混合物III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置于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h,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导电添加剂,其中烧结温度是1400℃,烧结时间是4小时,稀盐酸的浓度是0.1wt%;第5步、将导电添加剂、LiFePO4正极材料200g、聚偏氟乙烯50g、有机溶剂乙醇400g混合均匀,再在2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1小时,即可。 实施例2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是:第1步、取微硅粉(平均粒径范围是300微米)40g、柠檬酸8g、芳烃油80g、聚乙烯亚胺4g,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其中升温温度是80℃,保温时间是4小时;第2步、取石墨粒(平均粒径范围是100微米)40g、碳酸钠12g、硬酯酸9g、聚甲基丙烯酸铵3g,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I,其中升温温度是60℃,保温时间是3小时;第3步、将混合物I与混合物II进行混合,烘干,球磨,得到混合物III,其中烘干温度是120℃,烘干时间4小时;第4步、将混合物III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置于稀盐酸溶液中浸泡4h,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导电添加剂,其中烧结温度是1600℃,烧结时间是6小时,稀盐酸的浓度是1wt%;第5步、将导电添加剂、LiFePO4正极材料400g、聚偏氟乙烯70g、有机溶剂乙醇700g混合均匀,再在3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1~2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按重量份计,取微硅粉30~40份、柠檬酸5~8份、芳烃油60~80份、聚乙烯亚胺2~4份,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第2步、取石墨粒20~40份、碳酸钠4~12份、硬酯酸6~9份、聚甲基丙烯酸铵1~3份,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I;第3步、将混合物I与混合物II进行混合,烘干,球磨,得到混合物III;第4步、将混合物III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置于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4h,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导电添加剂;第5步、将导电添加剂、LiFePO4正极材料200~400份、聚偏氟乙烯50~70份、有机溶剂400~700份混合均匀,再在2500~3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1~2小时,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按重量份计,取微硅粉30~40份、柠檬酸5~8份、芳烃油60~80份、聚乙烯亚胺2~4份,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
第2步、取石墨粒20~40份、碳酸钠4~12份、硬酯酸6~9份、聚甲基丙烯酸铵1~3份,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放冷后得到混合物II;
第3步、将混合物I与混合物II进行混合,烘干,球磨,得到混合物III;
第4步、将混合物III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置于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4h,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导电添加剂;
第5步、将导电添加剂、LiFePO4正极材料200~400份、聚偏氟乙烯50~70份、有机溶剂400~700份混合均匀,再在2500~3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1~2小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升温温度是70~80℃,保温时间是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东,刘天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