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东凌专利>正文

一种垂直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322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以及每一层的层门,轿厢包括轿门、设于轿门下方的轿厢地坎以及设于轿厢地坎下方的轿厢护脚板。层门包括与轿门相对的背面,层门和轿厢护脚板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轿厢地坎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层门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层门止挡件、轿厢止挡件设在工作间隙内,且分别沿层门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在轿厢到达设有层门止挡件的任一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轿厢止挡件与层门止挡件在层门的开启方向上有交错、从而对层门止挡件进行抵挡,防止层门被外力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防止在轿厢未停到安全的高度时,层门被电梯内的乘客自行扒开或被层门外的救援人员打开,避免人员发生坠入井道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涉及一种垂直电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被困轿内的人员坠入电梯井道造成伤亡的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关技术中的电梯轿门有两种设计:一种是轿门11设置有机械锁,它可以在电梯发生困人时,通过锁住轿门11来锁住被困轿内的人员,以免轿内人员由于误操作而发生事故;另一种是轿门11没有设置机械锁,轿门11通常可以被扒开。 轿门11设置有机械锁的电梯,其机械锁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由于关系到电梯安全,对其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并且由于机械锁内的锁紧元件之间是活动的,如果在设计、安装、维修等环节做得不到位,则容易出现故障或失效,难以达到安全要求。因此,目前的在用电梯绝大部分轿门11都未设置机械锁。 电梯有关规范对于人员被困轿内的正确做法是: 1.轿内被困人员通过轿内电话向该台电梯救援机构求救; 2.电梯救援机构人员问明情况后,告知轿内被困人员不要慌张,不要试图自救,自救可能会产生危险,并且告知,马上会有人过来救援; 3.电梯救援机构人员立即通知电梯维保单位有关人员; 4.电梯维保单位人员立即派人到困人现场; 5.电梯维保单位人员在确认轿厢10停在井道的位置后,根据轿厢10停在井道的位置进行处置。如果轿厢10的位置离层站地面的高度差较小,则直接开启层门20及轿门11,放出轿内被困人员;如果轿厢10的位置离层站地 面的高度差较大,则首先告知轿内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准备实施救援,轿内人员请在轿内耐心等待,不要试图扒开轿门自救,然后到电梯机房进行紧急操作,将轿厢10移动到与层站地面基本平齐的位置,打开层门20和轿门11,将轿内被困人员放出。 但由于种种原因,轿内被困人员及救援机构人员实际并不是按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的,因此,常常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其中的2例事故: 事故一: 2013年某日下午,位于河南省某小区电梯井道内发生一起电梯高空事故,造成1名5岁儿童惨死。 该小区居民12楼用户王某的两个儿子从家中出来乘电梯上学,监控录像显示:由于电梯出现故障,电梯停在8层与9层之间,两兄弟被困,焦急,8岁哥哥扒开了电梯门,之后,5岁零9个月的弟弟不慎从轿厢护脚板13下空洞滑入井道而坠入底坑身亡。 事故二: 2011年某日,四川宜宾某小区,高三学生小杜家住7楼,早上上学时,从7楼进入电梯准备下到1楼。电梯运行到四楼时,突然停电,小杜被困电梯。门卫刘大爷听到呼救后,联系电梯维保公司,没联系上相关人员,刘大爷便找到三角钥匙打开层门进行救人。层门打开后,轿厢地坎12距离楼层地面较高,刘大爷便取来椅子供小杜离开电梯。在脱离电梯的过程中,小杜不慎从轿厢护脚板13下空洞滑入井道而坠入底坑身亡。 由事故一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出,王某之子是按图5的路线跌入底坑而造成死亡的,按目前我国的电梯标准,对这种情形的保护是有限的,在这起事故中,轿厢10停止的位置是危险的,如果在这个位置进行救援或自救,有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由图5可以看出,如果电梯轿厢10的位置如果再低一些(轿厢护脚板13挡住井道口),或电梯轿厢10的位置再高一些(轿厢地坎12与层门门头23的距离可以阻止人员出去),这个事故也不会发生。 导致这类事故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由于电梯层门门头23的阻挡,人员从轿内跳到层门地坎22前的姿势是面对电梯层门背面,并且不可能有冲力, 因此,双脚跳到层门地坎22时,身体的整个重心往往在双脚的后面,落地后则自然往回退(如图5),而其后面是电梯井道,如果轿厢护脚板与层门地坎之间的第二开口N不能将其挡住,那么,其将跌入井道。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种危险。 因此,当轿厢10停止位置与层门层站错位时,轿厢10的停止位置有一个危险区域,在这个区域里进行救援或自救,是极其危险的,如何把这个危险区域封闭起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轿厢10可能停止在井道的某个不确定的位置,当轿厢10停止在图5所示的位置时,轿内与井道之间,将会出现两个开口,一个是轿厢地坎12与层门门头23之间的第一开口M,另一个是轿厢护脚板13与层门地坎22之间的第二开口N,显然,这两个开口如果不会同时出现,此类事故就不会发生。 从以上事故案例可以看出,依靠管理制度及规定来保证安全是不可靠而最后选择的措施,它取决于人们对制度规定的了解掌握及遵守程度。因此,只有设备自身的设计制造达到本质安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垂直电梯。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以及每一层的层门,所述轿厢包括轿门、设于轿门下方的轿厢地坎、设于轿厢地坎下方的轿厢护脚板,所述每一层的层门包括与所述轿门相对的背面,所述每一层的层门和所述轿厢护脚板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 在轿厢地坎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在至少一层所述层门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所述层门止挡件、所述轿厢止挡件设在所述工作间隙内,且分别沿所述层门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 针对设有层门止挡件的任一层,在所述轿厢到达该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所述轿厢止挡件与所述层门止挡件在层门开启方向交错、并对所述层门止挡件进行抵挡,以防止层门被外力打开。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上止挡部、下止挡部,所述轿厢止挡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不大于所述轿厢止挡件的竖直方向长度,且所述层门止挡件、所述轿厢止挡件在层门开启方向相邻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层门止挡件的上下两端;所述轿厢止挡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轿厢护脚板上,所述轿厢止挡件的上端与所述轿厢护脚板的上端平齐。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设置在所述层门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且所述层门止挡件的一半高度和所述轿厢止挡件高度的总和不小于所述层门高度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沿所述层门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的背面下端。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沿所述层门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且所述层门止挡件的下端到所述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轿厢护脚板竖直部分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轿厢止挡件由所述轿厢护脚板形成,且所述轿厢止挡件的高度与所述轿厢护脚板竖直部分的高度相当。 优选地,所述轿厢止挡件与轿厢护脚板为一体结构,或所述轿厢止挡件安装在所述轿厢护脚板上。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由所述层门的背面形成,或所述层门止挡件安装在所述层门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每一层的层门包括两侧分别开关的第一侧层门、第二侧层门,所述第一侧层门、第二侧层门的背面均设有层门止挡件; 每一层的所述第一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止挡件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每一层的所述第二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止挡件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所述轿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10)、以及每一层的层门(20),所述轿厢(10)包括轿门(11)、设于轿门(11)下方的轿厢地坎(12)、设于轿厢地坎(12)下方的轿厢护脚板(13),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包括与所述轿门(11)相对的背面,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和所述轿厢护脚板(13)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A),其特征在于,在轿厢地坎(12)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14),在至少一层所述层门(20)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21);所述层门止挡件(21)、所述轿厢止挡件(14)设在所述工作间隙(A)内,且分别沿所述层门(20)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针对设有层门止挡件(21)的任一层,在所述轿厢(10)到达该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所述轿厢止挡件(14)与所述层门止挡件(21)在层门(20)开启方向交错、并对所述层门止挡件(21)进行抵挡,以防止层门(20)被外力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10)、以及每一层的层门(20),所述轿厢(10)包括轿门(11)、设于轿门(11)下方的轿厢地坎(12)、设于轿厢地坎(12)下方的轿厢护脚板(13),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包括与所述轿门(11)相对的背面,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和所述轿厢护脚板(13)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A),其特征在于,
在轿厢地坎(12)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14),在至少一层所述层门(20)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21);所述层门止挡件(21)、所述轿厢止挡件(14)设在所述工作间隙(A)内,且分别沿所述层门(20)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
针对设有层门止挡件(21)的任一层,在所述轿厢(10)到达该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所述轿厢止挡件(14)与所述层门止挡件(21)在层门(20)开启方向交错、并对所述层门止挡件(21)进行抵挡,以防止层门(20)被外力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上止挡部、下止挡部,所述轿厢止挡件(14)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不大于所述轿厢止挡件(14)的竖直方向长度,且所述层门止挡件(21)、所述轿厢止挡件(14)在层门(20)开启方向相邻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的上下两端;所述轿厢止挡件(1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轿厢护脚板(13)上,所述轿厢止挡件(14)的上端与所述轿厢护脚板(13)的上端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设置在所述层门(20)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凌
申请(专利权)人:黄东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