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树脂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190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2:32
一种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其含有50.0~90.0质量份熔点为50~100℃的非极性蜡(A)、10.0~50.0质量份由两种单体(b1)、(b2)自由基共聚得到的乙烯共聚物(B)。非极性蜡(A)与乙烯共聚物(B)的总量为100.0质量份。单体(b1)为苯乙烯及/或丙烯腈,单体(b2)为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聚硅氧烷。乙烯共聚物(B)在单体(b1)与单体(b2)的总量为10.0~50.0质量份的范围内,含有0.1~49.9质量份的单体(b1)、0.1~9.9质量份的单体(b2)。相对于100.0质量份的聚烯烃树脂,添加0.5~10.0质量份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式(1)中的m为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外观及耐擦伤性、抑制渗漏(bleed),且即使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维持其性能的表面物性改良剂,含有该改良剂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树脂成型体。
技术介绍
在以往,汽车的仪表板、车门装饰衬板等汽车内饰部件的材料以软质氯乙烯树脂为主流,但近年来,因重量轻、易回收、性价比高、燃烧时不产生废气等优点,正在被聚丙烯、聚乙烯、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等聚烯烃树脂所代替。但是,这些聚烯烃树脂制成的汽车内饰部件与以往的以氯乙烯树脂为原料的汽车内饰部件相比,存在耐擦伤性、耐磨损性和褶皱残留性差等缺点。因此,本申请人在先行提交的日本特开2009-1673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弥补这些缺点的树脂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日本特开2009-16735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表面物性改良剂,含有使熔点为50~100℃的非极性蜡与含有乙烯单体及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混合液进行乳化聚合或悬浮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通过向聚烯烃树脂中添加该表面物性改良剂,能够抑制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树脂成型体的渗漏、气味及雾化,同时还能够提高树脂成型体的外观及耐擦伤性。此外,作为乙烯单体,列举有烷基链长度为碳原子数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酸基的乙烯单体、具有羟基的乙烯单体、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具有氰基的乙烯单体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73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日本特开2009-167352号公报中记载的表面物性改良剂,能够在通常的环境下维持良好的表面物理性能。然而,人们判明在使用日本特开2009-167352号公报中记载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的情况下,若树脂成型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则有树脂成型体的耐擦伤性显著降低的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暴露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够维持优异的耐擦伤性的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树脂成型体。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为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其含有50.0~90.0质量份熔点为50~100℃的非极性蜡(A),以及10.0~50.0质量份由两种单体(b1)、(b2)自由基共聚所得到的乙烯共聚物(B)。非极性蜡(A)与乙烯共聚物(B)总量为100.0质量份。上述单体(b1)为苯乙烯及/或丙烯腈,上述单体(b2)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聚硅氧烷。所述乙烯共聚物(B)含有0.1~49.9质量份的上述单体(b1)及0.1~9.9质量份的上述单体(b2),单体(b1)与单体(b2)总量为10.0~50.0质量份。[化学式1]式(1)中的m为整数。所述乙烯共聚物(B)的形成优选在所述非极性蜡(A)的存在下,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使所述两种单体(b1)、(b2)进行共聚。如此,通过在非极性蜡(A)的存在下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引发非极性蜡(A)的脱氢反应,从而形成非极性蜡(A)与由单体(b1)、(b2)形成的乙烯共聚物(B)的接枝共聚物。该接枝共聚物形成树脂成型体,并且由例如对聚烯烃树脂不显示亲和性的易于在树脂成型体的表面上进行取向的非极性蜡(A)、比聚烯烃树脂硬并且与聚烯烃树脂极性不同的单体(b1)以及通过包含聚硅氧烷而提高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的表面取向性的单体(b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0质量份的聚烯烃树脂,含有0.5~10.0质量份的上述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树脂成型体由该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此外,本专利技术中表示数值范围的“○○~××”包含其上下限值。因此,若对其正确表达的话,则“○○~××”为“○○以上××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记载可知,通过非极性蜡(A)的滑性效果,能够提高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耐擦伤性。并且,通过乙烯共聚物(B)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b2)的效果,即使树脂成型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条件中,也能够维持优异的耐擦伤性,此外,由于不像以往那样含有硅油、脂肪族酯、高级脂肪酸酰胺等低分子量成分,因此不发生渗漏,不会对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外观造成损害。具体实施方式[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为用于对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以下、仅称作聚烯烃树脂成型体)的表面物性进行改良的组合物,含有非极性蜡(A)及乙烯共聚物(B)。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以作为主干成分的非极性蜡(A)和作为分枝成分的乙烯共聚单体(B)进行聚合,形成接枝结构。基于该接枝结构的性质,聚烯烃树脂成型体的耐擦伤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外观也良好。因此,由含有该表面物性改良剂的树脂组合物组成的聚烯烃树脂成型体,可适合用作汽车的仪表板、车门装饰衬板等汽车内饰部件。<非极性蜡(A)>非极性蜡为能够表现出低摩擦性等性质的化合物,主要具有提高聚烯烃树脂成型体的耐擦伤性的功能。作为该非极性蜡,若熔点为50~100℃、优选为60~100℃的范围,则包括所有的公知的蜡。熔点低于50℃的情况下,则常温下具有粘性(粘着性),操作性差,在聚烯烃树脂成型体表面的渗漏变多。另一方面,熔点高于100℃的情况下,聚烯烃树脂成型体的表面的取向性变差,耐擦伤性降低。作为这种非极性蜡,可列举出石蜡、微晶蜡等来自石油的天然蜡,费托合成蜡、聚乙烯蜡等合成蜡等,特别优选微晶蜡。在这些非极性蜡(A)中,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蜡。<乙烯共聚物(B)>乙烯共聚物为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使两种单体(b1)、(b2)进行共聚得到的共聚物。《单体(b1)》作为单体(b1),适合使用其聚合物比聚烯烃树脂硬、且通过与聚烯烃树脂的极性差异造成的排斥(排除)效果从而在聚烯烃树脂成型体的表面上进行取向,由此增大耐擦伤性的提高效果的单体。具体来说,可使用丙烯晴及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丙烯晴及/或苯乙烯与后述的单体(b2)的共聚性良好,因此与使用其它单体的情况相比,耐擦伤性的提高效果进一步增大。《单体(b2)》作为单体(b2),使用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聚硅氧烷。[化学式2]式(1)中的m为整数。该单体(b2)具有聚硅氧烷,因此能够显著提高表面物性改良剂...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其含有50.0~90.0质量份熔点为50~100℃的非极性蜡(A)、以及10.0~50.0质量份由两种单体(b1)、(b2)共聚所得到的乙烯共聚物(B),所述非极性蜡(A)与所述乙烯共聚物(B)的总量为100.0质量份,所述单体(b1)为苯乙烯及/或丙烯腈,所述单体(b2)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聚硅氧烷,所述乙烯共聚物(B)含有0.1~49.9质量份的单体(b1)、0.1~9.9质量份的单体(b2),单体(b1)与单体(b2)的总量为10.0~50.0质量份,[化学式1]式(1)中的m为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03 JP 2012-1729691.一种由聚烯烃树脂组成的成型体的表面物性改良剂组合物,
其含有50.0~90.0质量份熔点为50~100℃的非极性蜡(A)、以及10.0~
50.0质量份由两种单体(b1)、(b2)共聚所得到的乙烯共聚物(B),
所述非极性蜡(A)与所述乙烯共聚物(B)的总量为100.0质量
份,
所述单体(b1)为苯乙烯及/或丙烯腈,
所述单体(b2)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聚硅氧
烷,
所述乙烯共聚物(B)含有0.1~49.9质量份的单体(b1)、0.1~9.9
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田雄亮田村亨杉原靖
申请(专利权)人:日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