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热动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中高温蓄热领域和太阳能热动力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集颗粒吸热、储热、直接接触换热于一体,利用储热颗粒吸收会聚太阳辐射热能并低压存储、通过高温颗粒与除氧水直接接触换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对外输出动力的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特别适用于高储热温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新一代太阳能热发电
。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动力技术利用镜场反射并会聚太阳辐射来加热吸热介质,通过换热器/蒸发器将吸热介质存储的热量传递给工质来对外输出动力。在太阳能热动力系统中为了解决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热利用效率,同时也实现在晚上或者太阳辐射热能不足时候的持续稳定输出动力,中高温储热装置及系统被用于吸收并存储热量。当前的太阳能热动力系统主要吸热介质包括空气,导热油和熔融盐等,而储热材料主要为熔融盐、水/水蒸气、高温混凝土等,然而这些材料在工程应用过程中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如导热油工作温度较低、成本较高且易燃;高温混凝土最高储热温度低、导热系数低且与换热管道接触的位置易开裂;水的高蒸汽压限制了其储热温度;目前已成功应用的熔融盐则存在成本高和熔点高导致的辅助热源热损失问题,并且在高温容易分解。在换热过程中,大多数设计都采用间接换热过程,不仅增加了系统复杂度与设备成本,同时由于换热温差大降低了换热效率。这些储热和换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限制了太阳能热动力的效率提高和大规模推广应用。 砂粒作为一种成本非常低廉、能耐1000°C以上高温、储热密度高、大规模存储结构简单的材料,由于这些优点,砂粒已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储热领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包括颗粒吸热单元、颗粒储热单元、直接接触式过热蒸汽发生单元和蒸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吸热单元、颗粒储热单元、直接接触式过热蒸汽发生单元和蒸汽动力单元依次连接,其中,‑‑所述颗粒吸热单元包括至少一太阳能集热装置、颗粒吸热装置和颗粒提升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用以加热所述颗粒吸热装置中的储热颗粒;‑‑所述颗粒储热单元包括至少一高温颗粒储罐和一低温颗粒储罐;‑‑所述直接接触式过热蒸汽发生单元包括至少一高温颗粒预储罐、低温颗粒预储罐、过热蒸汽发生器和稳压罐,其中,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顶部设置与所述稳压罐连通的过热蒸汽出口,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底部设置供水口;‑‑所述蒸汽动力单元至少包括一依次连接的蒸汽透平、凝汽器和除氧器,所述蒸汽透平的蒸汽进口与所述稳压罐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除氧器的出口与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供水口连通;所述颗粒吸热装置、高温颗粒储罐、高温颗粒预储罐、过热蒸汽发生器、低温颗粒预储罐和低温颗粒储罐间通过颗粒输运管路依次连通,所述低温颗粒储罐的颗粒出口与所述颗粒提升装置的颗粒进口连通,所述颗粒提升装置用以将所述低温颗粒预储罐中的储热颗粒提升输运至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包括颗粒吸热单元、颗粒储热单元、直接接触式过热蒸汽发生单元和蒸汽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吸热单元、颗粒储热单元、直接接触式过热蒸汽发生单元和蒸汽动力单元依次连接,其中, --所述颗粒吸热单元包括至少一太阳能集热装置、颗粒吸热装置和颗粒提升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用以加热所述颗粒吸热装置中的储热颗粒; -所述颗粒储热单元包括至少一高温颗粒储罐和一低温颗粒储罐; --所述直接接触式过热蒸汽发生单元包括至少一高温颗粒预储罐、低温颗粒预储罐、过热蒸汽发生器和稳压罐,其中,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顶部设置与所述稳压罐连通的过热蒸汽出口,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底部设置供水口 ; --所述蒸汽动力单元至少包括一依次连接的蒸汽透平、凝汽器和除氧器,所述蒸汽透平的蒸汽进口与所述稳压罐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除氧器的出口与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供水口连通; 所述颗粒吸热装置、高温颗粒储罐、高温颗粒预储罐、过热蒸汽发生器、低温颗粒预储罐和低温颗粒储罐间通过颗粒输运管路依次连通,所述低温颗粒储罐的颗粒出口与所述颗粒提升装置的颗粒进口连通,所述颗粒提升装置用以将所述低温颗粒预储罐中的储热颗粒提升输运至所述颗粒吸热装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至少一颗粒分流器、喷淋装置、预热装置、颗粒减速装置和过滤装置,其中,所述颗粒分流器布置在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内腔顶部的颗粒进口位置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嘴并安装于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内腔的顶部或四周,所述喷淋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预热装置布置在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底部的低温储热颗粒层内,通过所述供水口与所述除氧器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减速装置在空间上分布在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内腔中;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内腔的过热蒸汽出口和喷淋装置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曦鹏,王亮,陈海生,谢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