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包含有一炉体至少一负压管;该炉体内部具有一燃烧空间,一侧具有一连通该燃烧空间至外界的输出孔,该负压管为中空管体,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供气流自该输入端往该输出端流出,该负压管穿经该燃烧空间,使该输入端位于该炉体外,而该输出端则位于输出孔中;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控制该燃烧空间内的温度保持在一预定值以下,以避免燃烧物所产生的胶质有结痂于该燃烧空间内壁的情形,以维持良好的燃烧效率,并能避免发生污染外部元件(如锅炉)的情形,且该负压管会于该输出端的位置形成负压,而能将该燃烧空间内的热流导引至该输出孔加以输出以供运用,以增进输出热流的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炉,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
技术介绍
按,一般的燃烧炉,尤指以植物作为燃烧物的燃烧炉,主要系用以将燃烧植物时所产生的热流加以输出,以供运用。然而,由于燃烧炉一般系采用棕榈叶作为燃烧物,而棕榈叶在燃烧炉内燃烧时,若温度大于一预定值(经实验为摄氏980度)时,棕榈叶的胶质容易结痂于燃烧炉的内壁上,此一情形不仅将导致燃烧的效率降低,更有可能会污染至外界的元件(如锅炉),进而导致后续维修的程序与费用增加。况且,由于一般燃烧炉所产生的热流,会持续地积蓄在燃烧炉的内部,待积蓄至饱和时,才会流出供使用。但,在积蓄时便会导致热流有损耗的情形发生,进而导致输出热流的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改善现有技术中,现有燃烧炉有着容易结痂、燃烧效率降低、污染外界元件、后续维修程序与费用增加及输出热流效益降低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含有:一炉体,内部具有一燃烧空间,一侧具有一连通该燃烧空间至外界的输出孔;至少一负压管,为中空管体,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供气流自该输入端往该输出端流出,该负压管穿经该燃烧空间,使该输入端位于该炉体外,而该输出端位于输出孔中。其中,该炉体具有一底座、一炉身及一顶盖;该炉身设置于该底座上,该燃烧空间位于该炉身的内部,该输出孔位于该炉身一侧,该顶盖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炉身的顶部;该负压管自该炉身的一侧穿入。其中,该炉身外侧设有一连通该输出孔的连结管,该负压管的输出端位于该连结管中。其中,该炉身的燃烧空间内壁面上环设有一隔热墙。其中,该隔热墙由若干的隔热砖所堆叠而成。其中,该炉体外侧设有一连通该输出孔的连结管,该负压管的输出端位于该连结管中。其中,该炉体的燃烧空间内壁面上环设有一隔热墙。其中,该隔热墙由若干的隔热砖所堆叠而成。如此,本技术能控制该燃烧空间内的温度保持在一预定值以下,以避免燃烧物所产生的胶质有结痂于该燃烧空间内壁的情形,以维持良好的燃烧效率,并能避免发生污染外部元件(如锅炉)的情形,且该负压管会于该输出端的位置形成负压,而能将该燃烧空间内的热流导引至该输出孔加以输出以供运用,以增进输出热流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100;炉体10;底座11;炉身12;燃烧空间121;隔热墙122;输出孔123;连结管124;顶盖13;负压管20;输入端21;输出端22;输送管91;燃烧物9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100,其主要包含有一炉体10及一负压管20,其中:请参阅图1及图2,该炉体10,具有一底座11、一炉身12及一顶盖13;该底座11可稳固地放置于一地面上,该炉身12设置于该底座11上,该炉身12的内部具有一燃烧空间121,并在该燃烧空间121的内壁面上环设有一隔热墙122,该隔热墙122由若干的隔热砖所堆叠而成,该顶盖13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炉身12的顶部,以封闭该燃烧空间121者,该炉身12的一侧并开设有一连通该燃烧空间121至外界的输出孔123,并在炉身12外侧设有一连通该输出孔123的连结管124。请参阅图1及图2,该负压管20,为一中空管体,可界定出一输入端21及一输出端22,该负压管20自该炉体10的炉身12一侧穿入并穿经该燃烧空间121,使该输入端位于该炉身12外,而该输出端22则位于输出孔123与该连结管124内。是以,上述即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100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说明如下:首先,如图3所示,可由本技术的连结管124与一外部的输送管91连结,并将若干的燃烧物92(可为植物,如棕榈叶)置于该燃烧空间121内加以燃烧。接者,如图3所示,便可将气体由该负压管20的输入端21加以导入,并经由该输出端22加以导出,即使气流由输入端21往输出端22流经。如此一来,凭借该负压管20内的气体流通,而能将该燃烧空间121的热度稍加吸附,以避免该燃烧空间121内的温度过高,即能控制该燃烧空间121内的温度保持在摄氏980度以下,以避免燃烧物92所产生的胶质有结痂于该燃烧空间121内壁的情形。如此,不仅能维持良好的燃烧效率,更能在经该输送管91输出热流时,避免发生污染外部元件(如锅炉)的情形。再者,由于气流由该负压管20的输入端21往输出端22流出,因此该负压管20会于该输出端22的位置形成负压,而能将该燃烧空间121内的热流迅速地导引至该输出孔123中,并轻由该输送管91加以输出以供运用,不仅能以增进输出热流的效益,更能避免积蓄热流所造成的损耗。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炉体,内部具有一燃烧空间,一侧具有一连通该燃烧空间至外界的输出孔; 至少一负压管,为中空管体,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供气流自该输入端往该输出端流出,该负压管穿经该燃烧空间,使该输入端位于该炉体外,而该输出端位于输出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炉体,内部具有一燃烧空间,一侧具有一连通该燃烧空间至外界的输出孔;
至少一负压管,为中空管体,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供气流自该输入端往该输出端流出,该负压管穿经该燃烧空间,使该输入端位于该炉体外,而该输出端位于输出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该炉体具有一底座、一炉身及一顶盖;该炉身设置于该底座上,该燃烧空间位于该炉身的内部,该输出孔位于该炉身一侧,该顶盖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炉身的顶部;该负压管自该炉身的一侧穿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负压管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该炉身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琱璧,刘朝锦,张国桢,
申请(专利权)人:明泰兴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胜玄机械有限公司,台湾全球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