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967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用于卷收耳机线并对耳机线进限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放置卷线机构的空间;卷线机构包括旋转体,通过设置于上壳体上的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耳机线缠绕于旋转体的线槽内;卷簧,为旋转体提供与上壳体相对旋转的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解决了现有耳机线不便于收纳,容易打结缠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
本技术涉及耳机线材用辅助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
技术介绍
耳机已像手机一样成为便捷的佩戴产品,特别是在运动或者是出行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使用耳机。现有的耳机通常由连接在音频输出端的插头和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以及与插头与扬声器进行连接的电线等,附加部分是典型的电路构造。上述的电线为了用户使用方便一般都会设计的比较长,但是在不使用时,耳机线会缠绕在一起,有时还会打结,再次使用时需要将这些缠绕在一起的线解开非常不便,并且在运动时使用的话有可能会扯在衣服或背包上,造成耳机从耳蜗中脱出,影响使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这样一种方案,在耳机上设置了沿着耳机线方向用于固定耳机线的弹性辅材、用于将卷起的耳机线包裹起来的外壳、及上述外壳一端使电线伸缩的通孔结合而成的耳机线收纳体。 但是按照上述结构构成的耳机线的卷曲构造因耳机内部的弹性辅材的问题导致拉扯出来的耳机线因弹性辅材的弹性可能造成在一端堆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用于卷收耳机线并对耳机线进行限位,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放置卷线机构的空间;卷线机构包括旋转体,通过设置于上壳体上的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耳机线缠绕于旋转体的线槽内;卷簧,为旋转体提供与上壳体相对旋转的动力;卷簧的一端与旋转体固定,一端与上壳体固定;PCB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壳体的下表面;电刷,与耳机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与PCB板接触,通过PCB板与耳机电路电连接;限位组件,设置于旋转体与上壳体之间,限制旋转体与上壳体之间在抽线时单向转动;回位按钮,与上壳体连接,按压回位按钮旋转体在卷簧的恢复作用下旋转卷取耳机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旋转凸起和上壳槽;所述旋转凸起的上表面俯视形状为弧形,设置于旋转体与上壳体接触的表面上;所述上壳槽设置于上壳体上,上壳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旋转凸起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凸起的上表面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面,斜面的上升方向为旋转体抽线时旋转方向的反向。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凸起之间两两首尾相接并且按照共心弧线型排布于旋转体上,上壳槽的形状、排布与旋转凸起相同;所述旋转凸起的外形尺寸小于上壳槽。 进一步的,所述回位按钮通过底座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卡钩,卡钩的两个折弯的顶端与旋转体的上表面接触,该上表面为旋转体与上壳体接触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卷簧槽,转轴穿过旋转体上的贯穿孔顶端伸出卷簧槽;所述卷簧设置于卷簧槽内,卷簧靠近圆心的一端通过转轴顶端的一字槽与卷轴固定,卷簧靠近边缘的一端通过卷簧槽侧面的切口与旋转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旋转体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在当上壳体与旋转体脱离接触时提供向旋转体方向的接触压力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电刷通过热熔柱与旋转体固定连接,热熔柱通过热熔方式与电刷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凸起的最高点凸起高度小于上壳体的表面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切口由旋转体的边缘贯穿入线槽将线槽壁裂开一个缺口 ;所述线槽与耳机线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沿线槽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布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解决了现有耳机线不便于收纳,容易打结缠绕的问题。本申请的设计将耳机线通过卷簧的弹力缠绕于旋转体上,并通过上壳槽和旋转体的配合,使得本申请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限制抽出耳机线的长短,通过底座和上壳体上端的弹簧配合,使得使用者在按底座尾部时,通过卷簧的弹力使耳机线均匀的缠绕于旋转体上。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在不使用耳机时,将耳机线收起,使用时再根据需要抽拉出不同的长度,这样能减少运动时耳机线摩擦产生听诊器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I为上壳体,2为下壳体,3为旋转体,4为转轴,31为线槽,5为卷簧,6为PCB板,7为电刷,8旋转凸起,9为上壳槽,10为回位按钮,11为底座,12为卡钩,13为弹簧,14 为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本技术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认为只是局限在所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用于卷收耳机线并对耳机线进行限位。 本申请的设计包括对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放置卷线机构的空间,本申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设计的最佳形式是开放式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不会形成封闭对接的形式。 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设计为开放式,相对于封闭式的而言,可以不必在意封闭空间带来的对于线材卷取长度的限制,可以在同一模组尺寸的情况下,应用于各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线材的卷取。这样的设计节省了开模注塑的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不同型号的耳机统一备件,方便维修和入库统计。 本申请的卷线机构包括一个旋转体,旋转体通过设置于上壳体上的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耳机线缠绕于旋转体的线槽内。 耳机的体积是很小的,尤其现在生产厂家力求将耳机整体设计的小型化,节省收纳和佩戴的空间。本申请的模组作为耳机的配件,力求将模组的体积进行精简,所以本申请的最佳方式是将旋转体的纵截面设计呈工字形,这样耳机线在卷取时可以收纳于旋转体的工字型缺口内,节省了整个模组的体积。 并且本申请的设计在旋转体的线槽内与耳机线接触的表面上设置了若干沿线槽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布线槽。 一般的耳机线卷取机构在布线时都是非常杂乱的,耳机线没有规定的排布方式,这样如果卷取力调整不得当,耳机线在卷取时会产生叠层缠绕的现象,一旦叠层缠绕形成,使用者在抽拉耳机线时,耳机线在叠层缠绕的部分就会无法伸展,造成耳机线无法抽出,如果不打开模组,整个模组就会报废。并且不规则的缠绕会造成耳机线在收纳时各部分的用力不均匀,这样长时间会对耳机线造成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布线槽可以在卷取力的作用下将耳机线均匀的缠绕于线槽上,减少了叠层缠绕的乱线现象,提高了耳机线的使用寿命,并且均匀排布的耳机线相对于不规则排布的耳机线所占的空间大大降低,进一步降低了整个模组的体积。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为旋转体提供旋转动力的是卷簧,旋转体上设置有卷簧槽,卷簧槽是一个圆形的凹槽。 在现有技术中,卷簧一般是设置于旋转体之外的,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模组的体积,特别是厚度增大了不少。但是现有技术的卷曲机构多用于大型的机械设备,体积问题在这些领域可以忽略不计,而卷簧的另一主要应用就是在机械手表中作为发条,但是由于机械手表的走时精密度要求,这种将将卷簧与其他部件结合的设计不是其设计的主要矛盾。 在本申请的设计中,由于为了将耳机线均匀的缠绕,所以将旋转体设计为工字型,这样在旋转体的内部就会形成一个空腔,如果将卷簧放入这个空腔内,可以在厚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用于卷收耳机线并对耳机线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放置卷线机构的空间; 卷线机构,包括 旋转体,通过设置于上壳体上的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耳机线缠绕于旋转体的线槽内; 卷簧,为旋转体提供与上壳体相对旋转的动力;卷簧的一端与旋转体固定,一端与上壳体固定; PCB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壳体的下表面; 电刷,与耳机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与PCB板接触,通过PCB板与耳机电路电连接; 限位组件,设置于旋转体与上壳体之间,限制旋转体与上壳体之间在抽线时单向转动; 回位按钮,与上壳体连接,按压回位按钮旋转体在卷簧的恢复作用下旋转卷取耳机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自动收回机构,用于卷收耳机线并对耳机线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放置卷线机构的空间; 卷线机构,包括 旋转体,通过设置于上壳体上的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耳机线缠绕于旋转体的线槽内; 卷簧,为旋转体提供与上壳体相对旋转的动力;卷簧的一端与旋转体固定,一端与上壳体固定; PCB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壳体的下表面; 电刷,与耳机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与PCB板接触,通过PCB板与耳机电路电连接; 限位组件,设置于旋转体与上壳体之间,限制旋转体与上壳体之间在抽线时单向转动; 回位按钮,与上壳体连接,按压回位按钮旋转体在卷簧的恢复作用下旋转卷取耳机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自动收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旋转凸起和上壳槽;所述旋转凸起的上表面俯视形状为弧形,设置于旋转体与上壳体接触的表面上;所述上壳槽设置于上壳体上,上壳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旋转凸起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自动收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凸起的上表面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面,斜面的上升方向为旋转体抽线时旋转方向的反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自动收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凸起之间两两首尾相接并且按照共心弧线型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峰杜林李金玉公平孙哲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