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包括基体,基体内部固定有一个微变形镜和一个角锥反射器,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光孔径及调制信号输入孔,微变形镜的中心点与接收孔径的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Ⅰ上,且微变形镜的反射平面与光轴Ⅰ夹角为70°;角锥反射器的中心点与微变形镜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Ⅱ上,光轴Ⅰ与光轴Ⅱ的夹角为20°;微变形镜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的接收平面平行相对设置。该调制回复反射器的微变形镜对波长没有限制且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成本相对较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受波长限制及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
本技术属于无线光通信
,涉及一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
技术介绍
调制回复反射器是非对称无线光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调制回复反射器大多基于多量子阱调制器和猫眼透镜,这种方法技术复杂度高,且对响应波长要求严格。美国波士顿微机械公司根据角锥反射器的原理制作了一种调制回复反射器,该调制回复反射器不受波长限制,但价格昂贵,不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受波长限制及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包括基体,基体内部固定有一个微变形镜和一个角锥反射器;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光孔径及调制信号输入孔,微变形镜的中心点与接收孔径的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I上,且微变形镜的反射平面与光轴I夹角为70° ;角锥反射器的中心点与微变形镜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II上,光轴I与光轴II的夹角为20° ;微变形镜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的接收平面平行相对设置,且微变形镜的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的接收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Icm ?4cm0 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微变形镜的直径为20mm?30mm,其上表面为镀金膜反射镜,中间为均匀分布的微型支撑梁,底层为SI基板。 角锥反射器为三角面角锥反射器,采用BK7玻璃,表面精度λ/4,反射光路角度误差彡5秒,光学膜采用BMAR,直径为20mm?30m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集成在一个结构之内得到调制回复反射器,由微变形镜实现调制功能,由角锥反射器实现回复反射功能,由于微变形镜对波长没有限制且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本技术的调制回复反射器不受波长的限制,且成本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受波长限制及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的纵向平面首丨J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横向平面剖视图; 图3为静电驱动微变形镜工作原理图,(a)图为无静电场情况下微变形镜为一平面镜,(b)图为有静电场情况下微变形镜为一散射镜; 图4为本技术采用的角锥反射器结构图; 图5为本技术的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工作原理图。 图中,1.微变形镜,2.角锥反射器,3.基体,4.通光孔径,5.调制信号输入孔, 6.光轴I,7光轴II,8.发射机,9.入射光束,10.接收机,11.反射光束I,12.反射光束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包括微变形镜1、角锥反射器2和基体3,微变形镜I和角锥反射器2固定在基体3内部,且微变形镜I和角锥反射器2均只有一个,基体3选用铝快制成。在基体3的两侧,设置有通光孔径4及调制信号的输入孔5,微变形镜I的中心点与通光孔径4的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上,即图1所不的光轴I 6,微变形镜I的反射平面与光轴I的夹角为70° ;角锥反射器2的中心点与微变形镜I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上,即图1所示的光轴II,光轴I与光轴II的夹角为20°,微变形镜I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2的接收平面平行相对设置,且微变形镜I的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2的接收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Icm?4cm。 其中,微变形镜I是一种通过驱动电压快速改变镜面形状的MEMS器件,其直径为20mm?30mm。它的上表面为镀金膜反射镜,中间为均匀分布的微型支撑梁,底层为Si基板,电极与上表面的反射镜和底层基板相连。微变形镜的表面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当足量电压施加在上下的电极上时,静电场发生作用,镜面“变皱”,起到散射的作用;去除施加电压,无静电场作用时,机械弹性恢复力会使结构恢复到没有偏转的状态,器件表面为一平面镜,起到平面反射的作用。 角锥反射器2的作用是将入射光按照入射方向反射回去,其为三角面角锥反射器,结构图如图4所示。角锥反射器2使用的材料为BK7玻璃,表面精度λ/4,反射光路角度误差彡5秒,光学膜采用BMAR,直径为20mm?30mm。 本技术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工作原理为,参见图5,图中,6是发射机,发射机8发出入射光束9,其指向调制回复反射器,并通过基体3中的接收孔径入射到微变形镜I中,微变形镜I接收该入射光束9。需要发送的数据通过基体3中的调制信号输入孔进入调制回复反射器,如果发送的数据为“1”,不会有电压施加在微变形镜I上,如果发送的数据为“0”,则会有电压施加在微变形镜I上。因此,当发送数据“I”时,微变形镜无静电驱动,此时微变形镜I的作用为标准平面镜,其将入射光束9反射到角锥反射器2,并将角锥反射器2反射回的光即反射光束I 11从通光孔径4射出反射给接收机10,此时,入射光束9与反射光束I 11是平行的,远端的接收机10就可以接收到发送的数据“I”;当发送数据“O”时,微变形镜I有静电驱动,微变形镜I表面发生变形,对光起到漫反射的作用,此时入射光束9与反射光束II 12不平行,远端的接收机10接收不到光信号,就认为接收到数据“0”,实现了调制回复反射的功能。 利用微变形镜在静电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微变形镜与角锥反射器的光路,实现光信号的回复反射调制,为非对称无线光通信提供一种调制回复反射器。且该调制回复反射器对光的波长没有限制,同时有效降低了制造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3),基体(3)内部固定有一个微变形镜(1)和一个角锥反射器(2),基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光孔径(4)及调制信号输入孔(5);微变形镜(1)的中心点与通光孔径(4)的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Ⅰ(6)上,且微变形镜(1)的反射平面与光轴Ⅰ(6)夹角为70o;角锥反射器(2)的中心点与微变形镜(1)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Ⅱ(7)上,光轴Ⅰ(6)与光轴Ⅱ(7)的夹角为20o;微变形镜(1)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2)的接收平面平行相对设置,且微变形镜(1)的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2)的接收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cm~4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变形镜和角锥反射器的调制回复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3),基体(3)内部固定有一个微变形镜(I)和一个角锥反射器(2),基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光孔径⑷及调制信号输入孔(5);微变形镜⑴的中心点与通光孔径⑷的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I (6)上,且微变形镜(I)的反射平面与光轴I (6)夹角为70ο ;角锥反射器(2)的中心点与微变形镜(I)中心点在同一条光轴II (7)上,光轴I (6)与光轴II (7)的夹角为20ο ;微变形镜(I)反射平面与角锥反射器(2)的接收平面平行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德强,李卫,邓大鹏,车雅良,潘青,李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