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327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7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一透光基板、至少一增反结构以及一遮蔽层。透光基板具有一非可视区及一可视区。非可视区位于可视区周边。增反结构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的非可视区。遮蔽层对应增反结构而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的非可视区。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触控显示设备可提高非可视区的等效反射率,以在触控显示设备的屏幕关闭时,可使非可视区所呈现的颜色与可视区的颜色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设备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电、及卫星导航等。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进行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设备是一种相当便利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具有人性化及直觉化的输入操作接口,使得任何年龄层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选取或操控信息设备,因此也愈来愈受市场所喜爱。 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可视区与可视区以外的非可视区,非可视区上设置有油墨层,可遮蔽触控显示面板内部的一些电子组件,使触控显示面板较为美观。然而,在触控显示面板屏幕关闭时,由于可视区不具油墨层而与非可视区产生色差。 因此,如何使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呈现的颜色一致,已成为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技术的触控显示设备藉由增反结构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的非可视区,可提高非可视区的等效反射率,以在触控显示设备的屏幕关闭时,可使非可视区所呈现的颜色与可视区的颜色一致。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一透光基板、至少一增反结构以及一遮蔽层。透光基板具有一非可视区及一可视区。非可视区位于可视区周边。增反结构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的非可视区。遮蔽层对应增反结构而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的非可视区。 在一实施例中,增反结构及遮蔽层可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相同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增反结构及遮蔽层可分别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相异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可更包括一平坦层,其设置于透光基板上与增反结构相同的一侧,并位于透光基板上的可视区。平坦层上远离透光基板的表面与增反结构上远离透光基板的表面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增反结构可为单一膜层结构,其折射率可介于1.5至1.9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增反结构可为复合结构,该增反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增反膜,彼此相邻的各增反结构的折射率不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增反结构可包括一第一增反膜及一第二增反膜。第一增反膜设置于透光基板上,而第二增反膜覆盖第一增反膜。第一增反膜的折射率是介于1.6至2.5之间,且第二增反膜的折射率是介于1.3至1.5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增反结构的厚度可介于20nm至10nm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基板可为玻璃基板、塑料基板、蓝宝石基板、或偏光片。 在一实施例中,可视区与非可视区的色容差值可小于4SDCM。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可更包括一触控感应结构,其设置于透光基板上,并至少位于可视区。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显不设备可更包括一显不模块。显不模块藉由一胶层与透光基板相贴合。 承上所述,本技术的触控显示设备藉由增反结构设置于透光基板上的非可视区,可提高非可视区的等效反射率,以在触控显示设备的屏幕关闭时,可使非可视区所呈现的颜色与可视区的颜色一致。 【附图说明】 当并同各随附图式而阅览时,即可更佳了解本技术之前揭摘要以及上文详细说明。为达本技术之说明目的,各图式里图绘有现属较佳之各具体实施例。然应了解本技术并不限于所绘之精确排置方式及设备装置。 图1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 图1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 图2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制程流程图。 图2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另一制程流程图。 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以下实施例的内容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仅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再者,一第一组件形成于一第二组件「上」、「之上」、「下」或「之下」可包含实施例中的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直接接触,或也可包含该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更有其他额外组件使该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无直接接触。 图1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A所示,触控显示设备I可例如但不限于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穿戴式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不设备I包括一透光基板11、一增反结构12、一遮蔽层13、一触控感应结构14、一胶层15以及一显不模块16。 透光基板11具有一非可视区111及一可视区112。透光基板11可为玻璃基板、塑料基板、蓝宝石基板、或偏光片,本实施例是以玻璃基板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可视区112为触控显示设备I的显示区域,用户透过可视区112可看见显示模块16呈现的画面。非可视区111位于可视区112周边,也就是位于可视区112的至少一侧。其中非可视区111上设置有遮蔽层13,其可用以遮盖导线、电路板、或其他电子组件而具有美观的功能。于此,遮蔽层13可包括油墨、光阻、或其组合,例如是黑色油墨、黑色矩阵(black matrix, BM)光阻、或黑色油墨与黑色矩阵光阻的迭合。 触控感应结构14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并至少位于可视区112。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应结构14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的可视区域112上并延伸覆盖于部分遮蔽层13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感应结构14可仅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的可视区域112上,可依产品需求而定。多个引线(图未示)与触控感应结构14电性连接,并配置于遮蔽层13上对应非可视区111的部分。显示模块16藉由胶层15与透光基板11相贴合,其中显示模块16可为液晶显示模块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本技术并不限制。 增反结构12是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的非可视区111,而遮蔽层13则对应增反结构12而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的非可视区111。在本实施例中,遮蔽层13是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朝向显示模块16的一侧,并且透光基板11与遮蔽层13之间设置有增反结构12。换句话说,增反结构12与遮蔽层13是设置于透光基板11上相同的一侧。增反结构12可提高非可视区111的等效反射率,以在触控显示设备I的屏幕关闭时,可使非可视区111所呈现的颜色与可视区112的颜色一致。 由于折射率与反射率满足以下关系R = [(Ν1_Ν2)/(Ν1+Ν2)Γ2,其中NI为非可视区的等效折射率,Ν2为空气的折射率,R为非可视区的等效反射率,因此当折射率Ν1、Ν2改变时,反射率R也跟着改变,故可藉由调整增反结构12的折射率以对应调整非可视区111的等效反射率。 另外,非可视区111与可视区112呈现的颜色,和其对应的迭构的反射率有关。当非可视区111的等效反射率改变时,其对应的色坐标亦会改变,也就是呈现的颜色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非可视区111对应的迭构包括透光基板11、增反结构12及遮蔽层13,由于遮蔽层13的透光性低,因此可忽略遮蔽层13以下的迭构。可视区112对应的迭构包括透光基板11、触控感应结构14、胶层15及显示模块16。 进一步地,增反结构12的折射率是与可视区112对应的迭构的整体等效折射率作匹配,例如等效折射率提高时,增反结构12的折射率也需提高。在实施上,增反结构12可为单一膜层结构(如图1A所示),其折射率是介于1.5至1.9之间;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 一透光基板,具有一非可视区及一可视区,该非可视区位于该可视区周边; 至少一增反结构,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的该非可视区;以及 一遮蔽层,对应该增反结构而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的该非可视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 一透光基板,具有一非可视区及一可视区,该非可视区位于该可视区周边; 至少一增反结构,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的该非可视区;以及 一遮蔽层,对应该增反结构而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的该非可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增反结构及该遮蔽层是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相同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增反结构及该遮蔽层是分别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相异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平坦层,设置于该透光基板上与该增反结构相同的一侧,并位于该透光基板上的该可视区,且该平坦层上远离该透光基板的表面与该增反结构上远离该透光基板的表面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增反结构为单一膜层结构,该增反结构的折射率是介于1.5至1.9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增反结构为复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毅中徐国书张春勇卢凤华徐承宏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