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浪涌防护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包括至少三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该开关保护器在该至少三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极间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这两个电极,其中,该至少三个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至少一个相线并联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将压敏电阻直接跨接在电力线上导致电力线通信信号显著衰减的问题,保证了电力线上的电力线通信信号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1n,简称为PLC)终端是一种利用传输交流电的电力线作为通信媒介的室内网络终端设备,因此PLC终端交流电源端口同时也是通信端口,PLC终端不但从该端口获取工作频率为50Hz?60Hz的交流电,也通过该端口传输工作频率为几兆赫兹甚至上百兆赫兹的PLC信号。 由于雷击或交流电网负载变化的影响,电力线上经常会产生危害设备安全的浪涌干扰。为了保护PLC终端不因浪涌干扰而损坏,其交流电源端口必须具有符合要求的浪涌防护能力,包括共模防护和差模防护。同时,由于PLC终端交流电源端口不但要传输低频的交流电,还要传输射频的PLC信号,因此,该端口的浪涌防护电路不但要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还不能影响PLC的通信性能。另外,作为应用在室内的通信终端,PLC终端还具有微型化和低成本的设计需求。 在相关技术中,包含保护地线的单相交流电源端口通常采用分别跨接于相线(L线)、中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之间的压敏电阻提供共模防护和差模防护。同时,由于压敏电阻的寄生电容很大,直接跨接在电力线上会导致PLC信号显著衰减,严重影响PLC终端的通信性能,并不适用于PLC终端交流电源端口防护的特殊需求。 为了兼顾防护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关技术中的其他的PLC终端交流电源端口的防护电路则存在电路复杂、防护器件多、成本高、占用结构空间大等缺点,降低了电路可靠性且不符合PLC终端的低成本和微型化设计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将压敏电阻直接跨接在电力线上导致PLC信号显著衰减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至少解决将压敏电阻直接跨接在电力线上导致PLC信号显著衰减的问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浪涌防护装置,包括:包括至少三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用于在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极间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所述两个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至少一个相线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熔断器,串联在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上的电压通过所述熔断器传递到所述开关保护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压敏电阻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相线连接,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其他的电极中的一个通过第二压敏电阻与所述中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参数相同。 优选地,所述中线的输出端包括至少两个引出中线,所述保护地线的输出端包括至少两个引出保护地线,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中的每个相线的输出端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引出相线,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引出中线、所述至少两个引出保护地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中的每个相线的至少两个引出相线分别形成至少两组输出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组输出组中的第一输出组包括:高频抑制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一输出组中的相线和中线上,用于抑制所述交流电系统中的高频信号,以得到输出交流电。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出组还包括:第一浪涌抑制器,至少与所述第一输出组中传输所述输出交流电的相线和中线并联连接,用于抑制在传输所述输出交流电的相线和中线上产生的浪涌。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组输出组中的第二输出组包括:低频抑制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二输出组中的相线和中线上,用于抑制所述交流电系统中的低频信号,以得到输出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出组还包括:第二浪涌抑制器,至少与所述第二输出组中传输所述输出信号的相线和中线并联连接,用于抑制在传输所述输出信号的的相线和中线上产生的浪涌。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浪涌防护方法,包括:在开关保护器的至少三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极间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所述两个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至少一个相线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分离通过所述开关保护器保护的输出端中的输出交流电和输出信号;分别对所述输出交流电和所述输出信号进行浪涌保护。 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包括至少三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在该至少三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极间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这两个电极,其中,该至少三个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至少一个相线并联连接的方式,解决了将压敏电阻直接跨接在电力线上导致PLC信号显著衰减的问题,保证了电力线上的PLC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防护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防护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二 ;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防护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浪涌防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浪涌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开关保护器,该开关保护器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其中这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一个或多个相线并联连接。其中,开关保护器的电极数不少于中线、保护地线和一个或多个相线的总数,即保证每一根电力线上都分别并联了开关保护器的至少一个不同的电极。 其中,在这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中的任意两个电极间的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这两个电极,产生压降,从而吸收连接的电力线上的浪涌干扰。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了浪涌防护装置中具有三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10与单相交流电系统的相线(L线)、中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的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图1的示意,上述的浪涌防护装置还可以采用包括五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实现三相交流电系统的浪涌保护。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开关保护器的各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远小于压敏电阻两端之间的寄生电容,因此,采用开关保护器可以有效防止高频的PLC信号的衰减。并且,采用上述的开关保护器,由于可以在浪涌干扰的情况下,实现相线和中线之间的压降,因此提供了差模防护;由于可以在浪涌干扰的情况下,实现相线和PE线之间的压降以及中线和PE线之间的压降,因此还同时提供了共模防护,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分别进行共模防护和差模防护的方案,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更少的器件同时实现了共模防护和差模防护。可见,通过上述装置,解决了将压敏电阻直接跨接在电力线上导致PLC信号显著衰减的问题,保证了 PLC信号的质量。 优选地,上述的开关保护器10为气体放电管,又称为空气放电器。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防护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熔断器20,串联在一个或多个相线上,其中,每个相线上的电压通过熔断器20传递到开关保护器10。该熔断器20用于对交流电系统输出的后端的电路的熔断保护。其中,该熔断器20包括限流保险丝,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浪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至少三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用于在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极间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所述两个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至少一个相线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至少三个电极的开关保护器,用于在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极间电压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击穿所述两个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电极分别与交流电系统的中线、保护地线和至少一个相线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熔断器,串联在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上的电压通过所述熔断器传递到所述开关保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压敏电阻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相线连接,所述至少三个电极中其他的电极中的一个通过第二压敏电阻与所述中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参数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的输出端包括至少两个引出中线,所述保护地线的输出端包括至少两个引出保护地线,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中的每个相线的输出端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引出相线,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引出中线、所述至少两个引出保护地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相线中的每个相线的至少两个引出相线分别形成至少两组输出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输出组中的第一输出组包括: 高频抑制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才军,胡俊,韩萍,兰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