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8363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由电极修复系统、电极控制系统、电极液循环系统以及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组成;通过电极控制系统,电极修复系统能够间歇处于微生物电解池状态(MEC)、微生物燃料电池状态(MFC)及开路状态;通过电极液循环系统,能够是控制电解液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循环,并不断跟新电极液;温度控制/调节系统能够控制两电极室种电极液的温度,促进微生物新陈代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原位地下水修复,无需抽出地下水,修复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无二次污染,修复装置适应能力强,修复装置和修复过程简单,便于工业生产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和方法。 技术背景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饮用水水源。目前,世界越有三分之一的亚洲居民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引用水源,我国有31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北方干旱一半干旱的许多城市和乡村,地下水是其唯一水源。然而,我国地下水源污染严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源和面源污染,使一些元素在局部地段超标,污染呈上升趋势,硝酸盐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水污染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饮水安全。 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但人体摄入硝酸盐后,会被体内硝酸还原细菌作用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毒性是硝酸盐的11倍,亚硝酸盐可以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从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形成“三致”物质亚硝基胺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修复刻不容缓。 目前,常用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去除法、化学还原法和生物脱氮法。物理去除法和化学还原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但是,物理去除法对硝酸盐的去除选择性较差,且一般只能异位修复,成本较高;化学还原法一般需要催化剂和还原剂,它们大多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脱氮法是利用脱氮微生物,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根离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该技术具有速度快、干扰小、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优点,是目前研究最多、最热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方法。 生物脱氮法包括自养型生物脱氮法和异养型生物脱氮法。自养型生物脱氮法不需向水体中投加有机碳源等营养物质,但是自养型生物脱氮微生物增长速度慢,脱氮效率较低,用于修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周期长;为了提高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加速硝酸根离子的降解速率,缩短修复周期,需要添加有机碳源等营养物质来保持异养型生物脱氮微生物高度的生物活性,但是营养物质添加不当,仍然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 离子交互膜含有离子交换基团,对溶液中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离子交换膜由于自身独特的荷电性质,具有分离效率高,能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利用离子交换膜可以选择性地富集污染物。微生物电化学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修复技术,通过对微生物的电化学强化,能够大大提高修复效率。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作用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通过间歇控制,使微生物电化学修复装置间歇处于微生物电解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状态。在微生物电解池状态下,通过外加电场,使硝酸根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迁移到阳极室内,以便位于阳极室内的脱氮微生物去除污染物,同时,通过外加电源驯化电极室内的微生物。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状态下,阳极室内的产电微生物产生电子,电子通过阳极和外电路转移到阴极,阴极室内的产电微生物以阴极为电子供体,以硝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进行新陈代谢,从而去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该专利技术通过外加电源加速阳极室对硝酸根离子的富集,并驯化两电极室内的微生物;通过两电极室内电极溶液的循环和对修复装置状态控制,使得阴极室和阳极室同时去硝酸根离子,从而大大提高修复效率;并且装置采用离子交换膜,能够防止外加营养物质扩散,防止修复引起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和方法。 一种修复受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该装置由电极修复系统、电极控制系统、电极液循环系统以及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组成。其中电极修复系统由阳极、阴极、阳极室以及阴极室组成,阳极位于阳极室中,阴极位于阴极室;电极修复系统与电极控制系统相连,电极控制系统由定时开关、直流电源、定值电阻、电流表及其它控制元件组成;电极修复系统与电极液循环系统相连,电极液循环系统由循环泵、储液槽、脱氧装置、控制阀及循环管道组成;电极修复系统与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相连,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由温度控制器与加热和温度感应器组成,该装置与修复井相连。 上述所述定时开关能够自动间歇调节系统状态,使其分别处于微生物电解池状态(MEC)、微生物燃料电池状态(MFC)及开路状态。 上述所述电极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线路电流自动调节处于不同状态(B卩:MEC和MFC)下电极之间的电压或电阻,调节精度为0.1V。 上述所述阳极和阴极材料为碳刷、碳毡等。 上述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由外壁和包裹在外壁的离子交换膜组成,阳离子交换膜包裹于阴极室,阴离子交换膜包裹于阳极室。 上述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的外壁可选用无毒环保的硬质PVC管或PE管,管侧壁均勻布有小孔,孔径为5mm,孔间距为5mm。 上述所述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为透过率> 92%的无毒离子交换膜,膜厚度0.3?0.5_,爆破强度彡0.3MPa。 上述所述电极液位于阳极室和阴极室中,电极液为接种微生物后的培养液,培养液可为人工合成培养液和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农作物秸杆水解液等,培养液的PH值为6.5^8.0,接种微生物取自生活污水处理厂缺氧或厌氧段的活性污泥。 上述所述产异养脱氮微生物主要为异养厌氧反硝化细菌和异养厌氧产电反硝化细菌。 上述所述脱氧装置为真空脱氧机,能够能使培养液的溶解氧不大于2.0mg/L.上述所述修复井的数量、位置和深度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情况及趋势设置,修复井直径0.5m?Im0 上述所述温度控制/调节系统能控制电极室内电极液的温度在25?35°C之间。 上述所述直流电源电压为f 100V。 上述所述定值电阻为1000 Ω。 一种修复受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的修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监测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了解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确定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区域,根据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参数,预测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趋势,根据污染情况及趋势合理设置修复井,安装修复装置;(2)从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缺氧或厌氧段取活性污泥,按照1:2(Γ25的体积比与细菌培养液混合;(3)将阳极室和阴极室置于修复井中,电极室的上部位于水面上,水面上部分的高度为电极室长度的1/5?1/4,加入混合后的电极液;(4)开启温度控制/调节系统,使阳极室和阴极室温度控制在25?35°C之间;(5)调节定时开关,接通两电极间的直流电源,将修复装置调节至微生物电解池状态,电极控制系统根据电路电流自动调节电极间电压,保持修复装置电流密度在l(Tl5A/m2之间;(6)将电极修复系统在微生物电解池状态5?7天,此时,地下水中的硝酸根离子在电动力作用下进入阳极室,通过阳极室中的反硝化细菌去除硝酸盐污染。同时驯化电极室中的微生物;(8)经外加电源驯化,两电极室中的微生物主要为异养厌氧反硝化细菌和异养厌氧产电反硝化细菌。其中阳极室的异养厌氧产电反硝化细菌能够产生电子传递给阳极,并通过阳极和外电路到达阴极;阴极室中的异养厌氧产电反硝化细菌能够以阴极为电子供体,并以硝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进行新陈代谢;(9)调节定时开关,将电极修复系统调至微生物燃料电池状态。同时开启阀门(102)和(202)、循环泵(106)和(206),将阳极液抽入阴极室,阴极液抽入储液槽,与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受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电极修复系统、电极控制系统、电极液循环系统以及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组成;其中电极修复系统由阳极(12)、阴极(11)、阳极室(14)以及阴极室(10)组成,阳极(12)位于阳极室(14)中,阴极(11)位于阴极室(10);电极修复系统与电极控制系统相连,电极控制系统(7)由定时开关(8)、直流电源(18)、定值电阻(17)、电流表(5)及其它控制元件组成;电极修复系统与电极液循环系统相连,电极液循环系统由循环泵(106)和(206)、储液槽(3)、脱氧装置(19)、控制阀(102)和(202)及循环管道(116)和(216)组成;电极修复系统与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相连,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由温度控制器(4)与加热和温度感应器(113)和(213)组成,该装置与修复井(1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受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电极修复系统、电极控制系统、电极液循环系统以及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组成;其中电极修复系统由阳极(12)、阴极(11)、阳极室(14)以及阴极室(10)组成,阳极(12)位于阳极室(14)中,阴极(11)位于阴极室(10);电极修复系统与电极控制系统相连,电极控制系统(7)由定时开关(8)、直流电源(18)、定值电阻(17)、电流表(5)及其它控制元件组成;电极修复系统与电极液循环系统相连,电极液循环系统由循环泵(106)和(206)、储液槽(3)、脱氧装置(19)、控制阀(102)和(202)及循环管道(116)和(216)组成;电极修复系统与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相连,温度控制/调节系统由温度控制器(4)与加热和温度感应器(113)和(213)组成,该装置与修复井(15)相连。2.上述所述定时开关(8)能够自动间歇调节系统状态,使电极修复系统分别处于微生物电解池状态(MEC)、微生物燃料电池状态(MFC)及开路状态。3.上述所述电极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线路电流自动调节处于不同状态(即:MEC和MFC)下电极之间的电压或电阻,调节精度为0.1V。4.上述所述阳极(12)和阴极(11)材料为碳刷、碳毡等。5.上述所述阳极室(14)和阴极室(10)由外壁和包裹在外壁的离子交换膜组成,阳离子交换膜包裹于阴极室(10),阴离子交换膜包裹于阳极室(14)。6.上述所述阳极室(14)和阴极室(10)的外壁可选用无毒环保的硬质PVC管或PE管,管侧壁均匀布有小孔,孔径为5mm,孔间距为5mm。7.上述所述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为透过率>92%的无毒离子交换膜,膜厚度0.3?0.5_,爆破强度彡0.3MPa。8.上述所述电极液位于阳极室(14)和阴极室(10)中,电极液为接种微生物后的培养液,培养液可为人工合成培养液和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农作物秸杆水解液等,培养液的PH值为6.5^8.0,接种微生物取自生活污水处理厂缺氧或厌氧段的活性污泥。9.上述所述产异养脱氮微生物主要为异养厌氧反硝化细菌和异养厌氧产电反硝化细菌。10.上述所述脱氧装置(19)为真空脱氧机,能够能使培养液的溶解氧不大于2.0mg/L。11.上述所述修复井的数量、位置和深度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情况及趋势设置,修复井直径 0.5m?lm。12.上述所述温度控制/调节系统能控制电极室内电极液的温度在25?35°C之间。13.上述所述直流电源(18)电压为f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宏玮杜鹏何理申婧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