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包括大致呈圆筒形的吸附柱本体,该吸附柱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该吸附柱本体的两个端部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同锁紧螺母对接的外螺纹,每个外螺纹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螺牙起始面,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端面,每个外螺纹的螺牙起始面均偏离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所述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附柱可以避免锁紧螺母与吸附柱外螺纹在吸附柱端面的摩擦,锁紧螺母与吸附柱外螺纹在吸附柱的侧面摩擦,即使有微粒产生也不容易掉入吸附柱内部,而锁紧螺母最终安装到位时才与吸附柱端面接触,从而减少了微粒形成及进入吸附柱内部的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
技术介绍
血液灌流是近几年在临床上迅速崛起的一门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范畴已涉及肾脏病、急性中毒、肝病、危重病、皮肤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等。作为专用于血液净化的医疗器械,血液灌流器中放置了净化血液的吸附剂,使用时将其设置在体外循环的血路中,血液在其中通过,目标物质被吸附剂吸附滞留在灌流器中使血液得到净化。 中国技术专利CN200820047979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如图1,该灌流器的构成部件包括一个吸附柱7和用于分别密封吸附柱7轴向两端口的两套封口装置8。在吸附柱7的内管中,可根据不同的治疗目容装各种类型的吸附剂,例如免疫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剂、树脂吸附剂等。如图2,每套封口装置8由滤网6、密封平垫5、端盖4、锁紧螺母3和盖帽I等构成。其中,吸附柱7、端盖4、锁紧螺母3和盖帽I均采用医用聚碳酸酯作为原材料以注塑工艺生产;密封平垫5和固定于盖帽I上的密封软垫2都采用硅橡胶作为原材料以注塑工艺生产;滤网6通常是用尼龙丝作为原材料以编织方式生产。 灌流器的吸附柱7具有圆柱体701的形式,该圆柱体701的内管中空,此中空部分形成用于容纳颗粒状吸附剂之类物质的过滤室705。在圆柱体701的轴向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沿径向膨胀的柱状对接环702、703。在柱状对接环702、703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外螺纹704。 锁紧螺母3是具有圆柱状裙边的盖子,在它用来封闭相应容器的端盖上,于其径向中部位置设置有贯穿该端盖并与锁紧螺母3同轴的圆形过渡孔304。在裙边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以便实现同前述吸附柱7的外螺纹704之间的旋钮对接。 如图3和图4,在上述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7中,其外螺纹704的螺牙加工时起刀或末刀位都设计成与圆柱体701两端的端面在同一横截平面上(即外螺纹704的起牙部分与圆柱体701端面在同一横截平面上),且对第一道牙起牙的牙厚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部分吸附柱7第一道牙的起牙部分很薄,强度不足,当锁紧螺母3套入吸附柱7的外螺纹704时,外螺纹704第一道螺牙的起牙部分与锁紧螺母3配合旋转时磨擦的时间最长,会引起塑料牙与塑料牙之间磨擦发热并产生颗粒或碎片,颗粒或碎片会造成装配时牙与牙配合产生垫高(牙与牙配合间隙)不良,造成如下风险: 1、摩擦力增大,不能保证拧紧力矩,造成血液灌流器密封不良。 2、由于外螺纹704的螺牙起始面706与圆柱体701端面707在同一横截平面上,摩擦产生的微粒有掉落产品内部的风险。 3、吸附柱7在运输或清洗过程中,外螺纹704容易出现碰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通过对其端部的外螺纹进行改进而达到减少与锁紧螺母配合时的螺纹磨损和降低摩擦力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包括大致呈圆筒形的吸附柱本体,该吸附柱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该吸附柱本体的两个端部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同锁紧螺母对接的外螺纹,每个外螺纹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螺牙起始面,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端面,其中,每个外螺纹的所述螺牙起始面均偏离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所述端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吸附柱的每个外螺纹的螺牙起始面均偏离该外螺纹所在端部的端面,也就是说,在吸附柱本体端面的一定距离之后才起牙,降低螺纹起始面,这样可以避免锁紧螺母与吸附柱外螺纹在吸附柱端面的摩擦,锁紧螺母与吸附柱外螺纹在吸附柱的侧面摩擦,即使有微粒产生也不容易掉入吸附柱内部,而锁紧螺母最终安装到位时才与吸附柱端面接触,从而减少了微粒形成及进入吸附柱内部的机会。上述吸附柱可以防止因微粒产生过多造成的摩擦力增大以及拧紧所需力矩增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血液灌流器广品的质量及良品率。 优选的方案为,每个外螺纹的螺牙起始面与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端面的间距不小于0.5mm。更优地,每个外螺纹的所述螺牙起始面与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所述端面的间距小于3mm。 优选的方案为,每个外螺纹的牙厚不小于0.5mm。更优地,每个外螺纹的牙厚小于2mm。采用此设计可以加强外螺纹的螺牙强度,减少螺牙磨损产生碎片的机率。 优选的方案为,每个外螺纹的起始螺牙顶部的转角均为圆角过渡。采用此设计可以加强外螺纹的螺牙强度,减少螺牙磨损产生碎片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血液灌流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的其中一端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之吸附柱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技术吸附柱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B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在下文中描述。尽管本技术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技术不仅包括这些实施方式,而且还包括各种变形、改进。 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10,该吸附柱10的基本结构与图3所示的吸附柱7结构类似。如图5和图6,该吸附柱10包括大致呈圆筒形的吸附柱本体11,该吸附柱本体11内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12,该吸附柱本体11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设置有沿径向膨胀的柱状对接环13、14,在柱状对接环13、14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外螺纹15、16。通过外螺纹15、16与图2所示锁紧螺母3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吸附柱本体11可实现同锁紧螺母3的对接。 在上述外螺纹15、16中,每个外螺纹分别具有垂直于吸附柱本体11轴向的螺牙起始面17,两个柱状对接环13、14分别具有垂直于吸附柱本体11轴向的端面18,这里所说的螺牙起始面指的是穿过每个外螺纹上最接近于相应柱状对接环端面的那一点并且垂直于吸附柱本体11轴向的平面。其中,每个外螺纹的螺牙起始面17均偏离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端面18,作为优选实施例,螺牙起始面17与端面18的间距D为0.5mm以上,并且小于3mm,例如为0.8mm。 在上述外螺纹15、16中,每个外螺纹的牙厚T为0.5mm以上,并且小于2mm,例如为0.8mm。另外,通过优化加工工艺,确保起牙的螺牙避免尖角,提高柱体脱模线在螺牙处的加工精度,使得每个外螺纹的起始螺牙顶部的转角19均为圆角过渡。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加强外螺纹的螺牙强度,减少螺牙磨损产生碎片的机率。即使出现螺牙磨损的现象,由于螺牙起始面低于吸附柱本体端部的端面18,螺牙磨损而产生的颗粒或者碎片沿着吸附柱本体11的外圆周掉落而避免掉落吸附柱本体11的内径形成的吸附室12中,即避免污染了吸附柱内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坏品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包括大致呈圆筒形的吸附柱本体,该吸附柱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该吸附柱本体的两个端部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同锁紧螺母对接的外螺纹,每个外螺纹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螺牙起始面,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每个外螺纹的所述螺牙起始面均偏离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所述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包括大致呈圆筒形的吸附柱本体,该吸附柱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该吸附柱本体的两个端部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同锁紧螺母对接的外螺纹,每个外螺纹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螺牙起始面,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吸附柱本体轴向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每个外螺纹的所述螺牙起始面均偏离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柱本体端部的所述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每个外螺纹的所述螺牙起始面与该外螺纹所在的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凡,杨海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