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20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设备费用、提高生产效率的保险杠梁构造。保险杠梁构造(10)的结构是:在车体端部上配置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梁本体(12),在该梁本体(12)的左、右端部(13、14)上安装左、右角部件(15、16),通过该角部件(15、16)将梁本体(12)安装到左、右前部侧车架(21、23)上。该保险杠梁构造(10)的梁本体(12)为朝向车宽方向挤压成形而成的部件,其左、右角部件(15、16)为朝向上下方向挤压成形而成的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险杠梁构造,特别是涉及这样的保险杠梁构造,即在梁本体的左、右端部上安装角部件,通过该角部件将梁本体安装于车架上。
技术介绍
在保险杠梁构造中,有的在车体前部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梁本体,在该梁本体的左、右端上分别安装左、右安装部件,将左、右安装部件分别安装于左、右车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1-88633(图9))。根据下图对专利文献1进行说明。图7为说明现有技术的基本构成的图。保险杠梁构造100的结构是在机动车的车宽方向上配置(截面)呈大致M字形的梁本体101,并且在该梁本体101的左、右端部102、103上分别挤压成型左、右挤压成形部件104、105(以下称“角部件”),将各角部件104、105用螺栓106......安装于车架(图中未示出)上。该保险杠梁构造100由于是将梁本体101轧制之后,在梁本体101的左、右端部104、105上分别挤压成形而形成左、右角部件104、105,因此,在制造时必须使用将梁本体101的轧制装置(图中未示)和左、右的角部件104、105的挤压成形装置(图中未示)一体化的设备。若将轧制装置和挤压成形装置一体化,则会造成设备庞大,设备所需费用增多。另一方面,作为在梁本体101上安装左、右角部件104、105的其他方法,可考虑采用以下的方法。首先通过不同的工序分别进行梁本体101的轧制和左、右角部件104、105的挤压成形,分别得到截面大致为M字形的梁本体101及左、右角部件104、105。接下来,将通过挤压成形得到的左、右角部件104、105以嵌套的方式套在通过轧制得到的梁本体101的左、右端部102、103上,从而将左、右角部件104、105分别安装在梁本体101的左、右端部102、103上。在将左、右角部件104、105分别安装在梁本体101的左、右端部102、103上之后,用螺栓106......将角部件104、105分别安装于车架(图中未示出)上。然而,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将左、右角部件104、105套在截面大致为M字形的梁本体101上,所以必须要提高梁本体101和左、右角部件104、105的精度。因此,必须要提高轧制梁本体101的轧制装置和将左、右角部件104、105挤压成形的挤压成形装置的加工精度,从而造成各设备的费用增加。在这里,安装于梁本体101左、右端102、103上的左、右角部件104、105位于汽车的左、右前侧角部。机动车的左、右前侧角部有可能会受到来自车体的斜前方的冲击力。为了使左、右角部件104、105应对来自车体的斜前方的冲击力,最好将其角部形成为弯曲状,更好的方案是使该弯曲的曲率较大。然而,与梁本体101一样,左、右角部件104、105是朝向车宽方向挤压成形的部件。因此,难于将角部加工成为弯曲状以应对来自斜前方的冲击力。将左、右角部件104、105的角部加工成为弯曲状需要花费时间,因此会妨碍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保险杠梁构造,采用该保险杠梁构造能够降低设备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保险杠梁构造,其在车体端部处配置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梁本体,在该梁本体的左、右端部处安装左、右角部件,通过这些角部件将上述梁本体安装到车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梁本体为朝向车宽方向挤压成形的部件,上述左、右角部件为朝向上下方向挤压成形的部件。由于是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梁本体及左、右角部件,所以能够连续制造这些部件。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造梁本体及左、右角部件。考虑到左、右角部件上可能会受到来自车体的斜前方的冲击力。因此,最好确保左、右角部件上有较大面积的部位来承受来自车体的斜前方的冲击力。所以,最好将左、右角部件上的承受来自车体斜前方的冲击力的部位形成为与冲击力的方向垂直的倾斜状。然而,通常,通过挤压成形制造的部件(挤压成形部件)是向挤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结构。因此,在将挤压成形部件横置而作为左、右角部件时,为了确保左、右角部件的承受来自车体的斜前方的冲击力的部位的面积较大,必须进行机械加工来使挤压成形部件的角部成为倾斜状。那么,如果承受来自车体的斜前方的冲击力的部位是挤压成形部件的侧壁的话,则能够在与挤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其形成为倾斜状。因此,在技术方案1中,将左、右角部件朝向上下方向挤压成形。由于像这样将左、右角部件朝向上下方向挤压成形,所以,能够由左、右角部件的侧壁构成左、右角部件上的承受来自斜前方的冲击力的部位。在技术方案2中,左、右角部件具有多个封闭截面部。由于在左、右角部件上有多个封闭截面部,所以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方式确保左、右角部件的强度。另外,只通过对多个封闭截面部的个数或形状进行适宜调整就能够确保左、右角部件所需要的强度,因此,其调整方式简单。在技术方案3中,左、右角部件具有用于支承梁本体的左、右端的支承部,以及为了加强这些支承部而从支承部延伸至车架附近的壁部。由左、右角部件的支承部对梁本体的左、右端进行支承,由壁部对这些支承部进行加强。因此,只通过调整壁部的厚度,就能够调整支承部的强度,其调整方式简单。在技术方案4中,梁本体及角部件为铝材。铝材比较容易成形,是适合挤压成形的材料。因此,通过选用铝材制造梁本体及角部件,能够进一步提高保险杠梁的生产效率。另外,铝材为轻质材料。因此,选用铝材制造梁本体及角部件,能够谋求保险杠梁的轻型化。在技术方案5中,将左、右角部件通过安装托架连接到上述车架上,其中,安装托架由铝材挤压成形。由于是通过安装托架将左、右角部件连接到车架上,因此,能够提高确定左、右角部件的形状和布局时的自由度。另外,由于安装托架是铝制挤压成形部件,因此能够谋求保险杠梁的轻型化。根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由于是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梁本体及左、右角部件,所以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由于将左、右角部件朝向上下方向挤压成形,所以在挤压成形时,能够将承受来自斜前方的冲击力的部位形成为弯曲状,从而省掉将角部加工成为弯曲状的机械加工工序。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由于在左、右角部件上有多个封闭截面部,所以容易确保强度,能够不多花时间而以简单的方式确保保险杠梁构造的强度。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由于通过调整壁部的厚度来调整支承部的强度,所以能够较简单地获得保险杠梁构造所必须的期望强度。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由于选用铝材制造梁本体及角部件,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保险杠梁的生产效率、且能够谋求保险杠梁的轻型化。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由于能够提高确定左、右角部件的形状和布局时的自由度,所以能够不多花时间而以简单的方式确定左、右角部件的形状和布局。另外,由于安装托架采用铝制挤压成形部件,因而可使保险杠梁轻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的制造方法的图。图6是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上作用有冲击力的状态的图。图7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基本构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应按照符号的朝向来看图。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保险杠梁构造的立体图。保险杠梁构造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险杠梁构造,其在车体端部处配置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梁本体,在该梁本体的左、右端部处安装左、右角部件,通过这些角部件将上述梁本体安装到车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梁本体为朝向车宽方向挤压成形的部件,上述左、右角部件为朝向上下方向挤压成形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敏彦板井义春大村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