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066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属于制笔工艺技术领域,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截面呈V型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合围在一起后形成的中空区域可夹持笔杆,所述夹持板连接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连接有一调速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不仅将笔杆夹持的比较牢固,而且还能够带动笔杆旋转,使得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的工作效果更好,可将笔套上的笔夹与笔杆上的标签自动对正,不需要人工操作,可处理较大数量的笔,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国内外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同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
本技术属于制笔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专利技术,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 在中国古代,使用的是毛笔。古希腊、古罗马曾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随着社会的发展,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铅笔、毛笔、钢笔、便签笔、荧光笔、圆珠笔、勾线笔、蜡笔等等很多。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圆珠笔、钢笔、中性笔等,这样的笔的笔套和笔杆分体设置,笔套上设置有笔夹,笔杆上贴有标签,在制笔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国内外一些客户和用户要求笔套上的笔夹与笔杆上的标签必须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才能装包运输和销售。现在制笔企业均是通过手工操作将笔套上的笔夹与笔杆上的标签对正,面对数量较大的笔,人力操作的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因而需要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同时也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夹持笔杆的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截面呈V型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合围在一起后形成的中空区域可夹持笔杆,所述夹持板连接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连接有一调速电机。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夹持板的数量为2飞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数量为2块。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样的夹持机构不仅将笔杆夹持的比较牢固,而且还能够带动笔杆旋转,使得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的工作效果更好,可将笔套上的笔夹与笔杆上的标签自动对正,不需要人工操作,可处理较大数量的笔,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国内外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同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包括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对称设置并构成了一料槽2,所述第一板体21的一端设置有前转向槽31,所述第二板体22的一端设置有后转向槽32,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对称设置并形成一放置笔夹的缝隙3,所述缝隙3位于正上方,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上均设置有一段过渡圆弧310,所述过渡圆弧310均延伸至所述缝隙3,所述前转向槽31上连接有卸料机构4,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远离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笔杆的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持气缸51和调速电机5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的周向区域内设置有环形光源6,所述环形光源6内设置有摄像头7,所述摄像头7的中心线与所述缝隙3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这里要强调的是所述摄像头7和所述缝隙3不只是位于正上方,也可以是在其它角度),所述摄像头7受CCD图像传感器8控制;所述CCD图像传感器8采集到的图像传送至一图像采集卡处理,所述图像采集卡设置于一工控机9内;所述料槽2内设置有推料杆11,所述推料杆11连接有推料气缸1,所述推料气缸1、夹持机构5和所述调速电机52均受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控制,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与所述工控机9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均为直板,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均相向倾斜设置,进而形成所述料槽2,所述料槽2的夹角为90度至180度之间(不包括90度和18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槽2的上方设置有一料筒23,所述料筒23与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供笔从所述料筒23内脱落出来,所述料筒23包括截面呈V型的上部开口 231,在所述上部开口 231的下端设置有下部开口 232,所述下部开口 232的大小仅能使一支笔自由落下,所述料筒23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限制笔夹的缺口 2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卸料机构4包括一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固接在所述前转向槽31上,所述连接块4连接有卸料气缸4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截面呈V型的夹持板50,所述夹持板50合围在一起后形成的中空区域可夹持笔杆的尾端,所述夹持板50连接有夹持气缸51,所述夹持气缸51连接有一调速电机52。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板50的数量为2块,两块所述夹持板50对称设置。 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有笔夹和标签(L)的笔(P)放在所述料筒23内,该笔(P)的笔套朝向所述推料气缸一侧,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驱动所述推料气缸1推送该笔进入料槽2 ; 2)该笔(P)的笔夹在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内自由转向,笔夹沿着过渡圆弧310滑动,并最终卡设于所述缝隙3内,笔杆对应着所述摄像头7 ; 3)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驱动所述夹持气缸51夹紧笔杆末端,所述调速电机52带动所述夹持气缸5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笔杆旋转; 4) CXD图像传感器8采集笔杆上的标签(L),实时传送到所述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采集卡将标签(L)传送到所述工控机9,所述工控机9利用自带对正程序进行自动处理; 5)当该笔(P)的笔杆的标签(L)转至与摄像头7对正时,此时笔夹与标签(L)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工控机9发送信号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控制所述调速电机52停止转动; 6)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0驱动夹持气缸51张开所述夹持板50,并使所述卸料气缸42工作,所述卸料气缸42带动所述前转向槽31远离所述后转向槽32,经过对正的笔(P)下落,对正工作完成。 以上列举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截面呈V型的夹持板(50),所述夹持板(50)合围在一起后形成的中空区域可夹持笔杆,所述夹持板(50)连接有夹持气缸(51),所述夹持气缸(51)连接有一调速电机(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笔杆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截面呈V型的夹持板(50),所述夹持板(50)合围在一起后形成的中空区域可夹持笔杆,所述夹持板(50)连接有夹持气缸(51),所述夹持气缸(5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清陈廉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