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7881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出高效繁殖寄主粉蚧的寄主植物种类;瓢虫按其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分期饲养,并发现了该产卵诱集物的提取技术,并结合该瓢虫的产卵机制收集该瓢虫卵;提出了瓢虫不同阶段的适宜饲养技术、温湿度条件及储存条件;成虫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便于田间释放和推广应用。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孟氏隐唇瓢虫,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敌昆虫人工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 和繁殖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 瓢虫种类繁多,大多作为农林害虫的优秀捕食性天敌,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的优 越性,控制农林害虫已引起生态和农业科学家的关注,在国内外已有一些成功事例。近年 来,有关瓢虫的人工饲料及有关生态学、生物学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 规模化和标准化饲养技术还有待完善,在饲养器具、大批量生产工艺标准、包装储存技术等 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因此限制了优秀天敌昆虫适时的、大量的供应,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 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优质、高效、大批量生产孟 氏隐唇瓢虫,满足农林相关害虫防治的需要的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 法。 本专利技术的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1)、粉蚧培养:以南瓜果实作为寄主植物培养粉蚧; (2)、瓢虫培养: a.卵期管理:在饲养盒内放置脱脂棉团,并涂抹产卵诱集物粉蚧蜡质,羽化交配 的孟氏隐唇瓢虫产卵于棉团上,收取棉团备用或置于透气的塑料盒中,并冷藏在14_17°C的 条件下备用; b.幼虫笼养:在温度24_28°C,相对湿度40-75%,光照14小时/天条件下,将步骤 (1)中的带有粉蚧的南瓜放入养虫笼中的托盘上;将收集的带有孟氏隐唇瓢虫卵的棉团接 到南瓜上,幼虫孵化后,南瓜上粉蚧的数量逐渐增加,任由瓢虫取食生长,直到南瓜上的粉 蚧取食殆尽,只剩粉蚧蜡丝时,放入新的布满粉蚧的南瓜; C、蛹期:温度24-28°C,相对湿度40-75 %条件下,待瓢虫幼虫长至4龄末期老熟幼 虫时,将其在养虫笼中挑出置于培养皿中,并放入粉蚧保证其食料充分,直至化蛹; d.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蛹放入24-28°C,相对湿度40-75 %的条件下发育,羽化后 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1:1,同时补充粉蚧补充营养,以确保成虫能够正常生长和繁 殖,使其产卵。 所述的以南瓜果实作为寄主植物培养粉蚧具体步骤优选为:24-28°C,相对湿度 50-75 %,光照14小时/天条件下,选取表面较为粗糙的南瓜,用湿布擦净,晾干后,放在三 角托架上,用宽度I. 5±0. 5cm的纸条搭桥,连接新买的南瓜和长满粉蚧的南瓜,以便粉蚧 能转移爬行到新的寄主上,20-30天后,粉蚧长满覆盖新鲜的南瓜时,便可用于饲养瓢虫幼 虫和成虫,期间如果搭桥的纸条发霉或布满粉蚧分泌的蜜露时,要及时更换纸条。 所述的粉蚧蜡质是用体积分数99%丙酮水溶液浸取带卵鞘的粉蚧,去除虫体和丝 质物质后的滤液用滤纸过滤,滤渣经干燥后即为粉蚧蜡质。 在整个人工繁殖过程中,可以获得孟氏隐唇瓢虫的卵、幼虫和成虫,成虫可以采用 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瓢虫卵粒冷藏在14-17°c、相对湿度55-75%条件下,可以 延长孵化期。瓢虫成虫羽化7-10天后于温度1(TC、相对湿度55-75%条件下进行冷藏,期 间每6天饲喂一次蜂蜜水补充营养,保存期达60天左右。 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选择出高效繁殖寄主粉蚧的寄主植物种类及粉蚧大量获得 技术;孟氏隐唇瓢虫按其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分期饲养,根据其生物、生态学 特性而采用适宜饲养技术;试验研制了大量繁殖用器具,提高了繁殖效率;利用物理及化 学方法诱集瓢虫产卵,便于集中收集培养;试验确定了饲养及储存条件;成虫盒式包装,幼 虫、卵纸袋式包装,便于田间释放和推广应用。探索出利用活体粉蚧大批量繁殖瓢虫的关键 技术,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瓢虫,用于防治粉蚧等农林害虫,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专利技术选择出高效繁殖寄主粉蚧的寄主植物种类;瓢虫按其卵、幼虫、蛹和成虫四 个发育阶段分期饲养,并发现了该产卵诱集物的提取技术,并结合该瓢虫的产卵机制收集 该瓢虫卵;提出了瓢虫不同阶段的适宜饲养技术、温湿度条件及储存条件;成虫盒式包装, 幼虫、卵纸袋式包装,便于田间释放和推广应用。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孟氏隐唇瓢 虫,满足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 :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孟氏隐唇瓢虫的步骤如下: (1)、粉蚧培养:以南瓜果实作为寄主植物培养粉蚧;24-28°C,相对湿度50-75%, 光照14小时/天条件下,选取表面较为粗糙的南瓜,用湿布擦净,晾干后,放在三角托架上, 用宽度I. 5±0. 5cm的纸条搭桥,连接新买的南瓜和长满粉蚧的南瓜,以便粉蚧能转移爬行 到新的寄主上,20-30天后,粉蚧长满覆盖新鲜的南瓜时,便可用于饲养瓢虫幼虫和成虫,期 间如果搭桥的纸条发霉或布满粉蚧分泌的蜜露时,要及时更换纸条; (2)、瓢虫培养: a.卵期管理:将孟氏隐唇瓢虫蛹放入24-28°C,相对湿度40-75 %的条件下发育, 羽化后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1 :1,瓢虫饲养一周后于温度KTC下进行冷藏产卵或 者直接用于产卵;瓢虫羽化后5-7天开始产卵,在饲养盒内放置脱脂棉团,并涂抹产卵诱集 物(粉蚧蜡质),交配羽化的孟氏隐唇瓢虫产卵于棉团的缝隙中,收取棉团,将每日收集的 棉团备用或置于透气的塑料盒中,并冷藏在14-17°C的条件下备用(可以延长10天孵化,正 常为5天左右); b.幼虫笼养:在温度24_28°C,相对湿度40-75%,光照14小时/天条件下,将步 骤(1)中的粉蚧爬满南瓜表面的90%的南瓜放入铝合金养虫笼中的托盘上(接种粉蚧30 天左右);将收集的带有孟氏隐唇瓢虫卵的棉团均匀接到南瓜上,大概每4平方厘米接一个 棉团,幼虫孵化后,南瓜上粉蚧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任由瓢虫取食生长,直到南瓜上的粉蚧 取食殆尽,只剩粉蚧蜡丝时,放入新的布满粉蚧的南瓜; c、蛹期:温度24-28°C,相对湿度40-75 %条件下,待瓢虫幼虫长至4龄末期老熟幼 虫(一般静止不动蜷缩在一起)时,将其在养虫笼中挑出置于大塑料培养皿中(9X1. 5cm), 大约每皿25头,并放入少量粉蚧保证其食料充分,直至化蛹; d.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蛹放入24_28°C,相对湿度40-75 %的条件下发育,羽化后 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1:1,同时补充粉蚧补充营养,以确保成虫能够正常生长和繁 殖,使其产卵。 在整个人工繁殖过程中,可以获得瓢虫的卵、幼虫和成虫,成虫可以采用盒式包 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瓢虫卵粒冷藏在14-17°C、相对湿度55-75%条件下,可以延长孵 化期。瓢虫成虫羽化7-10天后于温度KTC、相对湿度55-75%条件下进行冷藏,期间每6 天饲喂一次蜂蜜水补充营养,保存期达60天左右。 由此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瓢虫的目的。 试验施1 :粉蚧蜡质的提取及活性鉴定 粉蚧蜡质的挑取:带卵鞘的粉蚧放入具塞玻璃广口瓶中,然后加入浓度为体积分 数99%丙酮水溶液,盖上盖子后,用手摇晃广口瓶大约10分钟,然后放置于桌面上静止,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蚧培养:以南瓜果实作为寄主植物培养粉蚧; (2)、瓢虫培养: a.卵期管理:在饲养盒内放置脱脂棉团,并涂抹产卵诱集物粉蚧蜡质,羽化交配的孟氏隐唇瓢虫产卵于棉团上,收取棉团备用或置于透气的塑料盒中,并冷藏在14‑17℃的条件下备用; b.幼虫笼养: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40‑75%,光照14小时/天条件下,将步骤(1)中的带有粉蚧的南瓜放入养虫笼中的托盘上,将收集的带有孟氏隐唇瓢虫卵的棉团接到南瓜上,幼虫孵化后,南瓜上粉蚧的数量逐渐增加,任由瓢虫取食生长,直到南瓜上的粉蚧取食殆尽,只剩粉蚧蜡丝时,放入新的布满粉蚧的南瓜; c、蛹期:温度24‑28℃,相对湿度40‑75%条件下,待瓢虫幼虫长至4龄末期老熟幼虫时,将其在养虫笼中挑出置于培养皿中,并放入粉蚧保证其食料充分,直至化蛹; d.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蛹放入24‑28℃,相对湿度40‑75%的条件下发育,羽化后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1:1,同时补充粉蚧补充营养,以确保成虫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使其产卵。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孟氏隐唇瓢虫人工饲养、保种和繁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粉蚧培养:以南瓜果实作为寄主植物培养粉蚧; (2) 、瓢虫培养: a. 卵期管理:在饲养盒内放置脱脂棉团,并涂抹产卵诱集物粉蚧蜡质,羽化交配的孟 氏隐唇瓢虫产卵于棉团上,收取棉团备用或置于透气的塑料盒中,并冷藏在14-17°C的条件 下备用; b. 幼虫笼养:在温度24-28°C,相对湿度40-75%,光照14小时/天条件下,将步骤(1) 中的带有粉蚧的南瓜放入养虫笼中的托盘上,将收集的带有孟氏隐唇瓢虫卵的棉团接到南 瓜上,幼虫孵化后,南瓜上粉蚧的数量逐渐增加,任由瓢虫取食生长,直到南瓜上的粉蚧取 食殆尽,只剩粉蚧蜡丝时,放入新的布满粉蚧的南瓜; c. 蛹期:温度24-28°C,相对湿度40-75%条件下,待瓢虫幼虫长至4龄末期老熟幼虫 时,将其在养虫笼中挑出置于培养皿中,并放入粉蚧保证其食料充分,直至化蛹; d. 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蛹放入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沁蒋瑞鑫张宇宏吴红胜庞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