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曙生专利>正文

气囊式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7808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中的气囊式安全带,主要解决目前交通工具中的安全带在发生猛烈碰撞交通事故中不能有效防止人身伤害的问题。它是将气囊设置在人体的安全带的前部,气囊前部的充气弹起部位朝向交通工具的前进方向,气囊外由远至近依次设置有传感模块、控制模块、充气源模块,充气源模块通过接头与气囊相接。当交通工具发生强烈碰撞时,上述三个模块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使其气囊马上被充气向前弹出,这样就缓冲和减小了碰撞对人体的伤害。它可广泛用于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的安全设施,特别是一种可缓冲和减小事故对人体伤害的气囊式安全带
技术介绍
在以汽车为首的现代交通工具中,碰撞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防止和减小强烈碰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目前汽车等在行驶中司机和乘客大都在身上佩戴有安全带,但碰撞强烈时由于惯性太大,仍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有的档次较高的汽车,在其方向盘内、前方内饰面板中及门框架内侧等部位均设置有碰撞充气袋,这样虽然可以缓冲和减小部分伤害,但这种气袋的充气发射方向是冲向人体的,这样的冲击力就象拳击运动的皮手套一样,会对人们(特别是弱小人员)造成另一种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交通工具发生强烈碰撞时,能及时向前弹射出充气气囊的人体安全带,从而缓冲和减小交通事故中因碰撞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方案来实现它的气囊5外由远至近依次设置有传感模块1、控制模块2、充气源模块3,充气源模块3通过接头4与气囊5相接,其特征在于气囊5的一侧设置在人体上的安全带6的前部,气囊5前部的充气弹起部位朝向交通工具的前进方向。上述气囊5折叠后一侧通过粘结或缝制设置在安全带6的折叠层内。上述气囊5的充气口接头4,其内的充气口套置在导管7外,充气口外设置一个截面为“c”形的锁紧套筒8,套筒8的内壁设有凸形条,外壁设有螺纹,螺纹外设有锁紧螺母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快捷。一旦发生交通碰撞事故,充气气囊立即向前方弹出,其充气和弹出速度可以做得很快,不但能避免目前的充气气囊冲向人体造成新的伤害(因弹出方向是背向人体,无须考虑对人体的伤害),而且能有效缓冲和减小交通碰撞事故中车体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方法存在的弊端,带来了新的功能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 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图2 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 是图2中的气囊5与安全带6结合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上附图所公开的结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中,1为传感(器)模块;2为控制模块;3为充气源模块;4为快速接头;5为充气气囊,由超薄尼龙材料制成;6为佩戴在人体上的安全带,气囊折叠后设置在其内的折叠层内;7为气囊充气口中的导管;8为锁紧套筒;9为锁紧螺母。参见图1、图2,其传感模块1、控制模块2及充气源模块3等三块模块为发生交通事故时起连锁反应瞬间将充气气囊5向前弹出的装置,它们均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装置,不同之处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囊5是设在人体前方的车体上,其充气气囊弹出时是冲向人体的。而本专利技术中的气囊5是设置在安全带6上,其充气气囊的弹出是背向人体的。参见图1、图3,当交通工具发生碰撞事故时,传感模块1将其感应信号输入到控制模块2,由控制模块2根据其要求发出充气发射指令,充气源模块3将气体通过快速接头4中的导管7爆入折叠的气囊5中,气囊5充气向前弹出,不但不会伤及人体(因弹出是背向人体),还会缓冲和减小交通碰撞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中的气囊式安全带,其气囊(5)外由远至近依次设置有传感模块(1)、控制模块(2)、充气源模块(3),充气源模块(3)通过接头(4)与气囊(5)相接,其特征在于气囊(5)的一侧设置在人体上的安全带(6)的前部,气囊(5)前部的充气弹起部位朝向交通工具的前进方向。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气囊(5)折叠后一侧通过粘结或缝制设置在安全带(6)的折叠层内。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气囊(5)的充气口接头(4),其内的充气口套置在导管(7)外,充气口外设置一个截面为“c”形的锁紧套筒(8),套筒(8)的内壁设有凸形条,外壁设有螺纹,螺纹外设有锁紧螺母(9)。全文摘要一种用于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中的气囊式安全带,主要解决目前交通工具中的安全带在发生猛烈碰撞交通事故中不能有效防止人身伤害的问题。它是将气囊设置在人体的安全带的前部,气囊前部的充气弹起部位朝向交通工具的前进方向,气囊外由远至近依次设置有传感模块、控制模块、充气源模块,充气源模块通过接头与气囊相接。当交通工具发生强烈碰撞时,上述三个模块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使其气囊马上被充气向前弹出,这样就缓冲和减小了碰撞对人体的伤害。它可广泛用于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文档编号B60R21/16GK1718480SQ20051001914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曙生, 王洪生 申请人:王曙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中的气囊式安全带,其气囊(5)外由远至近依次设置有传感模块(1)、控制模块(2)、充气源模块(3),充气源模块(3)通过接头(4)与气囊(5)相接,其特征在于:气囊(5)的一侧设置在人体上的安全带(6)的前部,气囊(5)前部的充气弹起部位朝向交通工具的前进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曙生王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曙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