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73788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内网监控系统以及大型监控系统中,视频解密由专门的服务器承担,因此服务器大屏只需要接入到解密服务器,不需要自己做视频解密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视频流进行加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会议、数字电视、视频聊天、在线影视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视频会议以其快速实时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些视频服务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很容易遭受人为的攻击,如数据拦截、信息窃取、数据篡改和数据添删等。而对于政府、企业和军事、安防监控等领域,对视频内容的安全要求更高,如何保证视频内容的安全性是当前多媒体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多采用认证技术或者权限划分的方式,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存储器中的视频。在传输方面,多采用建立专门的安全通道保证视频传输的安全性。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如果认证过程过于严格,或者权限划分过于复杂将降低用户使用的方便性,极大降低用于体验,相反,如果认证比较简单或者权限划分粒度大,则容易出现漏洞,从而被攻击。因此,对视频内容本身进行加密,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当前,已经有部分对视频加密的产品,方法是将视频视为普通文本,对存储在本地的视频文件全部加密。这种方式未考虑数据格式不变性和数据可操作性,难以针对传输中的视频进行加密,因此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利用 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步骤2: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所述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 步骤3:所述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视频服务器上的密文视频; 步骤4: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 步骤5: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监控系统以及大型内网监控系统中。普通监控系统中必须预先集成SM1安全模块后,其播放器才能边解密边浏览视频。而在大型内网监控系统中,可以架设专门进行解密的服务器,监控大屏在内网内无需做解密工作,只需直接访问解密服务器即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查看视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加密模块利用SM1分组对称加密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解密模块利用SM1分组对称解密算法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 进一步,所述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的过程利用加密摄像头中的处理器创建的加密线程对视频流进行加密,所述加密线程根据加密摄像头中的 处理器控制的调度线程的调度执行视频流的加密过程。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对视频末尾的分组做填充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还包括对密文视频进行加壳的步骤。 进一步,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系统,包括内置加密模块的加密摄像头,视频服务器和内置解密模块的解密客户端; 所述加密摄像头,用于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 所述视频服务器,用于存储密文视频,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 所述解密客户端,用于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进一步,加密模块内置SM1分组对称加密算法,所述解密模块内置SM1分组对称解密算法。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加密摄像头,2、视频服务器,3、解密客户端,4、加密模块,5、解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图。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步骤2: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所述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 步骤3:所述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视频服务器上的密文视频; 步骤4: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 步骤5: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所述步骤1中加密模块利用SM1分组对称加密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所述步骤5中解密模块利用SM1分组对称解密算法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 所述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的过程利用加密摄像头中的处理器创建的加密线程对视频流进行加密,所述加密线程根据加密摄像头中的处理器控制的调度线程的调度执行视频流的加密过程。 所述步骤1中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对视频末尾的分组做填充的步骤。 所述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还包括对密文视频进行加壳的步骤。 所述步骤1中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对加密摄像头获得的视频流进行去噪声、矫正和增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视频流压缩成H.264格式。 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系统,包括内置加密模块4的加密摄像头1,视频服务器2和内置解密模块5的解密客户端3; 所述加密摄像头,用于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内置的加密模块4,加密模块4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2; 所述视频服务器2,用于存储密文视频,接收解密客户端3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3; 所述解密客户端3,用于向视频服务器2发送视频获取请求,接收视频服务器2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5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加密模块4内置SM1分组对称加密算法,所述解密模块4内置SM1分组对称解密算法。 本方案基于国密SM1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步骤2: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所述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步骤3:所述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视频服务器上的密文视频;步骤4: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步骤5: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19 CN 201410408932X1.一种利用国密SM1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
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步骤2: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
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所述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
步骤3:所述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视
频服务器上的密文视频;
步骤4: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
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
步骤5: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
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密模块
利用SM1分组对称加密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解密模块
利用SM1分组对称解密算法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对视频流
进行加密的过程利用加密摄像头中的处理器创建的加密线程对视频流进行
加密,所述加密线程根据加密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超芦翔吕世超潘磊汪明伟江再伟孙兆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