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6697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针对初始情况下管道内充满水介质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基于管道沿程损失与管道距离长度的关系,在特定位置设置监测浆头的加速流监测站,并在后级泵站主管中引入旁通管道,当加速流监测站监测到浆头时,打开旁通管道阀门将浆体输送主管道内的介质水通过旁通管道输送至脱水车间,有效利用长距离的沿程损失抵消加速流监测站的加速流负压,实现了不启动后级泵站加压主泵设备也能有效地控制加速流,克服了传统依靠后级泵站加压主泵提高压力的加速流控制方式的诸多缺陷,降低了浆体管道磨损,提高了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针对初始情况下管道内充满水介质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基于管道沿程损失与管道距离长度的关系,在特定位置设置监测浆头的加速流监测站,并在后级泵站主管中引入旁通管道,当加速流监测站监测到浆头时,打开旁通管道阀门将浆体输送主管道内的介质水通过旁通管道输送至脱水车间,有效利用长距离的沿程损失抵消加速流监测站的加速流负压,实现了不启动后级泵站加压主泵设备也能有效地控制加速流,克服了传统依靠后级泵站加压主泵提高压力的加速流控制方式的诸多缺陷,降低了浆体管道磨损,提高了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在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技术中,特殊地理地貌使得管道沿线海拔高差较大,增加了铁精矿矿浆管道的输送难度,而且在多级泵站衔接输送过程中,浆头、浆尾到达不同位置的压力和速度均有很大的变化,当比重大的介质(铁精矿)推着比重较轻的介质(水)(俗称浆头)从海拔高处往低处走时会产生加速流,当比重轻的介质推着比重较大的介质(俗称浆尾)从低处往高处走时会发生过压。实际中矿浆推水从海拔高点往下走时所产生的加速流将会对下游管道以及后级泵站带来较大的磨损破坏,因此必须制止这种加速流的产生,保证浆体管道的安全运行。现有技术中对这种浆头带来的加速流进行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及时启动后级泵站加压主泵来提高入口压力,迫使浆头所在高点位置的压力升高,以此来抵消浆头在高点所产生负压,阻止加速流的产生,这种加速流控制方案存在诸多缺陷:一、需要多点监测,多设备参与控制,操作繁琐;二、由于后级管线是水,沿程损失不高,使得及时启动后级泵站加压主泵的成本增高;三、泵站人员需要不定时地去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情况,且由于入口压力升高,高压危险源点增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针对初始情况下管道内充满水介质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基于管道沿程损失与管道距离长度的关系,在特定位置设置监测浆头的加速流监测站,并在后级泵站主管中引入旁通管道,当加速流监测站监测到浆头时,打开旁通管道阀门将浆体输送主管道内的介质水通过旁通管道输送至脱水车间,有效利用长距离的沿程损失抵消加速流监测站的加速流负压,实现了不启动后级泵站加压主泵设备也能有效地控制加速流,克服了传统依靠后级泵站加压主泵提高压力的加速流控制方式的诸多缺陷,降低了浆体管道磨损,提高了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包括前级泵站八、加速流监测站8、后级泵站匕脱水车间0和浆体输送主管道2,沿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所述后级泵站设置于所述前级泵站纟的下游,所述脱水车间0设置于所述后级泵站的下游,所述加速流监测站8设置于所述前级泵站纟和后级泵站之间的浆体输送主管道2的海拔高点位置,所述后级泵站包括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和旁通管道7,所述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设置于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2上,所述旁通管道7并联于所述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的两端并连通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匕 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加速流监测站8与后级泵站(: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条件:流体自加速流监测站8输送至脱水车间0时,加速流监测站8和脱水车间0之间浆体输送主管道的长度对流体所产生的沿程损失阻力足以抵消加速流监测站处的加速流负压。 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前级泵站八包括搅拌槽1、喂料泵2和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所述搅拌槽1的底部出口连接于所述喂料泵2,所述喂料泵2的泵送出口连接于所述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所述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的泵送出口连接于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2。 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加速流监测站8包括有第一浆头监测单元4,所述第一浆头监测单元4基于浆体压力和/或密度判定浆头是否到达加速流监测站位置。 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后级泵站还包括有第二浆头监测单元5,所述第二浆头监测单元5设置于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上游的浆体输送主管道2上,所述旁通管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旁通管道阀门9,所述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的前后端设置有主泵出入口阀门8。 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脱水车间0包括消能孔板12、消能支路、消能支路阀门10、脱水阀门11、浓缩池13和水池14,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2连接于所述浓缩池13和水池14,并在浓缩池入口设置有浓缩池入口阀门15,在水池14入口设置有水池入口阀门16,所述消能支路并联于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并在所述消能支路上设置有消能孔板12和消能支路阀门10,在所述消能支路所并联的浆体输送主管道2上设置有脱水阀门11。 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后级泵站与脱水车间0之间的浆体输送主管道长度在70-以上。 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到达以下技术效果: 0、本技术所述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创新引入旁通管道并利用长距离管道的沿程损失抵消加速流负压,无需启动后级泵站主泵设备、也不需要脱水车间复杂的消能结构参与,只需要按时切换后级泵站的旁通管道即可有效控制加速流监测站的加速流,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明显。 2)、本技术不启动后级泵站设备控制加速流,减少了设备电耗,降低了设备磨损,并节约了成本。 3?、本技术不启动后级泵站设备控制加速流,站内人员不需要现场巡检设备运行情况,只需要远程观察压力情况就行,无需到高压区巡检,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八一如级泵站;8—加速流监测站—后级泵站;0—脱水车间-衆体输送主管道; 1-搅拌槽,2-喂料泵,3-前级泵站加压主泵,4~第一浆头监测单元,5-第二浆头监测单元,6-后级泵站加压主泵,7-旁通管道,8-主泵出入口阀门,9-旁通管道阀门,10-消能支路阀门,11-脱水阀门,12-消能孔板,13-浓缩池,14-水池,15-浓缩池入口阀门,16-水池入口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首先描述本技术所述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整体组成结构,如附图1所示的,整体包括前级泵站八、加速流监测站8、后级泵站匕脱水车间0和浆体输送主管道2,前级泵站八包括搅拌槽1、喂料泵2和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所述搅拌槽1的底部出口连接于喂料泵2,所述喂料泵2的泵送出口连接于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的泵送出口连接于浆体输送主管道2,通过前级泵站加压主泵3进一步提升浆体在浆体输送主管道2中的压力和流量。在前级泵站纟后方的预定距离处设置有后级泵站I前级泵站将浆体通过浆体输送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加速流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泵站(A)、加速流监测站(B)、后级泵站(C)、脱水车间(D)和浆体输送主管道(E),沿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E),所述后级泵站(C)设置于所述前级泵站(A)的下游,所述脱水车间(D)设置于所述后级泵站(C)的下游,所述加速流监测站(B)设置于所述前级泵站(A)和后级泵站(C)之间的浆体输送主管道(E)的海拔高点位置,所述后级泵站(C)包括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和旁通管道(7),所述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设置于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E)上,所述旁通管道(7)并联于所述后级泵站加压主泵(6)的两端并连通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光跃瞿承中白建民潘春雷郑晓聪孔垂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