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的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反射片下方的背板,所述背板中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光板通过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反射片,所述背板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定位柱可以贯穿所述反射片上的第一通孔及所述背板上的第二通孔,使所述导光板、所述反射片与所述背板紧固连接,则组装过程简单化,且不需要利用双面胶带,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工作电压低、辐射低、耗能小、机体薄、显示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电视及测量显示等领域。在液晶显示器中包含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利用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来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中的重要组件。 目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反射片、第一双面胶带、第二双面胶带及背板,导光板通过第一双面胶带与反射片紧固连接,反射片通过第二双面胶带与背板紧固连接。在现有技术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基于上述背光模组的结构,首先需要将第二双面胶带的第二面与背板的上表面粘接,其次,将反射片的第二面与第二双面胶带的第一面连接,然后将反射片的第一面与第一双面胶带的第二面连接,最后将第一双面胶带的第一面与导光板的底面连接。 由上述可知,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第一双面胶和第二双面胶使背板、反射片和导光板依次组装的过程比较繁琐,且由于双面胶在连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卷边等问题,从而导致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组装过程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具有定位柱的导光板; 位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通孔; 位于所述反射片下方的背板,所述背板中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光板通过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反射片,所述背板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为柱体;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与所述反射厚度及所述背板厚度的厚度总和相同。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轴对称注塑于所述导光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的个数为四个;其中,两个定位柱为一组,两组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轴对称注塑于所述导光板的两端;位于同一组内的定位柱间隔注塑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和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周长与所述定位柱横截面的周长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和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的周长与所述定位柱横截面的周长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入光侧一端为圆形,出光侧的一端为椭圆形;所述入光侧一端的圆形的直径与所述出光测一端的椭圆形的长半轴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和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周长与所述定位柱横截面的周长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和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的周长与所述定位柱横截面的周长相同。 本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上设置有定位柱,位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中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反射片下方的背板中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在组装的过程中此定位柱可以贯穿所述反射片上的第一通孔及所述背板上的第二通孔,使所述反射片与所述背板紧固连接。因此,采用本技术公开的设置有定位柱的导光板在组装过程中将导光板、反射片和背板三者进行连接的过程比较简单,且不需要利用双面胶带,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具有两个定位柱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具有四个定位柱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具有圆柱体定位柱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俯视不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具有圆柱体及倒圆台体相结合的定位柱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具有正四棱柱体定位柱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俯视不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采用设置有定位柱的导光板在组装过程中将导光板、反射片和背板三者进行连接,避免使用双面胶,使整个背光模组的组装简单化,从而实现提高背光模组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包括:0pencelll01,膜片102,中框103,灯条104,导光板105,反射片106及背板107。 其中,导光板10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柱108,定位柱108通过整体注塑的方式形成于导光板105上,与导光板105为一体; 反射片106位于导光板105下方,在反射片10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9,第一通孔109与定位柱105相对应,定位柱105能够从第一通孔109出穿过,将导光板105与反射片106进行固定连接; 背板107位于反射片106下方,背板10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0,背板107中的第二通孔110与反射片106中的第一通孔109相对应吻合,且第二通孔110同时也与导光板105上的定位柱108相对应,因此,导光板105上的定位柱108可以依次贯穿反射片106中的第一通孔109和背板107中的第二通孔110,使导光板105与反射片106,背板107紧固连接。 通过上述公开的设置有定位柱108的导光板105,在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只需将导光板105上的定位柱108穿过反射片106中的第一通孔109和背板107中的第二通孔110,在定位柱105贯穿于第一通孔109及第二通孔110的作用下,导光板105能够与反射片106完全紧密贴合,反射片106能够与背板107完全紧密贴合,可见导光板105在定位柱108的作用下就能够与反射片106、背板107紧固连接,在整个背光模组的生产过程中,基于上述结构的导光板105,反射片106和背板107使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更为简单,实现了提高背光模组生产效率的目的。另外,在组装背光模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双面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具有两个定位柱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俯视不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导光板105上设置的定位柱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定位柱分别为第一定位柱201和第二定位柱202,第一定位柱201和第二定位柱202相对于导光板的中心轴对称,且注塑于导光板的两端。若导光板为长方体,则可以将这两个定位柱分别注塑于导光板的一对对边的的中点上,即两个定位柱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的导光板; 位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通孔; 位于所述反射片下方的背板,所述背板中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光板通过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反射片,所述背板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的导光板; 位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反射片下方的背板,所述背板中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光板通过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反射片,所述背板紧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为柱体;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为所述反射片厚度和所述背板厚度的厚度总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的个数为两个; 两个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轴对称注塑于所述导光板的两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的个数为四个; 其中,两个定位柱为一组,两组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轴对称注塑于所述导光板的两端; 位于同一组内的定位柱间隔注塑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斌,李宇彬,陈茂华,万小林,刘祖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