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5951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包括水沟6、沉淀池4、潜污水泵5、集水箱2、水泵安装平台、潜水泵3和排水管1,水沟6位于隧道支洞的一侧,沉淀池4将水沟6分为多段,每段水沟6尾端均设有沉淀池4,潜污水泵5安装在沉淀池4中,集水箱2安装在沉淀池4上部,并与潜污水泵5连接,水泵安装平台位于集水箱2底部,潜水泵3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排水管1与潜水泵3连接,延伸至隧道支洞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沉淀池的沉淀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泥沙,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采用多级排水结构,减少了抽水距离,降低了投入;泵站简单,可以拆卸,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需要,进入正洞后,常常需要开挖支洞。支洞开挖常常带有一定的坡度,当隧道支洞开挖坡度为顺坡时,排水采用自然排水,就能够达到排水目的。但是隧道支洞开挖坡度为反坡时,现有隧道排水技术常常出现很多缺点:一是抽水距离长,投入高;二是水泵泥沙积累,影响水泵工作;三是泵站固定,维修困难;四是排水系统一旦出现电力供应问题,隧道渗水就不能及时排出,隧道施工就存在很大的风险,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的进程;五是隧道中潮湿,容易导电,施工人员安全存在很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有效减少泥沙,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多级排水结构,减少了抽水距离,降低了投入;泵站简单,可以拆卸,维修方便。 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包括水沟、沉淀池、潜污水泵、集水箱、水泵安装平台、潜水泵和排水管,水沟位于隧道支洞的一侧,沉淀池将水沟分为多段,每段水沟尾端均设有沉淀池,潜污水泵安装在沉淀池中,集水箱安装在沉淀池上部,并与潜污水泵连接,水泵安装平台位于集水箱底部,潜水泵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排水管与潜水泵连接,延伸至隧道支洞外。 进一步地,所述水沟坡度与隧道支洞坡度相同。水沟坡度与隧道支洞坡度相同,有利于隧道支洞内的渗水汇集至水沟中。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位于水沟上部,排水管之间并排垂直排列。排水管设置在水沟上部,排水管之间并排垂直排列,可以方便车辆运行,在安装上比较快捷,维修方便,隧道支洞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安装平台比集水箱底部高0.3米。潜污水泵抽进集水箱的水含有泥沙,泥沙在集水箱底部进行沉积。水泵安装平台比集水箱高0.3米一方面可以便于泥沙在集水箱底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的潜水泵工作时吸入的泥沙量,保证潜水泵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附近设有水泵控制硐室,其内装备设备,、以及设备。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时,排水系统若不能工作,隧道渗水就不能及时抽排,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大的增加了施工人员工作的危险性。通过水泵控制硐室可以对排水系统进行继续供电,及时抽排隧道渗水,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控制硐室的出入口均设置有防水密闭门。由于隧道环境的特殊性,隧道内含有大量渗水,若发生漏电,将会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施工进度。通过在水泵控制硐室的出入口设置防水密闭门,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漏电事故。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I)本技术通过沉淀池的沉淀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泥沙,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 (2)本技术采用多级排水结构,减少了抽水距离,降低了投入; (3)本技术泵站简单,可以拆卸,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的排水管布置图。 其中:I一排水管,2—集水箱,3—潜水泵,4一沉淀池,5—潜污水泵,6—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包括水沟6、沉淀池4、潜污水泵5、集水箱2、水泵安装平台、潜水泵3和排水管1,水沟6位于隧道支洞的一侧,沉淀池4将水沟6分为多段,每段水沟6尾端均设有沉淀池4,潜污水泵5安装在沉淀池4中,集水箱2安装在沉淀池4上部,并与潜污水泵5连接,水泵安装平台位于集水箱2底部,潜水泵3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排水管I与潜水泵3连接,延伸至隧道支洞外。 在本实施例中,水沟6位于隧道支洞的一侧,在掘进工作面在作业时,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段巷道的渗水不断通过缝隙汇集至水沟6内,通过水沟6内设置的排水设备将水排出;当掘进工作面放炮后,由于放炮后的30min内人员不能进入,此时掘进工作面的渗水通过缝隙汇集至水沟6内,经水沟6内设置的排水设备将水排出。沉淀池4将水沟6分为多段,隧道渗水通过缝隙汇流进水沟6内,水沟6内的水最后流进每段水沟6的尾端的沉淀池4,水在沉淀池4中进行沉积,泥沙沉积到沉淀池4底部,沉淀池4中的潜污水泵5将经过沉淀后的水抽到集水箱2内,集水箱2底部的水泵安装平台上的潜水泵3将集水箱2中的水通过排水管I后,抽排出隧道支洞。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水沟6坡度设置为与隧道支洞坡度相同。水沟6坡度与隧道支洞相同有利于隧道中的渗水汇集到水沟6中。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排水管I设置在水沟6上部,排水管I之间并排垂直排列。如图1、图2所示,排水管I设置在水沟6上部,排水管I之间并排垂直排列,可以方便车辆运行,在安装上比较快捷,维修方便,隧道支洞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水泵安装平台比集水箱2底部高0.3米。潜污水泵5抽进集水箱2的水含有泥沙,泥沙在集水箱2底部进行沉积。水泵安装平台比集水箱2高0.3米一方面可以便于泥沙在集水箱2底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的潜水泵3工作时吸入的泥沙量,保证潜水泵3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I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集水箱2附近设有水泵控制硐室,其内装备配电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时,排水系统若不能工作,隧道渗水就不能及时抽排,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大的增加了施工人员工作的危险性。通过水泵控制硐室可以对排水系统进行继续供电,及时抽排隧道渗水,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水泵控制硐室的出入口均设置有防水密闭门。由于隧道环境的特殊性,隧道内含有大量渗水,若发生漏电,将会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施工进度。通过在水泵控制硐室的出入口设置防水密闭门,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漏电事故。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5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沟(6)、沉淀池(4)、潜污水泵(5)、集水箱(2)、水泵安装平台、潜水泵(3)和排水管(1),所述水沟(6)位于隧道支洞的一侧,所述沉淀池(4)将水沟(6)分为多段,每段水沟(6)尾端均设有沉淀池(4),所述潜污水泵(5)安装在沉淀池(4)中,所述集水箱(2)安装在沉淀池(4)上部,并与潜污水泵(5)连接,所述水泵安装平台位于集水箱(2)底部,所述潜水泵(3)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所述排水管(1)与潜水泵(3)连接,延伸至隧道支洞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沟(6)、沉淀池(4)、潜污水泵(5)、集水箱(2)、水泵安装平台、潜水泵(3)和排水管(1),所述水沟(6)位于隧道支洞的一侧,所述沉淀池(4)将水沟(6)分为多段,每段水沟(6)尾端均设有沉淀池(4),所述潜污水泵(5)安装在沉淀池(4)中,所述集水箱(2)安装在沉淀池(4)上部,并与潜污水泵(5)连接,所述水泵安装平台位于集水箱(2)底部,所述潜水泵(3)安装在水泵安装平台上,所述排水管(I)与潜水泵(3)连接,延伸至隧道支洞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洞反坡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十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