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花钻,包括钻体、钻柄以及螺母,所述钻体为末端内设台肩的空心圆柱体,钻体包括外切削钻和内切削钻,内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内壁设置,至台肩处终止,外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外壁设置,外切削钻包括螺旋槽和切削刃,螺旋槽靠近切削刃处设铰刀刀刃,钻体从台肩处设内螺纹至钻体末端,钻体上沿轴线对称设有贯通的冷却孔,所述钻柄设在钻体空心圆柱体中,钻柄前端设与钻柄螺纹连接的钻柄钉,钻柄钉前端与钻体接触,钻柄末端设与钻体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钻柄和钻体通过螺母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使用麻花钻加工圆环槽,改善冷却效果以及改善加工后孔的表面粗糙度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花钻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花钻。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麻花钻是通过其相对固定轴线的旋转切削以钻削工件的圆孔的工具。因其容肩槽成螺旋状而形似麻花而得名。一般可被夹持在手动、电动的手持式钻孔工具或钻床、铣床、车床乃至加工中心上使用。麻花钻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组成。 目前的麻花钻只能加工孔,对于槽形结构则一般不能用麻花钻,而是采用铣削加工,铣削加工没有钻孔操作简单。并且麻花钻在加工时,会产生很大的切削热,一般的麻花钻的冷却需要在钻孔一段时间后,钻头退出来后加冷却液冷却,很不方便。此外一般麻花钻的横刃较长,横刃的前角是很大的负值,从而将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加快钻头磨损;切削刃过长,引导线只有切削刃两条,容易造成切削后的孔的表面粗糙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花钻,解决使用麻花钻加工圆环槽,改善冷却效果以及改善加工后孔的表面粗糙度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麻花钻,包括钻体、钻柄以及螺母,钻体为末端内设台肩的空心圆柱体,钻体包括外切削钻和内切削钻,内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内壁设置,至台肩处终止,外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外壁设置,外切削钻包括螺旋槽和切削刃,螺旋槽靠近切削刃处设铰刀刀刃,钻体从台肩处设内螺纹至钻体末端,钻体上沿轴线对称设有贯通的冷却孔,钻柄设在钻体空心圆柱体中,钻柄前端设与钻柄螺纹连接的钻柄钉,钻柄钉前端与钻体接触,钻柄末端设与钻体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钻柄和钻体通过螺母紧固。 优选的,外螺纹长度大于内螺纹长度,并且外螺纹延伸至台肩前端。 优选的,钻柄钉与钻体接触部分的形状为锥形。 优选的,冷却孔设有两个。 优选的,铰刀刀刃沿着切削刃布置,直至切削刃末端。 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第一:本技术采用外切削钻和内切削钻,因此可以加工圆孔或者圆弧槽,尤其是加工圆弧槽,一般采用铣削加工,一方面需要增加设备,另一方面加工耗时,然而采取本技术后,加工圆弧槽将会变得很方便。 第二:本技术采用两个贯通的冷却孔,因此可以通过冷却孔注入冷却液,或者将冷却孔与泵体连接注入冷却液,从而不用每次都退刀,节约工时。 第三:本技术采用内置切削钻,外切削钻的横刃长度可以减小至标准麻花钻横刃长度的一半,横刃长度减小,减小轴向力,保护钻头。 第四:本技术的外切削钻的螺旋槽靠近切削刃处设铰刀刀刃。一般麻花钻的切削刃过长,引导线只有切削刃两条,容易造成切削后的孔的表面粗糙度增大,设置铰刀刀刃,可以改善孔的粗糙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钻柄与钻体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钻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I一钻体,2]—螺旋槽,3—铰刀刀刃,4一冷却孔,5—切削刃,6—钻柄11钉,7—内切削钻,8—外螺纹,9一台肩],10—螺母,11 一钻柄,12—横刃,13—外切削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麻花钻,包括钻体1、钻柄11以及螺母10,钻体I为末端内设台肩9的空心圆柱体,钻体I包括外切削钻13和内切削钻7,内切削钻7环绕空心圆柱体内壁设置,至台肩9处终止,外切削钻13环绕空心圆柱体外壁设置,外切削钻13包括螺旋槽2和切削刃5 ;螺旋槽2靠近切削刃5处设铰刀刀刃3,铰刀刀刃3沿着切削刃5布置,直至切削刃5末端,一般麻花钻的切削刃5过长,引导线只有切削刃5两条,容易造成切削后的孔的表面粗糙度增大,设置铰刀刀刃3,可以改善孔的粗糙度;钻体I从台肩9处设内螺纹至钻体I末端,钻体I上沿轴线对称设有两个贯通的冷却孔4,因此可以通过冷却孔4注入冷却液,或者将冷却孔4与泵体连接注入冷却液,从而不用每次都退刀,节约工时;钻柄11设在钻体I空心圆柱体中,钻柄11前端设与钻柄11螺纹连接的钻柄钉6,钻柄钉6前端与钻体I接触,钻柄钉6与钻体I接触部分的形状为锥形;钻柄11末端设与钻体I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8,外螺纹8长度大于内螺纹长度,并且外螺纹8延伸至台肩9前端;钻柄11和钻体I通过螺母10紧固;本技术采用外切削钻13和内切削钻7,因此可以加工圆孔或者圆弧槽,尤其是加工圆弧槽,一般采用铣削加工,一方面需要增加设备,另一方面加工耗时,然而采取本技术后,加工圆弧槽将会变得很方便;采用内切削钻7,外切削钻13的横刃12长度可以减小至标准麻花钻横刃长度的一半,横刃12长度减小,减小轴向力,保护钻头。 本技术的具体过程如下: 钻削圆孔时,钻柄钉6和钻柄11螺纹连接,利用钻柄11前端部分呈锥形,与钻体I接触,钻柄11末端与钻体I通过螺纹连接,并用螺母10紧固,这样钻柄11和钻体I可靠连接,则可以利用外切削钻13加工圆孔。当需要加工圆弧槽时,则将钻柄钉6从钻柄11中取下,向上拧钻柄11,通过钻柄11和钻体I的螺纹连接使钻体I形成一定内部空间,然后用螺母10紧固,这样就可以加工圆弧槽了。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花钻,解决使用麻花钻加工圆环槽,改善冷却效果以及改善加工后孔的表面粗糙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麻花钻,包括钻体、钻柄以及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为末端内设台肩的空心圆柱体,钻体包括外切削钻和内切削钻,内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内壁设置,至台肩处终止,外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外壁设置,外切削钻包括螺旋槽和切削刃,螺旋槽靠近切削刃处设铰刀刀刃,钻体从台肩处设内螺纹至钻体末端,钻体上沿轴线对称设有贯通的冷却孔,所述钻柄设在钻体空心圆柱体中,钻柄前端设与钻柄螺纹连接的钻柄钉,钻柄钉前端与钻体接触,钻柄末端设与钻体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钻柄和钻体通过螺母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花钻,包括钻体、钻柄以及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为末端内设台肩的空心圆柱体,钻体包括外切削钻和内切削钻,内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内壁设置,至台肩处终止,外切削钻环绕空心圆柱体外壁设置,外切削钻包括螺旋槽和切削刃,螺旋槽靠近切削刃处设铰刀刀刃,钻体从台肩处设内螺纹至钻体末端,钻体上沿轴线对称设有贯通的冷却孔,所述钻柄设在钻体空心圆柱体中,钻柄前端设与钻柄螺纹连接的钻柄钉,钻柄钉前端与钻体接触,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北工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