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5643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S1、选取一压块和一吊梁;S2、计算第一重心、第二重心;S3、在第一重心与吊梁的端点之间设置第一吊点组,在第二重心与搬送标的之间的吊梁上设置第二吊点组;S4、在吊梁的端点与第一吊点组之间的吊梁上设置第三吊点组;S5、将第一吊点组和第二吊点悬吊于第一起重设备,第三吊点组悬吊于第二起重设备;S6、实施吊装作业。通过吊起再平移的方式将搬送标的送入建造物内部,可以在建造物封顶后进行作业,降低了作业成本;进一步通过在吊梁上设置合适的吊点并通过作业时实时调整平衡,使得作业的安全性高,更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建造过程中,大型封舱件设备的重量在10吨左右。此类设备吊装一般都是先将设备吊装到位,封舱后进行下一阶段的建造。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设备到货期晚的情况,这就产生了如下问题:一方面,船舶建造到一定阶段后停止建造,待到设备到货吊船安装后进行下一阶段的建造。若此类设备较多,将严重影响船舶建造进度,持续延期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船舶建造到一定阶段后不等设备,连续下一阶段的建造。待后期设备到货后租借大型起重叉车将设备从已封闭的侧面水平移进去。这样能保证建造进度,但目前能满足载重量大且起升高度高的叉车很少且租借经费很昂贵,这样也会大大增加船舶的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成本高昂以及在目标位置的垂直方向上有遮挡物时吊装作业无法完成降下步骤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更低、不通过降下方式放置搬送标的且可以在建造物封顶后进行作业的吊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吊装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以下步骤:S1、选取一压块、一吊梁。此处,设置压块和吊梁是通过杠杆原理将搬送标的支承,由于三者的共同重心在水平方向会远离搬送标的,因此搬送标的的上方可以不设置吊绳。这样一来,即使在建造物封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吊起再平移的方式将搬送标的送入建造物内部。S2、计算所述压块和搬送标的分别放置于所述吊梁的两端时,所述压块与所述吊梁的共同重心并记为第一重心,计算所述压块、所述吊梁和所述搬送标的的共同重心记为第二重心;S3、在所述第一重心与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一吊点组,在所述第二重心与所述搬送标的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二吊点组;S4、在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与所述第一吊点组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三吊点组;此处,对三个吊点的设置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搬送标的和压块均压在吊梁上时,至少需要两组吊绳才能够将吊梁吊起并保持平衡,这两组吊绳的吊点必须分处于三者共同重心的两侧(即上述第二重心)。由于吊装作业进行过程中,在搬送标的到达目标位置并卸下搬送标的后,重心会朝压块一侧发生偏移,此时若要保持平衡,也必须要在第一重心的两侧设置两组吊点。因此,在最简单的方案中,至少需要将两组吊绳的吊点分别第一重心、第二重心共同的两侧。另外,由于吊装作业中需要将搬送标的水平伸入建造物,因此,搬送标的的垂直上方不能有吊绳,否则会与建造物干涉。然后,当搬送标的被卸下,重心发生转移时,吊梁必然的会发生倾斜于放置有压块的一端,这时必须通过再设置一个可调整的吊绳拉起吊梁,该吊绳的吊点应当比第一吊点组更靠近放置有压块一端的端点。S5、将所述压块和搬送标的分别放置于所述吊梁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吊点组和所述第二吊点组均通过吊绳悬吊于一第一起重设备,所述第三吊点组悬吊于一第二起重设备;S6、在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拉放所述第三吊点组以调整所述吊梁的平衡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起重设备对所述吊梁实施吊装作业。此处,一般来说,用于拉起第三吊点组上吊绳的第二起重设备的拉力相对于第一起重设备要低,因此,第三吊点组应当尽量靠近端点以获得更大的力矩。同时,由于第三吊点的吊绳组不承担主要的承重的任务,承重的主要任务还是由第一吊点组和第二吊点组的吊绳完成,因此,在S3中,第一吊点组也不可以设置于第一重心和第二重心之间。较佳的,所述S6为:在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拉放所述第三吊点组以调整所述吊梁的平衡的同时,用所述第一起重设备垂直吊起所述吊梁后,于水平方向将放置有所述搬送标的一端的所述吊梁移动至目标位置;所述S6后还包括有:S7、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拉起所述第三吊点组以调整所述吊梁的平衡的同时,利用所述第一起重设备,从所述吊梁上卸下所述搬送标的后,再将所述吊梁水平移动离开所述目标位置再垂直降下到初始位置。也就是说,此处通过垂直吊起再水平移动的方式进行吊装作业,避开了从建造物的顶部,然后再原路返回。较佳的,所述S4和所述S5之间包括有S41:将所述搬送标的通过攀吊的方式绑扎。较佳的,所述S4为:在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上设置一第三吊点组。此处,将第三吊点组设置于端点可以使力矩最大化。较佳的,所述S6和所述S7之间包括有S61:所述搬送标的卸下前,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对所述第三吊点施加预拉力。此处,施加预拉力可以防止在搬送标的卸下时更易于调节平衡。较佳的,所述第一起重设备为起重机,所述第二起重设备为手拉葫芦。较佳的,所述吊梁为内部加筋的箱型截面组合梁。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吊起再平移的方式将搬送标的送入建造物内部,可以在建造物封顶后进行作业,降低了作业成本;进一步通过在吊梁上设置合适的吊点并通过作业时实时调整平衡,使得作业的安全性高,更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吊装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吊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吊梁伸入目标位置的开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本实施例涉及的吊装方法以3000英尺钻井船(S6030轮)的30D1总段上吊装作为重型设备的变压器为例进行说明,变压器到货期晚,而此时30D1总段船体结构已总组结束,变压器无法直接垂直吊装,只能从封闭的侧面水平吊进去。变压器需分别安装到30D1总段二甲板上BL5173(距离地面约为7米)及BL9837(距离地面约为12米)的位置,现有的叉车额定起重量及起升高度若要完成吊装作业需要极高的成本。图1为本实施例的吊装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吊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吊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0、选取10吨重的压铁2作为压块,制作一内部加筋的箱型截面组合梁作为吊梁,将压铁2和变压器1分别放置于吊梁3的两端。压铁2的底长为584mm,变压器1的重量为11.8吨,底长为1320mm。吊梁3总长为9000mm。上述吊梁3的长度根据公式计算:长度=2×(变压器1的长度+变压器1后端到假定重心的距离)图3为吊梁伸入目标位置的开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假定重心的位置根据确定以下原则确定:以吊梁3上与伸入开口一端相差一个变压器长度的点为原点,向搬送标的所要到达的目标位置安放变压器1的垂直上方的开口外沿上的点作出射线,以该原点为圆心,钢丝绳长为半径作圆,该圆与该射线的交点作为假定重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吊梁长度=2×(2.5米+2米)=9米吊梁宽度:变压器机座宽度为1米,压铁宽度为1.2米。故设计的吊梁为T型梁,两端宽分别为1米和1.5米。吊梁高度=目标位置开口的高度-搬送标的的高度。既保证强度要求且满足施工为宜,本实例高为0.35米。步骤20、计算压铁2和变压器1分别放置于吊梁3的两端时,压铁2与吊梁3的共同重心记为第一重心,计算压铁2、吊梁3和变压器1的共同重心记为第二重心。仅计算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重心位置,公式为:G:物体的重量;XC:物体在X轴向方向上的重心坐标;∑ΔGX分割的规则小物体在X轴方向上的重心坐标与重量乘积之和。如此求得第一重心为1420mm,第二重心为3793mm。步骤30、在第一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吊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以下步骤:S1、选取一压块和一吊梁;S2、计算所述压块和搬送标的分别放置于所述吊梁的两端时,所述压块与所述吊梁的共同重心并记为第一重心,计算所述压块、所述吊梁和所述搬送标的的共同重心记为第二重心;S3、在所述第一重心与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一吊点组,在所述第二重心与所述搬送标的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二吊点组;S4、在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与所述第一吊点组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三吊点组;S5、将所述压块和搬送标的分别放置于所述吊梁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吊点组和所述第二吊点组均通过吊绳悬吊于一第一起重设备,所述第三吊点组悬吊于一第二起重设备;S6、在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拉放所述第三吊点组以调整所述吊梁的平衡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起重设备对所述吊梁实施吊装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以下步骤:S1、选取一压块和一吊梁;S2、计算所述压块和搬送标的分别放置于所述吊梁的两端时,所述压块与所述吊梁的共同重心并记为第一重心,计算所述压块、所述吊梁和所述搬送标的的共同重心记为第二重心;S3、在所述第一重心与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一吊点组,在所述第二重心与所述搬送标的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二吊点组;S4、在放置有所述压块一侧的所述吊梁的端点与所述第一吊点组之间的所述吊梁上设置一第三吊点组;S5、将所述压块和搬送标的分别放置于所述吊梁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吊点组和所述第二吊点组均通过吊绳悬吊于一第一起重设备,所述第三吊点组悬吊于一第二起重设备;S6、在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拉放所述第三吊点组以调整所述吊梁的平衡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起重设备对所述吊梁实施吊装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为:在通过所述第二起重设备拉放所述第三吊点组以调整所述吊梁的平衡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隆宝喇孝正张俊张国平张栋旭裘伟平徐张敏惠红根刘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