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及泵车,该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包括主油缸、输送缸、活塞杆、具有进油腔的压盖、与进油腔相连的润滑油泵及与润滑油泵相连的润滑油箱,压盖设置于主油缸靠近输送缸的一端或输送缸靠近主油缸的一端,活塞杆及连接于活塞杆后端的输送缸活塞中形成有进油通路,活塞杆穿设于主油缸、输送缸及压盖,活塞杆在滑动的过程中,进油通路的进油孔滑入进油腔时,润滑油箱中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泵泵入进油腔、所述进油通路流入所述输送缸内。由于润滑油孔开设于压盖上,输送缸的周壁上没有开设润滑油孔,因此不存在对输送缸活塞刮伤的现象,从而可以避免由刮伤而产生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及泵车
本技术涉及泵车
,尤其涉及一种泵车及该泵车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具有同时完成现场混凝土的输送机布料作业的功能,是土建工地现场混凝土浇注中不可或缺的机械设备。通常,混凝土泵车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较大,容易造成混凝土泵车的磨损。为了使混凝土泵车能够全天候、满负荷运转条件下仍能持久、正常的工作,就必须保证零部件的耐磨性、可靠性,因此,混凝土泵车的机械设备的润滑保养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输送是通过泵送油缸的一次次推送实现的,输送缸活塞头与输送缸之间的每次滑动摩擦发热将磨损活塞头和输送缸,因此需要加注润滑油脂对输送缸活塞与缸体之间进行润滑。在石油开采领域中的压裂泵车也存在着上述的问题。传统输送缸活塞的润滑方式采用固定润滑点,即在输送缸的缸筒上开设有润滑油孔,润滑油泵将输送缸外部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孔泵入输送缸中以进行润滑。 然而,该种定点润滑的方式需要润滑油泵对润滑油泵送时间具有高度的控制精度,即只有当输送缸活塞达到润滑油孔的位置时的一瞬间润滑油泵才能向输送缸中泵油,而且要求响应速度很快,若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差,则会造成输送缸活塞与输送缸缸体之间会出现干摩擦的现象。另外,该种定点润滑的方式的润滑时间短、效果不佳,大大降低输送缸和输送缸活塞头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加工精度问题,润滑油孔容易存在锋利的边缘,在输送缸活塞头与输送缸之间的每次滑动过程中,输送缸活塞头上的密封件容易被润滑油孔的锋利边缘刮伤,产生机械故障或漏浆现象的发生。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以便更加适应使用需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其包括主油缸、输送缸、活塞杆、具有进油腔的压盖、与进油腔相连的润滑油泵及与润滑油泵相连的润滑油箱,压盖设置于主油缸靠近输送缸的一端或输送缸靠近主油缸的一端,活塞杆及连接于活塞杆后端的输送缸活塞中形成有进油通路,活塞杆穿设于主油缸、输送缸及压盖,活塞杆在滑动的过程中,进油通路的进油孔滑入进油腔时,润滑油箱中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泵泵入进油腔、所述进油通路流入所述输送缸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通路包括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沿轴向开设的进油通道、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壁上开设的与所述进油通道相连通的进油孔、及在所述输送缸活塞的周壁上开设的与所述进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开设于靠近所述输送缸活塞的一侧,以使所述活塞杆向所述主油缸方向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进油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通道中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通道中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油缸靠近所述输送缸的一端或所述输送缸靠近所述主油缸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及所述主油缸设置有所述压盖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输送缸与所述压盖相对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后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缸及所述输送缸设置有所述压盖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主油缸与所述压盖相对正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后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 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的润滑油孔开设于压盖上,输送缸的周壁上没有开设润滑油孔,因此不存在对输送缸活塞刮伤的现象,从而可以避免由刮伤而产生机械故障或漏浆现象的发生。另外,压盖具有一定长度,进油孔可在压盖中移动较长的时间,这样可以给润滑油泵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泵油控制,因此可降低对润滑油泵控制精度的要求,也降低了输送缸活塞与输送缸缸体之间现干摩擦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输送缸和输送缸活塞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泵车,其设置有所述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泵车为压裂泵车或混凝土泵车。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设有上述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的泵车,由于上述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的泵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其用于对输送缸活塞进行润滑。 该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包括主油缸1、输送缸2、活塞杆3、压盖4、润滑油泵5及润滑油箱6。 该压盖4设置在该主油缸I靠近该输送缸2的一端,该压盖4内开设有进油腔41,该压盖4的周壁上开设有与该进油腔41相连通的进油口 42,该进油口 42通过输油管与该润滑油泵5相连接,该润滑油泵5通过输油管与该润滑油箱6相连接。该润滑油箱6中的润滑油通过该润滑油泵5进入该进油腔41中。 该压盖4及该主油缸I设置有压盖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该输送缸2与该压盖4相对正的一端同样开设有第二通孔。该活塞杆3的前端伸入该第一通孔中,后端伸入到第二通孔中,因此该活塞杆3可同时在该主油缸I及该输送缸2中作往复运动。该活塞杆3的前端固定有主油缸活塞31,后端固定有输送缸活塞32,该主油缸活塞31及该输送缸活塞32在该活塞杆3的作用下分别在该主油缸1、该输送缸2中作往复直线运动。 该活塞杆3的后端沿轴向开设有进油通道33,该活塞杆3的周壁上开设有进油孔34,该进油孔34与该进油通道33相连通,该输送缸活塞32的周壁上开设有出油通孔321,该出油通孔321与该进油通道33相连通。这样,该进油孔34、进油通道33及该出油通孔321共同组成了进油通路,该进油腔41中的润滑油通过该进油通路流入到该输送缸2的内缸壁上,以对该输送缸活塞32与输送缸2的内缸壁进行润滑。优选地,为了防止其他介质(如水等)进入该输送缸2中,该进油通道33中设置有单向阀35。另外,为了防止润滑油中的杂质进入该输送缸2中,该进油通道33中还可以设置有过滤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该进油孔34的位置开设于靠近该输送缸活塞32的一侧,当该活塞杆3向该主油缸I方向运动至极限位置时,该进油孔34位于该进油腔41中。这样可防止该进油孔34进入该主油缸I中,使得该主油缸I中的液压油进入该进油孔34中,影响润滑油对该输送缸活塞32与输送缸2的内缸壁之间的润滑效果。 当该活塞杆3向该主油缸I的方向运动时,该润滑油泵5通过输油管把润滑油泵入该进油腔41中,当该进油孔34进入该进油腔41中时,该进油腔41中的润滑油通过该进油孔34流入该进油通道33,并从该出油通孔321流出,最终流至该输送缸2中,以对该输送缸活塞32及该输送缸2进行润滑。当该活塞杆3向该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油缸(1)、输送缸(2)、活塞杆(3)、具有进油腔(41)的压盖(4)、与所述进油腔(41)相连的润滑油泵(5)及与所述润滑油泵(5)相连的润滑油箱(6),所述压盖(4)设置于所述主油缸(1)靠近所述输送缸(2)的一端或所述输送缸(2)靠近所述主油缸(1)的一端,所述活塞杆(3)及连接于所述活塞杆(3)后端的输送缸活塞(32)中形成有进油通路,所述活塞杆(3)穿设于所述主油缸(1)、所述输送缸(2)及所述压盖(4),所述活塞杆(3)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进油通路的进油孔(34)滑入所述进油腔(41)时,所述润滑油箱(6)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润滑油泵(5)泵入所述进油腔(41)、所述进油通路流入所述输送缸(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油缸(1)、输送缸(2)、活塞杆(3)、具有进油腔(41)的压盖(4)、与所述进油腔(41)相连的润滑油泵(5)及与所述润滑油泵(5)相连的润滑油箱¢),所述压盖(4)设置于所述主油缸(1)靠近所述输送缸(2)的一端或所述输送缸(2)靠近所述主油缸(1)的一端,所述活塞杆(3)及连接于所述活塞杆(3)后端的输送缸活塞(32)中形成有进油通路,所述活塞杆(3)穿设于所述主油缸(1)、所述输送缸(2)及所述压盖(4),所述活塞杆(3)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进油通路的进油孔(34)滑入所述进油腔(41)时,所述润滑油箱(6)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润滑油泵(5)泵入所述进油腔(41)、所述进油通路流入所述输送缸(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路包括在所述活塞杆(3)的后端沿轴向开设的进油通道(33)、在所述活塞杆(3)的周壁上开设的与所述进油通道(33)相连通的进油孔(34)、及在所述输送缸活塞(32)的周壁上开设的与所述进油通道(33)相连通的出油通孔(3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缸活塞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34)开设于靠近所述输送缸活塞(32)的一侧,以使所述活塞杆(3)向所述主油缸(1)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飞,杨平,周诗纬,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