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47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仪表板支撑结构,包括:仪表板,设置在机动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前侧处;以及支撑件,适合于支撑仪表板的侧部。脆弱部分以便于沿支撑件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仪表板的侧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仪表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地板横梁(deck cross member)以在车体的左侧面板与右侧面板之间延伸的方式安装在机动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前侧,以便确保车体的刚性。仪表板被支撑在地板横梁上。由于杂物箱(手套箱,glovebox)等安装在仪表板中,所以为了确保这些部件的安装质量,仪表板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为解决这个问题,传统上,已对能够增加刚性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且已将加强件应用到仪表板。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这种仪表板的支撑结构的实例。[专利文献1]  JP-A-2002-200931但是,在上述的传统支撑结构中,所担心的是,当乘客的膝盖与位于仪表板和地板横梁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的高刚性部分发生碰撞时(例如,当车辆遇到碰撞时),对车辆乘客的膝盖造成大输入。虽然可以减少仪表板的刚性,但是这种情况真正地发生时,仍然需要确保足够的刚性,通过该刚性确保杂物箱等的安装质量。也就是,必须同时确保仪表板的硬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板支撑结构,当车辆遇到碰撞时,该仪表板支撑结构能够减少对车辆乘客的膝盖的输入,同时确保仪表板必须具有的刚性。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支撑结构,其包括:仪表板,设置在机动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前侧处;以及支撑件,适合于支撑仪表板的侧部,其中脆弱部分(brittle portion),以于沿支撑件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仪表板的侧部中。脆弱部分可以设置在位于乘客车厢的前排乘客座位侧的侧部中。脆弱部分可以形成为围绕支撑件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侧的形状。脆弱部分可以形成为围绕支撑件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侧的圆弧形。脆弱部分可以包括狭缝。支撑件可以固定于侧部上的预定部分,并且脆弱部分可以设置在预定部分的后侧处。脆弱部分可以以向支撑件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的-->方式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图2是当从车辆侧面观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时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中的仪表板芯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当碰撞时图4所示的截面是如何发生变形的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各种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通过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板支撑结构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图2是当从车辆侧面观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时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中的仪表板芯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当碰撞时图4所示的截面是如何发生变形的截面图,以及图6是本专利技术各种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应注意-->的是,在各个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的方向,In表示车辆的横向地向内的方向,以及Up表示车辆的向上的方向。首先,将简要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应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将利用左侧驾驶型车辆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构成一部分车体框架的翼子板11设置在机动车辆10的前部的侧面上。支撑车体的顶篷的前柱(A柱,front pillar)12从翼子板11的后上部延伸。另外,构成车体下部的侧面框架件的侧梁(side sill)13从翼子板11的后下部延伸。进/出口14(其为乘客进入和离开车辆所通过的开口)形成于由翼子板11、前柱12和侧梁13限定的部分中。仪表板1设置在机动车辆10的乘客车厢的前侧处。仪表板1包括构成仪表板1的芯部的仪表板芯2以及设置在仪表板芯2的表面上以构成设计表面的表皮材料200。如图3所示,仪表板芯2是形成为复杂三维结构的部件,以便具有高刚性。应注意的是,虽然在该实施例中,仪表板芯2由树脂模制为用于仪表板1的芯部,但是除了这个,仪表板芯还可由金属板等制成。另外,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将仪表板芯2描述为其被构造成使得仪表板芯沿仪表板1的整个长度延伸,但是,还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框架结构而部分地制造芯部。杂物箱16(参照图2)安装在开口15中,开口15在仪表板芯的前排乘客座位侧形成于仪表板芯2的下部中。前排座乘客气囊模块安装在开口17中,开口17在仪表板芯的前排乘客座位侧形成于仪表板芯2的上部中。组合仪表或仪表组安装在开口18中,开口18在仪表板芯的驾驶员座位侧形成于仪表板芯2的上部中。车辆导航系统和声音系统安装在开口19中,开口19形成于仪表板芯2的-->中心部中。应注意的是,虽然除开口17至19之外的其它开口也设置在仪表板芯2中,但是此处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如图2所示,仪表板芯2连接于仪表板安装支架4,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在设置于仪表板芯2的侧部2a上的仪表板安装部分3处从车体的框架纵向地向后延伸。在下文中,将会详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仪表板安装部分3的结构。如图4所示,通过具有横向地位于最外部或外部的翼子板外部20、横向地位于翼子板外部20的内部的前柱下外部21、以及横向地位于前柱下外部21的内部的前柱下内部22,翼子板11被构造得刚性较高。翼子板外部20、前柱下外部21和前柱下内部22在凸缘部分(flange portion)23处通过焊接、铆接等接合在一起。盒形的前地板横梁支架25横向地设置在前柱下内部22的内部,用于固定在左、右翼子板11之间延伸的管形的前地板横梁24,以便确保车体的前部的刚性。前柱下内部22和前地板横梁支架25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接合在一起。前地板横梁24的端部和前地板横梁支架25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接合在一起。纵向地向后延伸的、且基本上形成为L形的仪表板安装支架4通过焊接接合于前地板横梁支架25的沿车辆的纵向方向面向后的侧面25a。仪表板芯2的仪表板安装部分3置于仪表板安装支架4的横向外侧处。仪表板安装支架4和仪表板安装部分3通过螺栓26和螺母27而彼此表面接触,螺栓26穿过分别设置在仪表板安装支架4和仪表板安装部分3中的螺栓通孔4a、3a。另外,狭缝5以位于比螺栓通孔3a进一步纵向向后处的方式-->形成于仪表板安装部分3中。仪表板表皮材料200安装在仪表板芯2的纵向后侧上,并且通过装配、螺栓连接、用夹子固定等接合于仪表板芯的纵向后侧。如图1所示,形成于仪表板安装部分3中的狭缝5形成为圆弧形,该圆弧形延伸以便沿着(follow)仪表板安装支架4的外边缘部分。狭缝5的上端部分5a位于比仪表板安装支架4的外缘部分的上端部分4b进一步向上处,而狭缝5的下端部分5b位于比仪表板安装支架4的外缘部分的下端部分4c进一步向下处。另外,狭缝5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5a、5b位于比螺栓通孔3a、4a进一步纵向向后处。下面,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仪表板支撑结构在碰撞时导致的状态。如图5所示,例如,在由于车辆遇到碰撞而使例如乘客的膝盖与刚性特别高的仪表板1的侧端部分的附近发生碰撞从而沿图5箭头F所示的方向产生力输入的情况下,由于仪表板安装支架4的侧部上的翼子板11、前地板横梁24和前地板横梁支架25因为具有比较高的刚性而难以变形,所以仪表板芯2从仪表板芯的侧部2a形成有狭缝5的位置处横向地向内弯曲。通过该结构,当车辆遇到碰撞时由于乘客膝盖碰撞仪表板芯2而对仪表板芯造成输入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板支撑结构,包括:    仪表板,设置在机动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前侧处;以及    支撑件,适合于支撑所述仪表板的侧部,其中,    脆弱部分,以沿所述支撑件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侧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1-28 2006-3195731.一种仪表板支撑结构,包括:仪表板,设置在机动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前侧处;以及支撑件,适合于支撑所述仪表板的侧部,其中,脆弱部分,以沿所述支撑件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侧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脆弱部分设置在位于所述乘客车厢的前排乘客座位侧的侧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仪表板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脆弱部分形成为围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元启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