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066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上的筋板,底板的厚度为T,筋板到底板的高度为H,且H≤3*T,筋板与底板连接部位的宽度为L2,且L2≤0.4*T,筋板顶部的宽度为L1,且L1≤0.6mm。所述筋板的底部与底板以圆角连接,圆角的半径为R,且R=0.3*L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影响零件整体刚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优化加强筋的布置,从而降低汽车内饰板在温度变化时由于加强筋与主体的收缩差异而导致的变形,从而达到降低汽车内饰板变形提升内饰品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筋,尤其是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板是一种薄壁塑料注塑制件,现有技术汽车内饰板的刚度低,且内饰板上下端因使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出现变形的差异性大,导致内饰板上部容易出现异常变形,这些都降低了汽车内饰板使用性能,不利于汽车在与汽车生产地地区温度差异较大的地方的销售。加强筋是塑料零件上不可缺少的功能部件,加强筋能有效增加塑料件的强度和刚度而无需大幅度增大塑料件的壁厚。加强筋的设计需要考虑对内饰板外观的影响及注塑成型的要求,如果加强筋根部过厚,则易在内饰板表面产生缩印等问题,亦会加大内饰板的生产周期。增加汽车内饰板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尺寸合理、有效增加汽车内饰板的强度和刚度又不影响内饰板外观的汽车内饰板加强筋。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车内饰板加强筋,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上的筋板,所述底板的厚度为T,所述筋板到底板的高度为H,且H < 3*T。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与底板连接部位的宽度为L2,且L2 < 0.4*Τ。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顶部的宽度为L1,且L1 ( 0.6mm。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的底部与底板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半径为R,且R =0.3*1^。 本技术可以在不影响零件整体刚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优化加强筋的布置,从而降低汽车内饰板在温度变化时由于加强筋与主体的收缩差异而导致的变形,从而达到降低汽车内饰板变形提升内饰品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加强筋包括底板⑴和连接于底板(I)上的筋板(2),所述底板⑴的厚度为T,所述筋板⑵到底板⑴的高度为H,且H彡3*T ;所述筋板(2)与底板(I)连接部位的宽度为L2,且L2 < 0.4*T ;所述筋板(2)顶部的宽度为L1,且L1S 0.6mm;所述筋板⑵的底部与底板⑴以圆角连接,以避免应力集中,所述圆角的半径为R,且R = 0.3*L2。加强筋的布置也不宜过度集中或者交叉过多,间距一般为壁厚T的2倍。 所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连接于底板(1)上的筋板(2),所述底板(1)的厚度为T,所述筋板(2)到底板(1)的高度为H,且H≤3*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强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I)和连接于底板(I)上的筋板(2),所述底板⑴的厚度为T,所述筋板⑵到底板⑴的高度为H,且H彡3*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2)与底板(I)连接部位的宽度为L2,且L2彡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富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诚车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