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726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是一种带有三极管基极电压判断电路的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包括采用晶体开关管的自激振荡推挽电路,在每个晶体开关管的基极都并联有基极电压判断电路,用以检测晶体开关管的基极电压,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由左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右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输出部分组成;所述输出部分与左、右半桥臂通过变压器匝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和右半桥臂驱动电路中增加的两个三极管基极电压判断电路,解决了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输入端电流过冲的问题,减小了晶体开关管的电应力,提高电源的可靠性,也提高了电源产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
技术介绍
体积小、重量轻及高可靠性是人们对各种军用电源产品的始终要求,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除了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之外,提高电源效率也有利于减小电源的体积、减轻电源的重量、提高电源的可靠性。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如图1所示:由器件1~15组成,其中器件7、10为主功率变压器的一对原边绕组,器件11、12为主功率变压器的一对反馈绕组,器件13为主功率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电路的构成关系为:原边绕组7和三极管2串联构成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的左半桥臂;电阻4、反馈绕组11、电阻3组成的串联支路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的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同理,原边绕组10和三极管9串联构成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的右半桥臂;电阻4、反馈绕组12、电阻8组成的串联支路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的右半桥臂驱动电路;副边绕组13、二极管14、电容15构成输出部分。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三极管2的导通周期内,左半桥臂工作,三极管9处于关断状态,右半桥臂不工作,反之亦然。在每个三极管(2或9)的导通周期内,主功率变压器的磁心都会被逐渐驱动至饱和状态,变压器磁心的饱和引起了原边绕组7、10和反馈绕组11、12上电压的翻转,实现了三极管(2或9)交替导通和关断,左半桥臂和右半桥臂交替工作。当三极管(2或9)的导通或关断时间过长的话,将引起主功率变压器磁心的过饱和,一方面会产生额外的损耗,降低了整个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主功率变压器磁芯饱和,变压器原边电感量将急剧减小,根据公式:I=E×T/L,变压器原边电流将产生很大的过冲,增大了晶体开关管的电应力,降低了电源产品的可靠性,同时也限制了电源产品体积和重量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用来解决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中主功率变压器饱和的问题,使得晶体管不再依赖主功率变压器的饱和导通和关断。一方面可以抑制变压器原边电流过冲,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源产品的效率。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是一种带有三极管基极电压判断电路的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由左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右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输出部分、第一电容1、第二电容5、第一二极管6组成;其中:左半桥臂由第一原边绕组7、第一三极管2、第四电阻19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一原边绕组7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一原边绕组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19的一端,第四电阻19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左半桥臂的输出为第一三极管2的基极;  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由第二电阻4、第一反馈绕组11、第一电阻3、第六电阻18、第一稳压管20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电阻4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电阻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反馈绕组11的一端,第一反馈绕组11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3的一端、第一电阻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18的一端、第六电阻1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稳压管20的一端,第一稳压管20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为第六电阻18接至第一电阻3的一端;左半桥臂输出与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相互连接;右半桥臂由第二原边绕组10、第二三极管9、第五电阻22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右半桥臂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原边绕组10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原边绕组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9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9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22的一端,第五电阻22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右半桥臂的输出为第二三极管9的基极;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由第二电阻4、第二反馈绕组12、第三电阻8、第五电容17、第二稳压管21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电阻4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电阻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反馈绕组12的一端,第二反馈绕组12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8的一端、第三电阻8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23的一端、第七电阻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稳压管21的一端,第二稳压管21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为第二稳压管21接至第三电阻8的一端;右半桥臂输出与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相互连接;输出部分由副边绕组13、第二二极管14、第三电容15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输出部分和左、右半桥臂通过变压器匝链,输出部分的输出端口位于第二二极管14、第三电容15之间。本专利所述的第一原边绕组7、第二原边绕组10、第一反馈绕组11、第二反馈绕组12、副边绕组13是已知的自激振荡推挽式变压器的各个绕组。进一步具体所述的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包括在第一三极管2和第二三极管9的发射极对地分别串联发射极电流检测电阻19、22,基极对地分别并联基极电压稳压二极管2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输入电流过冲抑制电路,通过在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和右半桥臂驱动电路中增加的两个功能电路,解决了传统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中主功率变压器饱和的问题,使得晶体管不再依赖主功率变压器的饱和来导通和关断。不仅抑制变压器原边电流过冲、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源产品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的加速起振电路,也即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电路图。图中,1-第一电容,2-第一三极管,3-第一电阻,4-第二电阻,5-第二电容,6-第一二极管,7-第一原边绕组,8-第三电阻,9-第二三极管,10-第二原边绕组,11-第一反馈绕组,12-第二反馈绕组,13-副边绕组,14-第二二极管,15-第三电容,18-第六电阻,19-第四电阻,20-第一稳压管,21-第二稳压管,22-第五电阻,23-第七电阻。图2中的,虚框A为左半臂桥,虚框B为左半臂桥驱动,虚框C为右半臂桥驱动,虚框D为右半臂桥,E为输出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实施方式的元器件序号即为附图说明中描述的元器件。本技术的方案如图2所示,是一种带有三极管基极电压判断电路的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由器件1~23组成。第一原边绕组7、第一三极管2、第四电阻19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第二电阻4、第一反馈绕组11、第一电阻3、第六电阻18、第一稳压管20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同理,第二原边绕组10、第二三极管9、第五电阻22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右半桥臂;第二电阻4、第二反馈绕组12、第三电阻8、第七电阻23、第二稳压管21组成串联支路构成右半桥臂驱动电路。在三极管2和三极管9的发射极分别串联发射极电流检测电阻19、22,基极分别并联基极电压稳压二极管20、21,当原边绕组电流上升时,发射极电流检测电阻19或22上的压降也会跟着上升,三极管2、9基极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其特征是:是一种带有三极管基极电压判断电路的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由左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右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输出部分、第一电容1、第二电容5、第一二极管6、第三二极管18、第四二极管23组成;所述输出部分与左、右半桥臂通过变压器匝链,输出部分的输出端口位于第二二极管14与第三电容15之间;其中:所述的左半桥臂由第一原边绕组7、第一三极管2、第四电阻19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一原边绕组7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一原边绕组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19的一端,第四电阻19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左半桥臂的输出为第一三极管2的基极; 所述的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由第二电阻4、第一反馈绕组11、第一电阻3、第四电容16、第一稳压管20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电阻4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电阻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反馈绕组11的一端,第一反馈绕组11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3的一端、第四电容16的一端,第一电阻3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一稳压管20的一端,第一稳压管20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为第一稳压管20接至第一电阻3的一端;左半桥臂输出与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相互连接;所述的右半桥臂由第二原边绕组10、第二三极管9、第五电阻22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右半桥臂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原边绕组10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原边绕组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9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9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22的一端,第五电阻22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右半桥臂的输出为第二三极管9的基极;所述的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由第二电阻4、第二反馈绕组12、第三电阻8、第五电容17、第二稳压管21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电阻4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电阻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反馈绕组12的一端,第二反馈绕组12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8的一端、第五电容17的一端,第三电阻8、第五电容17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二稳压管21的一端,第二稳压管21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为第二稳压管21接至第三电阻8的一端;右半桥臂输出与右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相互连接;所述的输出部分由副边绕组13、第二二极管14、第三电容15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电源输入端电流过冲的电路,其特征是:是一种带有三极管基极电压判断电路的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自激振荡推挽变换器由左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右半桥臂、左半桥臂驱动电路、输出部分、第一电容1、第二电容5、第一二极管6、第三二极管18、第四二极管23组成;所述输出部分与左、右半桥臂通过变压器匝链,输出部分的输出端口位于第二二极管14与第三电容15之间;其中:
所述的左半桥臂由第一原边绕组7、第一三极管2、第四电阻19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左半桥臂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一原边绕组7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一原边绕组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19的一端,第四电阻19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左半桥臂的输出为第一三极管2的基极; 
所述的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由第二电阻4、第一反馈绕组11、第一电阻3、第四电容16、第一稳压管20组成的串联支路构成;
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为供电电压,第二电阻4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电阻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反馈绕组11的一端,第一反馈绕组11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3的一端、第四电容16的一端,第一电阻3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一稳压管20的一端,第一稳压管20的另一端接至输入电源地,左半桥臂驱动电路的输出为第一稳压管20接至第一电阻3的一端;左半桥臂输出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大志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