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644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包括与汽车落水槽相连的风室,风室通过吸风口连接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与涡轮风机相连,涡轮风机通过链接口连接出风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利用涡轮风机的转动产生强大吸力将雨中挡风玻璃上的水雾吸进风室经过进风口达到出风管道并在出风管道中冷却成液体水排出汽车外,避免了机械除雾装置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解决了现有机械除雾装置不能有效清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水雾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环境适应性强,除雾效果好,保证了暴雨天气的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挡风玻璃净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挡风玻璃排水除雾装置是一种汽车暴雨中高速行驶时清除前挡风玻璃上的水雾,以保证驾驶员视线清楚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特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整个社会步入一个快节奏、高品位的新时代,消费者对挡风玻璃产品有了新的选择标准。挡风玻璃除雾系统则以其快捷、省时、节能、安全、使用无限制等优越特性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青睐,成为挡风玻璃行业的标准。长期以来,现有的挡风玻璃使用的都是机械除雾装置,这些传统除雾装置在过去乃至现在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机械除雾装置不能有效的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雾,驾驶员的视线依旧受阻,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由于机械故障,部件老化问题出现除雾失灵现象,严重威胁到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另外,传统的机械除雾装置并不能有效的清除雨中水滴与前挡风玻璃高速碰撞产生的水雾,给驾驶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也严重威胁到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机械除雾装置不能有效清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水雾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包括与汽车落水槽相连的风室,风室通过吸风口连接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与涡轮风机相连,涡轮风机通过链接口连接出风管道。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吸风口为扁平状,吸风口的宽度与汽车落水槽的宽度相同。涡轮风机与出风管道之间的链接口处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涡轮风机包括蜗壳,蜗壳内设置有叶轮和电机,叶轮与电机相连接。叶轮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蜗壳通过出风弯头与链接口连接。出风弯头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蜗壳的出风口所在平面平行。出风管道与汽车落水槽下方的出水管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利用涡轮风机的转动产生强大吸力将雨中挡风玻璃上的水雾吸进风室经过进风口达到出风管道并在出风管道中冷却成液体水排出汽车外,避免了机械除雾装置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解决了现有机械除雾装置不能有效清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水雾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环境适应性强,除雾效果好,保证了暴雨天气的驾驶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中涡轮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中蜗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风室,2.涡轮风机,3.进风管道,4.链接口,5.出风管道,6.吸风口,7.出风弯头,8.电机,9.蜗壳,10.叶轮,11.减震器,12.防冻液,13.脱排雨雾净化装置,14.助力油,15.发动机,16.节气装置,17.蓄电池,18.保险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与汽车落水槽相连的风室1,风室1通过吸风口6连接进风管道3,吸风口6为扁平状,吸风口6的宽度与汽车落水槽的宽度相同,进风管道3与涡轮风机2相连,如图2所示,涡轮风机2包括蜗壳9,蜗壳9内设置有叶轮10和电机8,叶轮10通过转轴与电机8相连接,涡轮风机2通过链接口4连接出风管道5,蜗壳9通过出风弯头7与链接口4连接,将雨雾输送至车外,如图3所示,出风弯头7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蜗壳9的出风口所在平面平行,涡轮风机2与出风管道5之间的链接口4处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将挡风玻璃上的雨雾雾气转化为液体水流入出风管道内,出风管道5与汽车落水槽下方的出水管连接,将出风管道5内的水排出汽车体外。本技术的原理为:基于侧吸式集成灶和吸尘器原理将两者组合起来所完成的功能,利用涡轮风机2的吸风原理加以风室1用于吸出水雾,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脱排雨雾上,针对暴雨天气由于雨水雾化汽车挡风玻璃上视线模糊,严重威胁驾驶安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如图4所示,本技术脱排雨雾净化装置13装于减震器11和节气装置16之间以及发动机15上侧的空间内,出风管道5绕过节气装置16与汽车落水槽下方的出水管道相连,发动机舱内防冻液12、助力油14、蓄电池17及保险盒18如图4所示分布。工作时,在电机8的工作下带动涡轮风机2产生强大吸力,雨与挡风玻璃在高速碰撞下造成的雨雾在强大的吸力下进入汽车落水槽并经过落水槽侧面的吸风口6进入风室1,然后通过进风管道3进入涡轮风机2,涡轮风机2将进入的水雾吹出涡轮风机2并经过链接口4处的半导体制冷片将雾冷却为水流入出风管道5,最后通过与出风管道5相连的位于汽车落水槽下方的出水管将雨水排至汽车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将涡轮风机2转轴水平设置保证蜗壳9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出风弯头7的出风口所在平面平行,使得涡轮风机2出风顺畅,降低了风压损失,吸风效果好,运行噪音低;涡轮风机2可通过无极变速改变风力大小,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半导体制冷片不仅能将水雾转化为液体水,而且能适当降低发动机舱的温度,有效增强了发动机舱的散热能力;电机8设置在蜗壳9内,减小了涡轮风机2的占用空间,有效的利用了发动机舱的紧张空间;采用扁平状的吸风口6且宽度与落水槽宽度相同,保证吸风口6风力均匀,吸力均匀作用在挡风玻璃上,使整个挡风玻璃上的水雾均可被清除,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落水槽相连的风室(1),所述风室(1)通过吸风口(6)连接进风管道(3),所述进风管道(3)与涡轮风机(2)相连,所述涡轮风机(2)通过链接口(4)连接出风管道(5)。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落水槽相
连的风室(1),所述风室(1)通过吸风口(6)连接进风管道(3),所述进
风管道(3)与涡轮风机(2)相连,所述涡轮风机(2)通过链接口(4)连
接出风管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口(6)为扁平状,吸风口(6)的宽度与汽车落水槽的宽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风机(2)与出风管道(5)之间的链接口(4)处设置有半导体制
冷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脱排雨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芮宏斌江和龄黄昕李超赵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