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雾喷嘴及雾化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572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雾喷嘴及雾化喷雾器,该散雾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喷液部、喷气部和固定部,喷液部呈顶部封闭的圆锥体,喷液部的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喷射孔,喷气部呈圆柱体,喷气部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孔,固定部为螺母结构,喷嘴本体底部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喷射孔连通的流体通道;喷气部的外侧壁固定有嵌套环,嵌套环的中上部与喷气部的中上部之间形成间隙结构,嵌套环的长度小于喷气部的长度,且嵌套环完全遮盖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嘴喷出的水雾比较分散,冷却面积大,适合大面积加工的机床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嘴
,具体涉及一种散雾喷嘴及雾化喷雾器
技术介绍
当前,环境、资源、人口成为世界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全球环境的恶化程度与日剧增,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形成制造业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制造业量大面广,因而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很大。可以说,制造业一方面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各国陆续推出的各项切削液的限制政策,“绿色制造技术”、“环境无害技术”、“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等既可满足生产需要,又合理使用资源的名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也成为当今各国竞相研究的焦点。目前,机械加工行业的切削油和切削液在加工过程中的大量消耗以及废弃的切削液不正当的排放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其次,在我们日常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使用了一定时间后,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切削油和切削液的泄露现象,给工厂车间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车间环境问题,并且能节省加工成本,在我们的加工冷却方式就得有很大的改变了,微量润滑冷却技术(准干式切削)是近几年国内推出的新型冷却方式,主要是通过压缩空气以及少量的环保型切削油(或加少量纯净水)的冷却方式;由于,微量润滑冷却主要是以压缩空气冷却以及带走切削过程中的热量和切屑,往往耗气量非常大,车间安装的微量润滑冷却系统越多,也会使得供气设备给电力成本的加大。此外,微量润滑冷却系统的油、水混合输出,在现有应用中,当涉及需使用水油两相混合的润滑液时,往往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成乳化液或微乳液预先混合后喷出的方法,这样在加工是虽然方便,但因水和油在管道内部过早混合,会产生水、油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使得加工时润滑度不够,或是供水装置因为空气压力差的原因供水出现时无时有等现象,使得润滑冷却不均匀,从而影响刀具寿命,提高生产成本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吹气喷嘴,喷出的水雾比较集中,冷却面积小,不适合大面积加工的机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雾比较分散、冷却面积大的散雾喷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的喷雾雾化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散雾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喷液部、喷气部和固定部,喷液部呈顶部封闭的圆锥体,喷液部的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喷射孔,喷气部呈圆柱体,喷气部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孔,固定部为螺母结构,喷嘴本体底部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喷射孔连通的流体通道;喷气部的外侧壁固定有嵌套环,嵌套环的中上部与喷气部的中上部之间形成间隙结构,嵌套环的长度小于喷气部的长度,且嵌套环完全遮盖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六角螺母结构,固定部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喷气部底部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嵌套环底部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接。进一步的,所述嵌套环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头部、中部和底部,嵌套环的头部呈圆锥体,嵌套环的中部和底部均呈圆柱体。进一步的,所述嵌套环的头部的长度为嵌套环长度的1/4-1/2,嵌套环的头部的圆锥角度为25-35°,嵌套环的中部的长度大于嵌套环的底部的长度,嵌套环的中部的外径小于嵌套环的底部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喷液部的圆锥角度为25-35°;所述间隙结构的间隙为0.03-0.08mm。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为四个,出气孔呈椭圆形,出气孔的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斜面。进一步的,所述流体通道内插接有喷射管,喷射管的底部向下穿过所述内腔并伸出于所述喷嘴本体的底部。一种包含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的喷雾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可弯曲的输气管,输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喷嘴本体、雾化器本体连接,输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输液管,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喷射管的底部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固定于雾化器本体内,雾化器本体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气管内气体流量的气体控制阀和用于控制输液管内液体流量的液体控制阀,雾化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输气管、输液管连通的气体接入口和液体接入口。进一步的,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油水混合装置,油水混合装置的底部分别固定有进水管和进油管,进水管和进油管的顶部分别与喷射管的底部连通。一种包含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的喷雾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可弯曲的输气管,输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喷嘴本体、雾化器本体连接,输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输水管和输油管,输水管、输油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进油管的底部连接,输水管、输油管的另一端均固定于雾化器本体内,雾化器本体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气管内气体流量的气体控制阀和用于控制输水管内液体流量的液体控制阀,雾化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输气管、输水管和输油管连通的气体接入口、水接入口和油接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喷气部的外侧壁固定有嵌套环,嵌套环的中上部与喷气部的中上部之间形成间隙结构,使压缩气体通过出气孔流入嵌套环与喷气部之间的环形缝隙流道内高速吹出时,使喷嘴喷出的气流形成科恩达效应,束状的高速气流会拉动周围的大量空气一起工作,由于气体经过了一个压缩放大的过程,因此,能将产生强力冲击气流,将压缩空气流放大20倍以上,并减少70-90%的压缩空气消耗量。本技术喷液部呈顶部封闭的圆锥体,喷液部的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喷射孔,由于液体的喷出方向和压缩气体的喷出方向垂直,向两侧喷出的液体会被间隙结构内喷出的压缩气体打散,使得喷出的水雾比较分散,冷却面积大,适合大面积加工的机床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喷嘴本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喷嘴本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喷嘴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喷嘴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喷雾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喷嘴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喷雾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喷嘴本体、11—喷液部、111—喷射孔、12—喷气部、121—出气孔、122—外螺纹、123—弧形斜面、13—固定部、131—第一内螺纹、14—内腔、141—流体通道、15—喷射管、16—油水混合装置、17—进水管、18—进油管、2—嵌套环、21—头部、22—中部、23—底部、24—第二内螺纹、3—间隙结构、4—雾化器本体、41—气体控制阀、42—液体控制阀、43—气体接入口、44—液体接入口、45—水接入口、46—油接入口、5—输气管、51—输液管、52—输水管、53—输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散雾喷嘴的实施例一,包括喷嘴本体1,喷嘴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雾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其特征在于:喷嘴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喷液部、喷气部和固定部,喷液部呈顶部封闭的圆锥体,喷液部的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喷射孔,喷气部呈圆柱体,喷气部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孔,固定部为螺母结构,喷嘴本体底部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喷射孔连通的流体通道;喷气部的外侧壁固定有嵌套环,嵌套环的中上部与喷气部的中上部之间形成间隙结构,嵌套环的长度小于喷气部的长度,且嵌套环完全遮盖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雾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其特征在于:喷嘴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喷液部、喷气部和固定部,喷液部呈顶部封闭的圆锥体,喷液部的外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喷射孔,喷气部呈圆柱体,喷气部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孔,固定部为螺母结构,喷嘴本体底部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喷射孔连通的流体通道;喷气部的外侧壁固定有嵌套环,嵌套环的中上部与喷气部的中上部之间形成间隙结构,嵌套环的长度小于喷气部的长度,且嵌套环完全遮盖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六角螺母结构,固定部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喷气部底部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嵌套环底部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环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头部、中部和底部,嵌套环的头部呈圆锥体,嵌套环的中部和底部均呈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环的头部的长度为嵌套环长度的1/4-1/2,嵌套环的头部的圆锥角度为25-35°,嵌套环的中部的长度大于嵌套环的底部的长度,嵌套环的中部的外径小于嵌套环的底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部的圆锥角度为25-35°;所述间隙结构的间隙为0.03-0.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雾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为四个,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强罗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默琳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