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杆,该防撞杆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具有第一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装置,该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保险杠(如前保险杠或者后保险杠)和衬套在保险杠内侧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述防撞杆。由于防撞杆由多个构件构成,并且在各个构件之间形成有型腔,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防撞杆的变形,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增强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防撞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该防撞杆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增强乘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的受损程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防撞杆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CN2889799Y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组件,该组件包括前保险杠和衬套在前保险杠内侧的前保险杠防撞杆,前保险杠和前保险杠防撞杆彼此间隔一定距离且分别通过固定元件安装在车身上。在这种前保险杠组件中,当汽车发生迎面碰撞时,前保险杠首先吸收一部分能量,再将其余能量传递给前保险杠防撞杆,然后再经过前保险杠防撞杆传递给车体,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的受损程度,保障乘员的人身安全。在上述汽车前保险杠组件中,吸收碰撞能量的主要功能元件是前保险杠。前保险杠防撞杆为一件式构件,主要功能是抵抗(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由前保险杠传递过来的冲击,然后将该冲击传递给车体。也就是说,前保险杠防撞杆实际上是一种传力介质,并不能有效地进一步吸收由前保险杠传递过来的冲击。因此,当碰撞时的冲击力较大时,这种前保险杠组件不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不能确保乘员的安全和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该防撞杆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增强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杆,该防撞杆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并且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具有第一型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装置,该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保险杠(前保险杠或者后保险杠)和衬套在保险杠内侧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防撞杆。由于防撞杆由多个构件构成,并且在各个构件之间形成有型腔,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防撞杆的变形,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增强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在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方式的防撞杆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外板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内板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防撞杆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连接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方式的防撞杆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防撞杆主要包括外板1和内板2。外板1和内板2可以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并且在外板1和内板2之间具有第一型腔15。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存在所述第一型腔15,所以防撞杆能够有效变形,从而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增强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各个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等固定方式,但优选采用焊接方式。各个构件之间的一体形成可以采用合适的成形方法来实-->现。图2是图1中外板1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外板1整体上可以形成为纵长的弧形结构,以便适于安装到车辆的前部或者后板。在外板1上可以具有多个孔13,例如圆孔或者方孔,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板1重量、节约材料和降低成本。另外,在外板1的上下边缘还可以具有多个小孔11和内凹外凸的凸包12。所述小孔11可以用于焊接外板1和内板2,即可以将焊接材料容纳于这些小孔11中而将外板1和内板2焊接在一起,从而不会影响整个防撞杆的外观。所述凸包12可以用于覆盖内板2上突出的焊缝(例如将前板21和后板22焊接在一起形成内板2时所形成的焊缝,如下面将要描述的),从而也可以改善整个防撞杆的外观,并且还可以避免突出的焊缝对其它零部件产生干扰。图3是图1中内板2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所述内板2优选包括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的前板21和后板22,并且在所述前板21和后板22之间具有第二型腔25。即,外板1和内板2构成双型腔结构,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车辆的碰撞能量。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前板21的截面形状可以大致为“[”形,所述后板22的截面形状可以大致为形。所述前板21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后板22的上下边缘焊接固定,从而在所述前板21与所述后板22之间可以形成上下两个截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所述第二型腔25。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有效吸收车辆的碰撞能量。所述外板1的截面形状可以大致为,所述外板1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前板21的上下边缘焊接固定,从而在所述外板1与所述前板21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截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所述第一型腔15。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撞杆的截面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外板1和内板2(包括前板21和后板22)可以在上下边缘处(如图4中的A、B-->所示)焊接固定,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截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一个第一型腔15和上下两个第二型腔25。在车辆发生碰撞式,由于存在这些型腔,所以碰撞杆能够有效变形并吸收碰撞能量。回到图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防撞杆还可以包括连接件3,该连接件3将所述外板1和内板2固定到车身上。外板1和内板2可以通过二个或者更多个连接件3固定到车身上,但优选通过两端的左右两个连接件3固定到车辆前舱的左右纵梁上。本专利技术对构件之间的固定方式以及连接件的数量不作限制。如图1和图5所示,连接件3可以包括与所述内板2垂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外侧板31和内侧板32,并且在所述外侧板31和内侧板32之间形成有第三型腔3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外侧板31可以大致为平板状,所述内侧板32的截面形状可以大致为或者形,所述外侧板31的上下边缘可以分别与所述内侧板32的上下边缘焊接固定,从而在所述外侧板31与内侧板32之间形成一个截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所述第三型腔35。该第三型腔35有助于本专利技术的防撞杆进一步有效吸收车辆的碰撞能量。从整体形状上看,连接件3大致形成为中空的管状,相对于外板1和内板2垂直设置,一端固定到外板1和内板2上,另一端则固定到车身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外侧板31和/或所述内侧板32上还可以具有多个吸能筋33,用于吸收车辆的碰撞能量。吸能筋33通常形成为狭长的槽或者凸起,并且与中空管状的连接件3的轴线平行设置,即平行于车辆的碰撞方向。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这些吸能筋33容易变形,从而使得连接件3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本专利技术防撞杆的各个构件(板件)优选由高强度板材冲压制得,然后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到一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装置,该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保-->险杠、尤其是前保险杠(未图示)和衬套在保险杠内侧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的防撞杆。如同CN2889799Y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撞杆可以衬套在前保险杠内侧并与之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首先通过前保险杠来吸收,然后再通过防撞杆进一步充分吸收,最后再传递给车体,从而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增强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本专利技术的防撞杆可以衬套在前保险杠或者后保险杠的内侧,或者通过适当修改甚至还可以设置到车辆的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包括外板(1)和内板(2),所述外板(1)和内板(2)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并且所述外板(1)和内板(2)之间具有第一型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包括外板(1)和内板(2),所述外板(1)和内板(2)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并且所述外板(1)和内板(2)之间具有第一型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杆,其中所述内板(2)包括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的前板(21)和后板(22),并且在所述前板(21)和后板(22)之间具有第二型腔(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杆,其中所述前板(21)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形,所述后板(22)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形,所述前板(21)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后板(22)的上下边缘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从而在所述前板(21)与所述后板(22)之间形成上下两个截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所述第二型腔(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杆,其中所述外板(1)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形,所述外板(1)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前板(21)的上下边缘固定连接,从而在所述外板(1)与所述前板(21)之间形成一个截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所述第一型腔(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杜峰,邵启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