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394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前扭杆弹簧、连杆、齿轮、后扭杆弹簧与控制臂,前扭杆弹的一端连接前扭杆齿轮,前扭杆齿轮与传力齿轮相互啮合,传力齿轮通过传力轴连接连杆Ⅲ,连杆Ⅲ与连杆Ⅱ连接,连杆Ⅱ还与连杆Ⅰ连接,连杆Ⅰ通过销轴连接后扭杆弹簧,连杆Ⅲ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扭杆弹簧连接固定座;前扭杆弹簧与前悬架的控制臂相连,后扭杆弹簧与后悬架的控制臂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的减振效果最好,汽车可保持水平行驶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橡胶限位块的使用寿命,避免限位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悬挂装置中,扭杆弹簧一般均安装在汽车的前悬挂装置上,且汽车的前、后减震用弹性原件之间均是独立的,相互没有任何联系,这样就会在汽车前、后轮的振动方向相反时,汽车受到的冲击会加大,车身会产生前起后落的波动,另外,当四个车轮不在同一平面时或有一对角轮受力较大时,则车架及车身骨架将受到一定的扭力,造成乘坐的舒适度降低,且弹性元件易损坏、车架及车身骨架易变形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名为“扭杆式汽车悬挂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4135.7。该专利申请是将汽车同一侧前、后两扭杆弹簧相互相连,并通过定位装置与车架相连,可有效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在不平坦路面上的振动情况,同时车架和车身骨架不会受到扭力,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但由于结构复杂,实施难度大,制约了其实施。同时现有摆臂结构上设置支撑隔套零件,通过橡胶限位块与支撑隔套的作用对摆臂进行作用,达到限位。但是零件较多,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效果、避免纤维失效的扭杆式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包括前扭杆弹簧、连杆、齿轮、后扭杆弹簧与控制臂,前扭杆弹的一端连接前扭杆齿轮,前扭杆齿轮与传力齿轮相互啮合,传力齿轮通过传力轴连接连杆III,连杆III与连杆II连接,连杆II还与连杆I连接,连杆I通过销轴连接后扭杆弹簧,连杆III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扭杆弹簧连接固定座;前扭杆弹簧与前悬架的控制臂相连,后扭杆弹簧与后悬架的控制臂相连。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前扭杆弹簧上还安装扭杆弹簧支撑,传力轴上还安装传力轴支撑。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座上安装减震器。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控制臂对应车身橡胶限位块的位置设置圆形的作用平面,作用平面上开设有对应车身橡胶限位块的锥形孔。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作用平面凹下深度为6_7mm,锥形孔的锥度与车身橡胶限位块的锥尖锥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的减振效果最好,汽车可保持水平行驶状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橡胶限位块的使用寿命,避免限位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扭杆式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臂1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前扭杆弹簧1、前扭杆齿轮2、传力齿轮3、传力轴4、连杆III 5、销轴6、连杆II 7、连杆I 8、复位扭杆弹簧9、后扭杆弹簧10、固定座11、扭杆弹簧支撑13、传力轴支撑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包括前扭杆弹簧1、连杆、齿轮、后扭杆弹簧10与控制臂16,前扭杆弹簧I的一端连接前扭杆齿轮2,前扭杆齿轮2与传力齿轮3相互啮合,传力齿轮3通过传力轴4连接连杆III 5,连杆III 5与连杆II 7连接,连杆II 7还与连杆I 8连接,连杆I 8通过销轴6连接后扭杆弹簧10,连杆III 5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扭杆弹簧9连接固定座11。安装复位扭杆弹簧9是使前扭杆弹簧I和后扭杆弹簧10在扭转变形后,能够迅速复位。在前扭杆弹簧I上还安装扭杆弹簧支撑13,传力轴4上还安装传力轴支撑12。固定座11上安装减震器。 前扭杆弹簧I与前悬架的控制臂16相连,后扭杆弹簧10与后悬架的控制臂16相连,在控制臂16对应车身橡胶限位块的位置设置圆形的作用平面14,作用平面14上开设有对应车身橡胶限位块的锥形孔15。作用平面2凹下深度为6-7mm,锥形孔15的锥度与车身橡胶限位块的锥尖锥度相同,可以对橡胶限位块限位时进行定位。改变控制臂16的结构,将原来隔套安装平面抬高,抬高的高度与原来控制臂16安装上支撑隔套后的高度一致。在于橡胶限位块接触点呈圆锥形凹面,增大与橡胶块的接触面积。 本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采用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平面连杆机构,将汽车同侧的前、后扭杆弹簧相互连接,使同侧前、后扭杆弹簧之间建立了联动关系,可有效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在不平坦路面上的振动情况。如果前轮受到向下或后轮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力时,力的传递过程与前轮受到向上的力相同,通过前后扭杆弹簧的作用,可使汽车车厢达到缓冲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的减振效果最好,汽车可保持水平行驶状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橡胶限位块的使用寿命,避免限位失效的风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扭杆弹簧(1)、连杆、齿轮、后扭杆弹簧(10)与控制臂(16),前扭杆弹簧(1)的一端连接前扭杆齿轮(2),前扭杆齿轮(2)与传力齿轮(3)相互啮合,传力齿轮(3)通过传力轴(4)连接连杆Ⅲ(5),连杆Ⅲ(5)与连杆Ⅱ(7)连接,连杆Ⅱ(7)还与连杆Ⅰ(8)连接,连杆Ⅰ(8)通过销轴(6)连接后扭杆弹簧(10), 连杆Ⅲ(5)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扭杆弹簧(9)连接固定座(11);前扭杆弹簧(1)与前悬架的控制臂(16)相连,后扭杆弹簧(10)与后悬架的控制臂(1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杆式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扭杆弹簧(I)、连杆、齿轮、后扭杆弹簧(10)与控制臂(16),前扭杆弹簧(I)的一端连接前扭杆齿轮(2),前扭杆齿轮(2)与传力齿轮(3)相互啮合,传力齿轮(3)通过传力轴(4)连接连杆111(5),连杆111(5)与连杆II (7)连接,连杆II (7)还与连杆I (8)连接,连杆I (8)通过销轴(6)连接后扭杆弹簧(10),连杆111(5)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扭杆弹簧(9)连接固定座(11);前扭杆弹簧(I)与前悬架的控制臂(16)相连,后扭杆弹簧(10)与后悬架的控制臂(16)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艳罗仕虎王景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