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317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安装于电子产品中电源与负载电路间以连接成一电路回路,包括有一底盘,及二根金属线插设于底盘并分别对应连接设置于底盘上的二个金属导体,其可彼此靠近倾斜,并设置一非导电体于二个金属导体之间,再以一外壳密封住二个金属导体、非导电体及充满导电气体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藉由金属线导入电离子,并沿着二个金属导体及非导电体所产生的沿面距离产生电流流经装置内,若流入的电压高于预设值电压数值则会产生尖端放电并与导电气体产生光以释放多余电压,以避免过多电流流出而影响电子产品内部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击突波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子装置中负载电路的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因雷击所产生的高电压或是电力突波的雷击突波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从以往的电子产品发展至今,电子产品的电路组成及电子元件越来越精密,家用型电子产品或车用型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及复杂化,一旦发生电路短路会容易造成电子产品的运作失灵,然而外在因素会影响电子产品短路的原因则可能因为有突波的产生。 一般会产生突波的可能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打雷闪电所造成的突波,另一种则是由电路开关所产生的突波,故过去的现有技术中,常见在电子产品的突波保护装置有保险丝或是无熔丝开关等来做为瞬间高压或是负载电路过载时的电子产品断路保护。然而,打雷闪电或是开关电路所产生的突波是以微秒的极短时间所产生,且突波产生的次数也不只限于一两次,即使有现有的突波保护装置,其容易因为过多的高压电量的输入影响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件的运作,未必能达成有效放电的作用。 因此,本技术再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藉由连接于电源与一负载电路之间,通过金属线将电离子引入装置,再藉由尖端放电释放高压电力以保护电子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藉由装置内的金属导体与非导电体所产生的周长,提高电离子于装置内的行经时间,藉此调整装置内可承载的电压值,可以依据不同的电子产品设计不同的电压承载压力值,以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电路。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藉由装置内彼此靠近倾斜的金属导体产生尖端放电的功效,且因为金属导体彼此靠近倾斜可缩短尖端放电的时间,藉此能抵抗极短时间内所产生的突波,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 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藉由尖端放电所产生的电力与装置内的导电气体产生光的输出,藉此光能吸收突波的能量,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电性连接于电子产品中的电源及负载电路之间,且包括有一底盘、二根金属线、二个金属导体、一非导电体、一导电气体及一外壳。二根金属线插设于底盘并分别对应连接设置于该底盘上的二个金属导体,再藉由外壳设置于底盘之上且密封住彼此倾斜的二个金属导体及位于其中的非导电体与一导电气体,电离子可藉由金属线流进装置内,金属导体与非导电体可因所设置的位置及大小而产生不同的沿面距离,因不同的沿面距离而可改变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可承载的电压值,再因彼此倾斜的金属导体缩短尖端放电的时间。 下面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付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方块元件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雷击突波保护装置;12底盘;14a金属导体;14b金属导体;16a金属线;16b金属线;18电源;20负载;22非导电体;24外壳;26导电气体;28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雷击突波保护装置是一种结合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gh-1ntensity discharge,HID)且用以保护电子产品中电路的保护装置,可电性连接于一电源及负载电路接地侧之间,藉由可调整的沿面距离及尖端放电的功能,以避免遭受雷击时需承受的瞬间突波的侵蚀。 首先,请同时参照本技术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10,其包括一底盘12,其上方设有二个金属导体14a、14b且彼此靠近倾斜,在此实施例中金属导体14a、14b可为导电金属所制成,导电金属可为镍金属;二个金属线16a、16b可以分别插设于底盘12并分别对应连接金属导体14a、14b,金属线16a、16b未连接于金属导体14a、14b的一端其中金属线16a电性连接于电源18,另一金属线16b电性连接负载20以形成一电路回路,在此实施例中,金属线16a、16b可为铜线;一非导电体22设置于底盘12上且位于二个金属导体14a、14b之间,在此实施例中非导电体22为不限制各种形状的空心体或实心体,且可为玻璃或陶瓷等绝缘材质所制成;一外壳24设置于底盘12上且密封住二个金属导体14a、14b及非导电体22,且外壳24上并可设有一突起部28,在此实施例中底盘12、外壳24及突起部28为玻璃或陶瓷等绝缘材质所制成的;一导电气体26则充满于底盘12与外壳20所包覆的空间内,在此实施例中导电气体26为惰性气体。 在说明完本装置中的各元件后,接续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法,请同时参照本技术的图4及图5所示并同时参照图1及图3,当电流从电源18导入借着金属线16a流进金属导体14a,再沿着非导电体22流至金属导体14b,最后再由金属导体14b流出至金属线16b以流至负载20。而金属导体14a、非导电体22与金属导体14b让电流流经的距离即为一沿面距离,不同长度的沿面距离可允许流经的电流量不同,故可承载的电压量亦不相同。 承接上段,可依照电子产品所承受的电压规格设计非导电体22的形状,例如:一电子产品可承受的电压为600伏特,则可设计一非导电体22搭配二个金属导体14a、14b所形成的沿面距离使本技术可承受550伏特,一但雷击突波保护装置10所接收的瞬间电压大于550伏特,则会呈现尖端放电的效应,将电流释放在装置内部,电离子可与导电气体26产生反应,并可将导电气体26打成电浆而产生发光的效能,且金属导体14a、14b倾斜的角度会影响尖端放电的时间,金属导体14a、14b的顶端彼此靠得越近,尖端放电的时间则越快,故可藉此避免过量的电流流出至负载20进而影响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 最后,可参照本技术的图1并同时搭配图2所示,突起部28的设置以利尖端放电时,电离子与导电气体26产生反应后所产生的光能藉由突起部28聚集光能,聚焦释放光能让使用者注意电子产品已承载接近原本能承受的电压值,藉此提醒使用者可检查电子产品是否有异常的状况发生,同时亦可藉此光能吸收突波的能量,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电性连接于一电源及一负载电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包括:一底盘;二根金属线,其分别插设于该底盘,并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电源及该负载电路,使得该两根金属线位于该电源及该负载电路之间;二个金属导体,其分别对应连接该二根金属线以设置于该底盘上,该二个金属导体彼此靠近倾斜;一非导电体,其设置于该底盘上且位于该二个金属导体之间;一外壳,其设置于该底盘上,并密封该二个金属导体及非导电体,内部用于填充导电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电性连接于一电源及一负载电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包括: 一底盘; 二根金属线,其分别插设于该底盘,并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电源及该负载电路,使得该两根金属线位于该电源及该负载电路之间; 二个金属导体,其分别对应连接该二根金属线以设置于该底盘上,该二个金属导体彼此靠近倾斜; 一非导电体,其设置于该底盘上且位于该二个金属导体之间; 一外壳,其设置于该底盘上,并密封该二个金属导体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勋
申请(专利权)人:三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