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组合盖包括盖体、弹性塞及密封膜。盖体包括连接部及隔离膜,盖体的内腔形成有第一室及第二室,第一室与第二室经隔离膜间隔,第一室位于第二室之上,连接部位于第二室的下端;弹性塞填充于第一室内;密封膜设置于第一室的顶端。输液容器包括该组合盖及本体,盖体与本体连接。盖体的隔离膜将第一室与第二室分隔开,即隔离膜可使弹性塞不与本体内的药液接触,无需另行单独组装生产内盖,且采用密封膜代替易开启部,无需与盖体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盖体的精度要求,盖体与弹性塞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注塑成型,无需另行将盖体与弹性塞单独生产再组装,节约成本,简化制造工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
本技术涉及医药包装
,特别地,涉及一种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输液容器的组合盖一般由外盖、胶塞及内盖组成,外盖上设有易开启部,易开启部可以使用拉环或者易折帽,胶塞位于外盖与内盖之间,外盖主要用于将胶塞与内盖进行固定。使用时需将外盖上的易开启部打开,以露出胶塞。胶塞的作用是配药时将配药针刺穿过的内盖密封,输液时将输液针抱紧并密封,内盖的作用是将输液容器内的药液密封。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外盖、胶塞及内盖需各自单独使用模具成型,再将这三者组合起来,并且易开启部是与外盖一体注塑成型,这使得对外盖成型模具的精度要求高,而模具本身价格比较昂贵,导致生产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以解决现有的组合盖的生产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盖,包括: 盖体,包括连接部及隔离膜,盖体的内腔形成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及第二室,第一室与第二室经隔离膜间隔,且第一室位于第二室之上,连接部位于第二室的下端; 弹性塞,填充于第一室内,盖体及弹性塞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注塑成型;以及 可撕开的密封膜,设置于第一室的顶端,以密封第一室。 进一步地,第一室的内壁设置有凸台,凸台嵌入弹性塞内。 进一步地,弹性塞开设有盲孔。 进一步地,弹性塞的截面为圆形,弹性塞的外径为10毫米?13毫米,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 弹性塞的截面为圆形,弹性塞的外径为14毫米?28毫米,盲孔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三个。 进一步地,盖体形成有第一室及第二室的外径比弹性塞的外径大I毫米?4毫米,连接部的外径比盖体形成有第一室及第二室的外径大2.5毫米?8毫米。 进一步地,盖体形成有第一室及第二室的外径比弹性塞的外径大I毫米?2毫米,连接部的外径比盖体形成有第一室及第二室的外径大2.5毫米?4毫米。 进一步地,隔离膜的底面与连接部的底面的间距为5毫米?12毫米。 进一步地,隔离膜的底面与连接部的底面的间距为5毫米?8毫米。 一种输液容器,包括: 本体,用于盛装药液;以及 组合盖,盖体形成有连接部的一端与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本体是塑料袋,塑料袋包括接口及输液膜,接口一端与输液膜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接口为一体双接口、分开型双接口或者单接口。 进一步地,本体是塑料瓶,塑料瓶的瓶口与连接部连接。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的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使用时直接将密封膜撕开,露出弹性塞即可。盖体的隔离膜将第一室与第二室分隔开,弹性塞填充于第一室,即隔离膜可使弹性塞不与本体内的药液接触,无需另行单独组装生产内盖,且采用密封膜代替易开启部,无需与盖体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盖体的精度要求,盖体与弹性塞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注塑成型,无需另行将盖体与弹性塞单独生产再组装,节约成本,简化制造工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盖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三的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四的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组合盖用于设有一体双接口的输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组合盖用于设有分开型双接口的输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组合盖用于设有单接口的输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组合盖用于采用塑料瓶的输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盖体;112、连接部;114、隔离膜;116、第一室;1162、凸台;118、第二室;120、弹性塞;122、盲孔;130、密封膜;210、本体;212、接口 ;214、输液膜;220、药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组合盖,组合盖包括盖体110、弹性塞120及可撒开的密封膜130。盖体110包括连接部112及隔离膜114,连接部112可选用连接法兰,盖体110的内腔形成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室116及第二室118。第一室116与第二室118经隔离膜114间隔,且第一室116位于第二室118之上,连接部112位于第二室118的下端。弹性塞120填充于第一室116内,盖体110及弹性塞120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成型,密封膜130设置于第一室116的顶端,以密封第一室116。如此,使用时直接将密封膜130撕开,露出弹性塞120即可。盖体110的隔离膜114将第一室116与第二室118分隔开,弹性塞120填充于第一室116,即隔离膜114可使弹性塞120不与输液容器内的药液220接触,无需另行单独组装生产内盖,且采用密封膜130代替易开启部,无需与盖体110 —体成型,降低了生产盖体110的精度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先将盖体110注塑成型,再将构成弹性塞120的材料注入第一室116内形成弹性塞120,如此保证弹性塞120与第一室116内壁紧密结合,无需另行将盖体110与弹性塞120单独生产再组装,节约成本,制造工艺简单,且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 参照图3及图4,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组合盖与实施例一的组合盖的区别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二中,第一室116的内壁设置有凸台1162,凸台1162嵌入弹性塞120内。如此,当构成弹性塞120的材料注入第一室116后,凸台1162就嵌入弹性塞120中,可增大弹性塞120与第一室116内壁的接触面积,以使弹性塞120与盖体110连接更牢固。 参照图5及图6,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三的组合盖与实施例二的组合盖的区别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三中,为了便于穿刺,弹性塞120设有盲孔122,从而减少需穿刺的厚度,即减少穿刺阻力。为进一步提高穿刺的便利性,盲孔122可开设于弹性塞120的中间部位。 在优选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中,可选地,弹性塞120的截面为圆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塞120的截面也可为其他形状,如腰形,如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四。在优选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根据不同组合盖的使用需求,弹性塞120的外径可优选为10毫米?13毫米,此时弹性塞120开设的盲孔122数量优选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塞120的外径还可优选为14毫米?28毫米,此时弹性塞120开设的盲孔122数量优选为两个或者三个,如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盲孔122数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10),包括连接部(112)及隔离膜(114),所述盖体(110)的内腔形成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室(116)及第二室(118),所述第一室(116)与所述第二室(118)经所述隔离膜(114)间隔,且所述第一室(116)位于所述第二室(118)之上,所述连接部(112)位于所述第二室(118)的下端;弹性塞(120),填充于所述第一室(116)内,所述盖体(110)及所述弹性塞(120)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注塑成型;以及可撕开的密封膜(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室(116)的顶端,以密封所述第一室(1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110),包括连接部(112)及隔离膜(114),所述盖体(110)的内腔形成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室(116)及第二室(118),所述第一室(116)与所述第二室(118)经所述隔离膜(114)间隔,且所述第一室(116)位于所述第二室(118)之上,所述连接部(112)位于所述第二室(118)的下端; 弹性塞(120),填充于所述第一室(116)内,所述盖体(110)及所述弹性塞(120)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注塑成型;以及 可撕开的密封膜(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室(116)的顶端,以密封所述第一室(1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116)的内壁设置有凸台(1162),所述凸台(1162)嵌入所述弹性塞(12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塞(120)开设有盲孔(1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塞(120)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弹性塞(120)的外径为10毫米?13毫米,所述盲孔(122)的数量为一个;或 所述弹性塞(120)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弹性塞(120)的外径为14毫米?28毫米,所述盲孔(122)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I1)形成有所述第一室(116)及第二室(118)的外径比所述弹性塞(120)的外径大I毫米?4毫米,所述连接部(112)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山,彭勋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