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391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它包括壳体,驱动桥的输出半轴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壳体与锥齿轮传动副连接,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端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上连接耦合齿轮传动装置,耦合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连接电动动力传动轴,电动动力传动轴的端部连接电动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将动力耦合装置设置在驱动桥上,解决汽车整车布置及改善轴荷分配问题,特别是对于现有的车辆中发动机和电动机在车辆上的布置比较困难时,能很好的解决两种动力的传递及耦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混合动力耦合装置要完成放电电动和充电的两个功能。相关的动力耦合装置多在变速箱上增加一些机构以实现动力耦合。这种形式相对于传统车型增加的重量集中在发动机所在桥处,如前置发动机的车型会导致前桥轴荷增加,后置发动机的车型则导致后桥轴荷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整车的轴荷分配的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它包括壳体,驱动桥的输出半轴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壳体与锥齿轮传动副连接,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端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上连接耦合齿轮传动装置,耦合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连接电动动力传动轴,电动动力传动轴的端部连接电动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所述耦合齿轮传动装置包括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上连接的耦合输出齿轮,电动动力传动轴上连接耦合输入齿轮,耦合输出齿轮与耦合输入齿轮啮合。本技术的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将动力耦合装置设置在驱动桥上,解决汽车整车布置及改善轴荷分配问题,特别是对于现有的车辆中发动机和电动机在车辆上的布置比较困难时,能很好的解决两种动力的传递及耦合。附图说明图1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示意图。-->图2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耦合动力传动示意图。图3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充电传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壳体11内设驱动桥的输出半轴9;两输出半轴之间连接差速器10。差速器10的壳体上连接锥齿轮传动副,锥齿轮传动副包括连接在差速器10的壳体上的输出锥齿轮7,与输出锥齿轮7啮合的输入锥齿轮6;输入锥齿轮6连接在输入齿轮轴4上;输入齿轮轴4端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3(连接法兰盘)。电动动力传动轴1贯穿壳体11,电动动力传动轴1的方向与输入齿轮轴4的方向相反。电动动力传动轴1上连接电动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8(连接法兰盘)。电动动力传动轴1与输入齿轮轴4之间连接耦合齿轮传动装置。耦合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轴4上连接的耦合输出齿轮5,电动动力传动轴1上连接耦合输入齿轮2,耦合输出齿轮5与耦合输入齿轮2啮合。耦合齿轮副采用圆柱齿轮。耦合齿轮副实现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速比关系的调正。电动工况时,如图2所示,发动机动力经连接器3将动力传递到输入锥齿轮6,电机动力经连接器8传递到电动动力传动轴1上,再经电动动力传动轴1上的外花键和耦合输入齿轮2、耦合输出齿轮5,然后再经过输入锥齿轮6、输出锥齿轮7传递动力。充电工况。如图3所示,整车多余的能量经输出锥齿轮7、输入锥齿轮6,再将动力通过耦合输出齿轮5、耦合输入齿轮2传递到电动动力传动轴1,再通过电动动力传动轴1及连接器8传递到电机,带动电机发电或反拖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它包括壳体,驱动桥的输出半轴连接差速器,差速器壳体与锥齿轮传动副连接,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端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上连接耦合齿轮传动装置,耦合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连接电动动力传动轴,电动动力传动轴的端部连接电动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式混合动力耦合装置,它包括壳体,驱动桥的输出半轴连接差速器,差速器壳体与锥齿轮传动副连接,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端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入传动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轴上连接耦合齿轮传动装置,耦合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连接电动动力传动轴,电动动力传动轴的端部连接电动动力输入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刘小燕王云中许永红朱禹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