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作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559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工作器具,其具有壳体(4)、至少一个工具和用于驱动工具的内燃机(11)。内燃机具有缸(24)和活塞(44),其驱动围绕转动轴线(47)旋转的曲轴(46)。曲轴驱动通风装置叶轮(42)。工作器具具有带有把柄弓形部(7)的把柄单元(2)和马达单元(16),其通过防振元件(17,18,19,20)相互连接。内燃机(11)具有横向平面(41),其含有缸纵向轴线(39)且平行于曲轴(46)的转动轴线(47)伸延。横向平面(41)将工作器具分成在其中布置有工具的伸出壳体(4)的区段(58)的前部区域(59)和后部区域(60)。防振元件(17)在缸(24)处的固定部处在前部区域(59)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工作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权利要求1的前续部分中说明的类型的手持式工作器具。
技术介绍
由文献DE 10 2007 048 887 Al已知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更具体地讲机动锯,在其中,防振元件利用一端固定在把柄单元的把柄弓形部处,且利用其另一端固定在内燃机的缸处。防振元件在缸处固定在缸的后部区域中,其面向工作器具的后手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种类型的手持式工作器具,其具有有利的构造。 该目的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手持式工作器具来解决。 工作器具的内燃机具有横向平面,其含有缸纵向轴线且平行于曲轴的转动轴线伸延。横向平面将工作器具分成前部区域(在其中布置有工作器具的工具的伸出工作器具的壳体的区段)和后部区域。设置成防振元件在缸处的固定部处在前部区域中。由此可设置相对很长地构造的防振元件。防振元件可在此如此布置,即防振元件伸入缸的区域中。因此,把柄弓形部可在防振元件在其中固定在把柄弓形部处的区域中紧挨地在工作器具的壳体处且相对于缸以很少的间距来引导。因此,把柄弓形部在侧向方向上(即在内燃机的曲轴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仅少许突出超过工具平面。如果工作器具为机动锯且工具为环绕地布置在导轨处的锯链,这是尤其有利的。通过紧挨地在壳体处且相对于缸以很小的间距引导把柄弓形部的可利用机动锯接近侧部的极限实施切割。同时,由于防振元件的可实现的很大的长度得到很好的减振作用。 防振元件由于在缸处固定在前部区域中如此布置,从而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空气流并未或仅少许受到影响。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的冷却空气引导并未由防振元件影响。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可将冷却空气流紧挨地围绕缸引导通过相应的冷却空气引导部。由此可在运行中实现很好地冷却内燃机。 有利地,防振元件在中间平面的背对通风装置叶轮的侧部上固定在缸处。在中间平面的背对通风装置叶轮的侧部上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冷却空气的离开开口。由此冷却空气流可在中间平面的面向通风装置叶轮的侧部上和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未由防振元件妨碍地流动。冷却空气流并未或仅少许由防振元件影响。因为防振元件相邻于用于冷却空气的离开开口布置在缸处,所以冷却效果由于覆盖的肋状散热部或由于设置在用于防振元件的肋状散热部处的凹处等等的影响很小。由此确保很好地冷却内燃机。 有利地,防振元件包括螺旋弹簧。由此可在很小的结构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很高的减振作用。有利地,防振元件的螺旋弹簧完全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由此得到有利的构造。 如果防振元件的螺旋弹簧的纵向中轴线在防振元件在该处固定在把柄弓形部处的部位处布置在把柄弓形部的背对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的侧部处,则得到一有利的构造。在此,把柄弓形部具有背对后部区域、面向前部区域的侧部以及面向后部区域、背对前部区域的侧部。在此,面向后部区域的侧部为把柄弓形部的更靠近工具的伸出壳体的区段的侧部。面向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的侧部为这样的侧部,其离工具的伸出壳体的区段更远。面向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的侧部尤其为这样的侧部,其处成更近地面向工作器具的后手柄。在此,把柄弓形部可部分地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且部分地布置在前部区域中或完全布置在后部区域或前部区域中。 有利地,防振元件具有用于固定在把柄弓形部处的固定元件。固定元件尤其固定在把柄弓形部的面向工具的伸出壳体的区段的侧部处。由此可将防振元件以简单的方式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 为了实现防振元件的足够的长度,有利地设置成内燃机的缸具有肋状散热部,且至少一个肋状散热部在防振元件的第二端部固定在缸处的区域中具有凹处。通过凹处可提供用于防振元件的第二端部固定在缸处的足够的结构空间。因此可使用带有相对很长的长度的防振元件。在此,把柄弓形部有利地紧挨地在壳体处来引导。把柄弓形部在防振元件的固定部的区域中有利地直地伸延。把柄弓形部在防振元件的固定部的区域中的隆起可通过在肋状散热部处的凹处来避免。 尤其在防振元件布置在中间平面的背对通风装置叶轮的侧部处的情况下,防振元件布置在内燃机的这样的区域中,即,冷却空气在该区域中流出。因此,肋状散热部在该区域中的凹处仅少许降低肋状散热部的冷却效果。肋状散热部在凹处的区域中尤其布置成并未关于中间平面对称。有利地,在凹处的区域中肋状散热部的外缘相对于中间平面的间距为在中间平面的相对而置的侧部上肋状散热部的外缘相对于中间平面的间距的最高80%。在中间平面的两个侧部上的间距在此在垂直于中间平面布置的相同的截面中来测量。有利地,至少两个肋状散热部具有凹处。由此防振元件可如此布置在缸处,即防振元件并未或仅少许突出超过缸的上轮廓。 有利地,内燃机具有火花塞,其伸入构造在缸中的燃烧室中。为了提供用于防振元件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的足够的结构空间,尤其设置成火花塞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布置在缸处。由此实现防振元件(在其第一端部和其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延伸部)布置在缸处,而不必配合把柄弓形部的形状。有利地,中间平面切开火花塞。通过火花塞近似居中地布置在缸处可实现很大程度上对称的布置且因此在燃烧室中实现有利的燃烧。由于火花塞居中地优选布置在燃烧室处,当仅把柄单元尤其把柄弓形部相对于缸尤其通过相应的隆起部具有相应的间距时,仅那时可实现非常长的防振元件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布置在缸处。然而,这对于工作器具的操纵并非是所期望的。尤其当工作器具为机动锯时,还应实现非常靠近障碍物(例如非常靠近地面)的切割。因此值得期望的是把柄弓形部在防振元件通常固定在其中的区域中尽可能平地且靠近机动锯的壳体伸延。这通过防振元件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来实现。 有利地,内燃机具有减压阀,利用其可在起动时降低在燃烧室中的背压,以便使得起动变得容易。有利地,减压阀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布置在缸处。减压阀通常比火花塞需要更小的结构空间,从而防振元件和减压阀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实现节省结构空间的布置方案。然而还可设置成减压阀布置在中间平面的侧部上。因此,减压阀沿侧向布置在缸处。火花塞还可在减压阀沿侧向布置时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 有利地,通风装置叶轮沿着缸输送冷却空气流。冷却空气流尤其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在中间平面的背对通风装置叶轮的侧部上从工作器具的壳体流出。防振元件尤其布置在冷却空气流在其中离开工作器具的区域中。由此冷却空气流在壳体中并未或仅少许地由防振元件影响。 防振元件的所提出的布置方案尤其对于工作器具是有利的,其缸纵向轴线在停放位置中与停放面围有大于大约60°的角度。角度尤其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来测量且小于90°。因此,工作器具的缸向后布置,即布置成朝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倾斜。通过缸纵向轴线的倾斜可将防振元件很好地在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中固定在缸处。防振元件的纵向中轴线可由此布置成尤其近似垂直于中间平面。由此得到有力的力引入且因此得到很好的减振作用。防振元件的所提出的布置方案尤其对于具有后手柄的工作器具是有利的,后手柄布置在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中。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显示了机动锯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2显示了图1的机动锯的示意性的截面图示,图3显示了图1的机动锯的透视性的图示,图4显示了图3的机动锯的部分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持式工作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带有壳体(4)、至少一个工具和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工具的内燃机(11),其中,所述工具至少部分地伸出所述工作器具的壳体(4),其中,所述内燃机(11)具有缸(24),在其中往复地支承有活塞(44),其中,所述活塞(44)驱动围绕转动轴线(47)旋转的曲轴(46),其中,所述工作器具具有由所述曲轴(46)旋转地驱动的通风装置叶轮(42),其中,所述工作器具具有把柄单元(2)和马达单元(16),其为了在振动方面分离而通过至少一个防振元件(17,18,19,20)相互连接,其中,所述马达单元(16)包括内燃机(11),其中,所述防振元件(17)利用第一端部(35)固定在所述把柄单元(2)的把柄弓形部(7)处,且利用第二端部(36)固定在所述内燃机(11)的缸(24)处,其中,所述内燃机(11)具有横向平面(41),其含有缸纵向轴线(39)且平行于所述曲轴(46)的转动轴线(47)伸延,并且其中,所述内燃机(11)具有中间平面(40),其布置成垂直于横向平面(41)且含有缸纵轴线(39),其中,横向平面(41)将所述工作器具分成:前部区域(59),在其中布置有所述工具的伸出所述壳体(4)的区段(58);和后部区域(6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在所述缸(24)处的固定部处在前部区域(59)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27 DE 102013012513.81.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带有壳体(4)、至少一个工具和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工具的内燃机(11),其中,所述工具至少部分地伸出所述工作器具的壳体(4),其中,所述内燃机(11)具有缸(24),在其中往复地支承有活塞(44),其中,所述活塞(44)驱动围绕转动轴线(47)旋转的曲轴(46),其中,所述工作器具具有由所述曲轴(46)旋转地驱动的通风装置叶轮(42),其中,所述工作器具具有把柄单元(2)和马达单元(16),其为了在振动方面分离而通过至少一个防振元件(17,18,19,20)相互连接,其中,所述马达单元(16)包括内燃机(11),其中,所述防振元件(17)利用第一端部(35)固定在所述把柄单元(2)的把柄弓形部(7)处,且利用第二端部(36)固定在所述内燃机(11)的缸(24)处,其中,所述内燃机(11)具有横向平面(41),其含有缸纵向轴线(39)且平行于所述曲轴(46)的转动轴线(47)伸延,并且其中,所述内燃机(11)具有中间平面(40),其布置成垂直于横向平面(41)且含有缸纵轴线(39),其中,横向平面(41)将所述工作器具分成:前部区域(59),在其中布置有所述工具的伸出所述壳体(4)的区段(58);和后部区域(6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在所述缸(24)处的固定部处在前部区域(5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在所述中间平面(40)的背对所述通风装置叶轮(42)的侧部上固定在所述缸(24)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包括螺旋弹簧(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的螺旋弹簧(34)完全布置在所述工作器具的前部区域(59)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的螺旋弹簧(34)的纵向中轴线¢1)在所述把柄弓形部(7)的背对所述工作器具的后部区域¢0)的侧部(63)处布置在这样的部位处,即,所述防振元件(17)在该部位处固定在所述把柄弓形部(7)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元件(17)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把柄弓形部(7)处的固定元件(38),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库岑贝格尔J克瑙斯J门策尔S弗里德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