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057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组合物包含以下成份:60nm络合一价铜7%、香茅精油15%、薄荷叶萃取物15%、35º酿造酒33%,乳化剂30%,主要用于防治豆科植物锈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是一种无毒、无公害,针对引起豆科植物锈病的病原体,其作用机理是将锈病的病原体产生塑化作用,防止孢子扩撒,进而紊乱新陈代谢,降低其生命活性,另具有参与植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份,促进氧化酶的活化剂,更可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它还参与光合作用,影响氮的代谢,促进花器官的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组合物包含以下成份:60nm络合一价铜7%、香茅精油15%、薄荷叶萃取物15%、35o酿造酒33%,乳化剂30%,主要用于防治豆科植物锈病,本专利技术的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是一种无毒、无公害,针对引起豆科植物锈病的病原体,其作用机理是将锈病的病原体产生塑化作用,防止孢子扩撒,进而紊乱新陈代谢,降低其生命活性,另具有参与植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份,促进氧化酶的活化剂,更可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它还参与光合作用,影响氮的代谢,促进花器官的发育。【专利说明】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

技术介绍
菜豆一种常见的的家常菜,菜豆的锈病属于担子菌的一种,其生活史在真菌种是最为复杂的。锈菌的多型性是指锈菌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孢子,典型的孢子分为5种,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受害的部位可因孢子的累积、产生不同的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以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严重时植株体内因水分的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在豆科植物上尤其明显,多年来种植户为了减轻该病造成的损失,曾经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抗病育种的不同方法控制锈病,但由于该病的孢子多型性,因此防治不易,目前有利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式进行抗病品种的研究,但转基因对环境与食用上争议很大,而化学防治法大部分使用三唑酮、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农药防治,但连续使用容易产生其抗药性,甚至对土壤与地下水产生二次的污染,另外现在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农药残余、内在质量的要求、病原菌的耐药性以及对收成物的卫生要求下,对产出物逐渐的向无公害、生态有机种植的方向发展,有必要探讨控制锈病的最佳途径,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克服锈病的农药残留和病菌的抗药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在技术上的不足,为了达到避免使用常规菜豆锈病防治的农药产品导致的抗药性与农药残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芳香类的植物的萃取物,配合纳米络合一价铜与油紫红曲霉发酵稻糠,所制取含有红曲霉素的乙醇制取的防治合剂,是一种具有高效、无毒、容易在自然界自然分解与再利用的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锈病的病原菌的生物特性,经过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的类型试验,发现锈菌的传播方式与生长特性,从其特性中寻找出对治的方法,由60nm络合一价铜渗透进入病原菌,阻断细胞膜的钾,氢离子及其他阳离子的交换,造成细胞壁的损伤,使其细胞膜塑化,由铜离子与病原菌的某些酶结合,由香茅的香茅醛、柠檬醛、紫红曲霉发酵稻糠的红曲霉素与乙醇扰乱病原体的神经传导,从而破坏其活性,由乳化剂的木质素磺酸钙形成一个油薄膜,阻断其孢子的喷散,进而起到防治锈病病原体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其所述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成份:60nm络合一价铜7%、香茅精油15%、薄荷叶萃取物15%、35°酿造酒33%,乳化剂30%,加工配制成乳液;其中的乳化剂为木质素磺酸钙。 为实现一种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制备完成:(1)、按照一种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的原料进行备料;(2)、将35°酿造酒,放入水浴锅中,维持温度40°C;(3)、进一步的将60nm络合一价铜,投入装有酿造酒的水浴锅,进行搅拌; (4 )、进一步的将完成步骤(3 )后,投入香茅精油,进行搅拌混合;(5)、进一步的将完成步骤(4)后,投入的薄荷叶萃取物,搅拌混合;(6)、进一步的将完成步骤(5)后的原液,倒入搅拌锅中,再投入乳化剂,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乳状体即为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用阻断锈病的营养交换、扰乱神经传导、造成细胞质塑化、与细胞内部的生物酶混合,起到破坏细菌的活性,从而造成锈病病原体的孢子失去活性,在病原菌外部形成一层薄膜,阻隔其孢子的扩散,起到控制其扩散的作用,非三唑酮类的毒杀方式,因此不产生抗药性,采取的原料来自天然的芳香类植物,铜、钙本身也是植株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在喷施于叶面上,经由植物吸收,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具有植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份,促进氧化酶的活化剂,更可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它还参与光合作用,影响氮的代谢,促进花器官的发育,对于豆科植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防病与增产的目的,达到无农药残留与绿色环保的标准。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下面结合附图1更详细说明,以I千克为例60nm络合一价铜70g、香茅精油15%、薄荷叶萃取液15%、35度酿造酒33%,乳化剂30%1、备料:原料I为将35°酿造酒,原料II为60nm络合一价铜70g、原料III为香茅精油150g、原料IV为薄荷叶萃取液150克、原料V为乳化剂300g;其中原料V的乳化剂为木质素磺酸钙;2、原料I为将35°酿造酒,放入水浴锅中,维持温度40°C;3、进一步的将原料II,投入水浴锅中,一边投入一边搅动,增快混合与均匀;4、进一步的完成步骤3)后,将原料III投入水浴锅中,继续搅拌混合;5、进一步将步骤4)完成后,原料IV投入水浴锅中,继续搅拌混合;6、进一步将乳化剂放入搅拌锅后,放入完成步骤5)的混合液倒入装有乳化剂的搅拌锅中,边倒边搅拌,搅拌10分钟后,即得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来自芳香类植物的萃取物、稻糠经由紫红曲霉的发酵产物,60nm氨络一价铜,乳化剂可用在饲料添加剂中为无毒的添加剂,本专利技术依据菜豆锈病的病原体的生物特性,利用塑化、干扰、封闭的防治方法,阻隔其孢子的扩散,进而破坏其活性,不产生抗药性,所含的元素为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在喷施于叶面上,经由植物吸收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具有植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份,促进氧化酶的活化剂,更可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它还参与光合作用,影响氮的代谢,促进花器官的发育,对于菜豆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作物本身的抗逆性,不但起到防治锈病的病原体生长,另可增加植物的活力、抗菌性与产量,达到不使用农药,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生态种植模式,经大田试验结果,以本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500倍液,喷施在已发病的菜豆上,7天后病斑不再发展,新生叶子不见有病斑,防治效果良好。 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成份:60:^络合一价铜7%、香茅精油15%、薄荷叶萃取物159^35°酿造酒33%、乳化剂30%,配制成的乳液,其中乳化剂为木质素磺酸钙。2.如权利要求1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其特征是: (丄)、按照一种香茅醇铜豆科植物锈病防治合剂的原料进行备料; (2)4^35°酿造酒,放入水浴锅中,维持温度401 ;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茅醇铜菜豆锈病防治合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成份:60nm络合一价铜7%、香茅精油15%、薄荷叶萃取物15%、35º酿造酒33%、乳化剂30%,配制成的乳液,其中乳化剂为木质素磺酸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大微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