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643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4:13
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筒、活塞杆和圆形活塞杆压柄,且活塞杆压柄与阻挡边沿为直径相同的同心圆,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之间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固定,气囊围绕在活塞杆四周,气囊表面设置有逆向阀和换气嘴,所述换气嘴上设置有密封的盖子,逆向阀允许的气体流向为从从外界向着气囊中充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气囊中充气实现推动活塞杆移动,进而实现针头抽吸液体,实现自动控制,且通过充气的速度控制抽吸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筒、活塞杆和圆形活塞杆压柄,且活塞杆压柄与阻挡边沿为直径相同的同心圆,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之间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固定,气囊围绕在活塞杆四周,气囊表面设置有逆向阀和换气嘴,所述换气嘴上设置有密封的盖子,逆向阀允许的气体流向为从从外界向着气囊中充气。本专利技术通过向气囊中充气实现推动活塞杆移动,进而实现针头抽吸液体,实现自动控制,且通过充气的速度控制抽吸的速度。【专利说明】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注射器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用注射器以及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的这个过程叫作注射。 同时,注射器也具有抽吸功能,在医务上最常用的就是用注射器抽血,用于疾病的诊断。在微量药剂的调配上,使用注射器抽吸液体药剂,实现液体药剂的转移。在很多实验中,首先使用注射器抽吸含菌液或者化学药剂,然后注射到相应的待调配的溶剂溶液中。 传统的注射器均是通过手动地控制抽吸和注射的速度,人为的操作经验显得十分重要,抽吸或注射的速度完全由人的经验决定,完全不利于定量、定速的标准化控制。比如在液体药剂的调配过程中,人工手动直接使用传统的注射器抽吸液体药剂,很容易不小心抽吸过量,处理被过量抽吸上来的液体药剂可能会是个麻烦的问题,要考虑到重新注射回去会不会对原来的液体药剂带去污染,直接注射丢掉,要考虑该液体药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可以直接注射到下水管道,如果不行,还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可见,对于无法精确控制注射器的抽吸量的注射器存在很大的使用弊端,在很多使用情况下抽吸过量会存在严重的后果。比如:对于使用注射器来抽吸人体血液时,用来疾病的诊断,抽吸过量,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种血液的浪费,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精神感受。 比如在细菌培养过程中,转移细菌时,抽吸速度过快可能会影响细菌在培养液中的均匀的分布情况,以及速度过快,局部产生温度升高,造成细菌死亡,可见,有效控制注射器的抽吸速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传统简单的注射器,只能依靠人工的经验来完成,且很容易产生误差或偏差,且在细菌培养中,造成这种误差或偏差,很多时候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且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专利号为201080047273.1,为一种自动注射器,公开一种包括壳体(10)以容纳针管(14),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弹簧(30,32),所述弹簧一前一后经由中间部件(34)作用在柱塞(42)上。柱塞被触发器保持在锁定位置。触发器的释放导致第一弹簧前推针管到停驻点,此后第二弹簧在针管内伸展以排出剂量。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相对自动排出容纳针管内的注射液,但是,其中使用到两段弹簧,弹簧有一定的使用疲劳过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一次的使用都会有微量的变化,导致这个专利的注射器,虽然实现了自动注射,但是无法实现定量注射,不能解决上述所述的定量的问题,且这个专利是针对注射而言的,没有给出抽吸的自动控制和定量控制,不能解决上述的现在注射器的弊端。 申请号为201420100766.2,为自动注射器,公开了一种自动注射器,包括针筒和设置在针筒前端的针头,所述针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设置有活塞,所述针筒外壁上设置有副筒,所述副筒内设置有推板,推板背面设置有弹簧,所述推板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连动机构和活塞杆连接,靠近针筒顶端处设置有锁销,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锁孔,锁销穿过针筒壁与锁孔匹配连接,注射器在使用之前,针筒内已经配好药液,副筒内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锁销插入锁孔内,注射时,将针头刺入注射位置,手指拨动锁销,锁销从锁孔内滑出,在压缩弹簧弹力作用下,推杆带动活塞杆缓慢均匀推进,实现自动注射,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注射效率。本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需要人工手动地按压活塞杆末端,通过弹簧伸张的动力传递给活塞杆,带动活塞杆向着针头部分移动,实现不需要手动按压活塞杆,但是依然解决不了定量的问题,且该专利仅仅公开了用来注射的结构,没有公开用来抽吸的注射器,也能达到自动抽吸和定量抽吸的功能。 可见,解决注射器应用在抽吸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自动抽吸和定量抽吸依然是一个没有被解决和公开的问题。且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注射器来抽吸液体的使用是十分频繁的,仅仅凭借使用者的经验使用传统的注射器在很多抽吸的使用情况下,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且对于没有经验的人使用传统的注射器实现抽吸功能时,后来更加严重,不仅是原料的浪费,多抽吸出来的原料的安全处理,甚至是实验的失败,菌株的死亡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本注射器主要应用于液体试样或药剂的定量抽吸,以及人体或其他活体的血液抽吸,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应用领域广。 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筒、活塞杆及活塞,所述针头固定安装在针筒的一端,针筒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向外延伸的阻挡边沿,活塞位于针筒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活塞杆压柄,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压柄为圆形,且活塞杆压柄与阻挡边沿为同心圆,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的所在圆的直径相同,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之间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固定,气囊围绕在活塞杆四周,气囊表面设置有逆向阀和换气嘴,所述换气嘴上设置有密封的盖子,逆向阀允许的气体流向为从外界向着气囊中充气。 所述换气嘴的底部四周与气囊密封固定连接,换气嘴由硬质材料制成,换气嘴的中心为硬质通管,所述换气嘴的四周设置有螺纹,所述盖子与换气嘴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气囊由厚度为0.3 — 3mm后的HDPE材料制成。 所述换气嘴和逆向阀在气囊上设置的高度一致。 所述逆向阀内设置有气体流速感应器,所述气体流速感应器连接设置在气囊外面的气流速度报警器连接。 所述气囊中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换气嘴四周,压力感应器连接着一个设置在气囊表面的压力报警器。 所述气流速度报警器和压力报警器发出的报警声音不同。 所述逆向阀内设置有阻挡气体流动的塞子。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1.打开换气嘴,将盖子打开,挤压气囊,气囊中的气体被全部挤出去,气囊处于空瘪状态,推压活塞杆压柄,直到活塞抵触到针筒的另一端,将盖子螺旋拧紧在换气嘴上。由于气囊是软性材质制作而成,所以在推压活塞杆压柄时,气囊会自由变形,不会对活塞杆的移动产生阻力。 2.将针头伸入到待吸取的液体中,取下逆向阀中的塞子,向着逆向阀中均匀地通入气体,气囊充气后慢慢鼓起,气囊对活塞杆压柄产生推压的作用,活塞杆被逐渐从针筒中推出去,实现抽吸液体的功能。 3.根据所待抽吸的液体的特征,确定抽吸的速度,从而确定向着气囊中充气的速度,并把这个速度值预设为气体流速感应器的报警数值,严格控制向着气囊中充气的速度不超过最大值,避免抽吸的速度超过液体可被允许的抽吸速度。 4.在压力感应器中设置气囊能被允许的最大的不被充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能自动抽吸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筒、活塞杆及活塞,所述针头固定安装在针筒的一端,针筒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向外延伸的阻挡边沿,活塞位于针筒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活塞杆压柄,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压柄为圆形,且活塞杆压柄与阻挡边沿为同心圆,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的所在圆的直径相同,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之间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压柄和阻挡边沿固定,气囊围绕在活塞杆四周,气囊表面设置有逆向阀和换气嘴,所述换气嘴上设置有密封的盖子,逆向阀允许的气体流向为从外界向着气囊中充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仁捷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