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包括若干连接至油箱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以及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进油管位于对于回油管正上方,散热油腔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65°至75°的夹角,相邻的散热油腔交错分布。通过将散热油腔呈角度分布,不仅增大了变压器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同时会使散发出来的热量不会在外表面上升而造成散热效果上的影响,交错的分布,又能使散热器充分的利用散热空间,增大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包括若干连接至油箱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以及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进油管位于对于回油管正上方,散热油腔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65°至75°的夹角,相邻的散热油腔交错分布。通过将散热油腔呈角度分布,不仅增大了变压器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同时会使散发出来的热量不会在外表面上升而造成散热效果上的影响,交错的分布,又能使散热器充分的利用散热空间,增大散热效率。【专利说明】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电力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电力的输送均采用高压输送,而民用点均为220V的低压用电,因此,在各种用电场合,都需要安装变压器,将高压输送的电力转化为民用电。变压器的散热是变压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变压器的散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压器散热器的结果。 目前市场上的变压器多采用浸油式变压器,其散热器包括与油箱箱体相连的进油管、回油管以及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进油管设置在回油管上方,变压器运行工作时,线圈及铁芯发热产生的高温,使变压器油温度升高,向上流动,通过进油管流入散热油腔内散热,散热后的变压器油通过回油管流回箱体内,形成散热循环,达到降低变压器油的升温的目的。目前散热器的散热油腔等间隔垂直分布,且散热器平整的分布在外表面,垂直分布的散热油腔,会使散发出来的热量沿着散热油腔的外表面上升,使散热油腔顶部外表面温度升高,减低散热效率,同时,散热油腔呈平面分布,会使散发的热量较为集中,散热效果差。 因此,如何能让变压器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更好,增加变压器的工作能够更持久、更有效的利用散热器的空间进行散热,成为目前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包括若干连接至油箱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以及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通过将散热油腔设置成倾斜状分布,使散热油腔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且散热时散发的热量上升,不影响散热油腔上部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油腔交错分布,更有效的利用上散热空间,使散热效果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包括若干连接至油箱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以及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进油管位于相对应回油管正上方,散热油腔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65°至75°的夹角,相邻的散热油腔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浸油式变压器的油箱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进油管、回油管和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回油管位于油箱侧边的下端,进油管位于对应的回油管的正上方,散热油腔内开设有通孔,可供变压器油流通,当变压器工作时,内部元件运转,使变压器油的温度升高,由于流体的特性,高温的变压器油向上流动,再通过进油管流入散热油腔散热,散热后的变压器油再进过回油管流回油箱内,形成散热循环,将散热油腔与水平面设置成65°至75°的夹角分布,相对与垂直分布的散热油腔,角度分布在相同的高度上增长了散热油腔的长度,更有利于散热,且角度分布的散热油腔,更有利于变压器油再内部的流动,同时在散热油腔内散发出来的热量上升时,热量不会沿着散热油腔上升,从而使散热油腔的上下部分散热效果不会相互影响,相邻的散热油腔交错分布,能够充分的利用散热器在油箱外的空间,使热量相对分散,不会集中在一起,增大散热效果O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散热油腔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75°夹角,回油管长度大于相对应的进油管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油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75°夹角分布,通过实验证明,75°的夹角能够使变压器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都达到最佳,同时,呈夹角的倾斜状且回油管长度大于相对应的进油管长度,使得变压器油散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空气中,热量上升时,热量不会沿着散热油腔外表面上升,不影响散热油腔上端部分的散热效果,使整体的散热效果提升,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进油管水平方向上呈等间距分布,且进油管和回油管均垂直于油箱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管水平方向上呈等间距分布,能使散热器在最佳的散热距离时,最大化的利用上油箱外表面的空间进行散热,进油管与回油管垂直外表面,使得高温的变压器油能流畅的从进油管流入散热油腔内,进过散热有的低温变压器油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箱,形成流动性良好的散热循环。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进油管之间长度差相同且呈一长一短的交错分布,回油管相对进油管设置,散热油腔长度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相邻进油管之间的长度长短交错设置且长度差相同,且回油管3相对进油管2位置设置,使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也是交错的分布,传统散热器的散热油腔都是在同一平面上等间距分布,会使散发的热量相对集中,相互影响,使得散热油腔的散热效果受到影响,交错分布的散热油腔,能最大化的利用油箱外的空间,相邻的散热油腔间距增大,散热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散热油腔呈角度分布,不仅增大了变压器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同时会使散发出来的热量不会在外表面上升而造成散热效果上的影响,交错的分布,又能使散热器充分的利用散热空间,增大散热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浸油式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侧视图。 附图标记:1、油箱;2、进油管;3、回油管;4、散热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包括若干连接至油箱I的进油管2和回油管3以及连接进油管2与回油管3的散热油腔4,进油管2位于相对应回油管3正上方,浸油式变压器的油箱I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进油管2、回油管3和连接进油管2与回油管3的散热油腔4,回油管3位于油箱I侧边的下端,进油管2位于对应的回油管3的正上方,散热油腔4内开设有通孔,可供变压器油流通,当变压器工作时,内部元件运转,使变压器油的温度升高,由于流体的特性,高温的变压器油向上流动,再通过进油管2流入散热油腔4散热,散热后的变压器油再进过回油管3流回油箱I内,形成散热循环。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效果,将散热油腔4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65°至75°的夹角,优选的,设置呈75°,且回油管3长度大于相对应的进油管2长度,散热油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75°夹角分布,通过实验证明,75°的夹角能够使变压器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都达到最佳,同时,呈夹角的倾斜状且回油管长度大于相对应的进油管长度,使得变压器油散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空气中,热量上升时,热量不会沿着散热油腔4外表面上升,不影响散热油腔4上端部分的散热效果,使整体的散热效果提升,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相邻的散热油腔4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进油管2水平方向上呈分别等间距分布,能使散热器在最佳的散热距离时,最大化的利用上油箱I外表面的空间进行散热,进油管2与回油管3垂直外表面,使得高温的变压器油能流畅的从进油管2流入散热油腔4内,进过散热有的低温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油式变压器散热器,包括若干连接至油箱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以及连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散热油腔,所述进油管位于相对应回油管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油腔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呈65°至75°的夹角,所述相邻的散热油腔交错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策,谷杨送,
申请(专利权)人:万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